上半場心智圖跟簡報會盡量cover大家想討論的東西,也會邀請會者補充,那是不是要每個問題逐一做解答,不一定要,除非你當場有答案。會前判斷大家想討論什麼,例如淨灘問題,如果跟資訊有關,那在網站上能否看到?如果要討論這個,情境三會討論這塊,再往下走會繼續討論說資訊網站上如何呈現,那可能碰到海委會或政府機關無法自己提供那麼多資訊,可能有人會提說有個地方讓大家貼,不見得全部都由海委會負責這資訊,機關跟民眾需求都要回應的話可能要專責單位,但說不定大家一起來,相同情境也可能出現在其他部分,例如定點或長距離移動、可能不知道海水浴場會開放,分散在很多單位,能否在資訊網站看得到,如果大家都覺得重要,那就要想能否回答這問題。有可能一些資訊是固定不太會改,海委會說不定不是用開放資料處理,不會讓所有資訊提供的責任都在一個權責機關,先談價值有沒有需要,如果遊憩點營運資訊重要,那就要想一個海委會也可以忍受的方法,同樣地希望有當地即時的浪的影像,就像公路局會做路況即時資訊,或許編在之後預算,或許沒有打算用公務預算做,但或許我們就讓民眾貼他當場看到浪的狀態,類似形狀不是沒發生過,就像警廣即時路況,就是靠用路人打電話給警廣,警廣就只是做一個平台。不是用我們平常回答立委的方式,如果有人提一些解法可行,那可以說謝謝再來想想看,但也說不定有些議題沒有人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