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形狀是這樣子,首先是關心環境的一群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有點像健康存摺,但是很準,就是測那幾個地方,雖然測很多項目,但是並不親近我,所以他們的想法是,大家都來當資料產出者,所以也是用一些IoT,裝在學校當作環教的教材,或者是自己裝在家裡的陽台,像會量PM2.5,然後社群就開發很多應用,像有個叫做「紫爆在哪裡」,就會讓人看到整個時間軸,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就取得了社會正當性,也就是比較相信離我50公尺、那個小學老師、不是很準的盒子,加上10個類似情況盒子的綜合資訊,我也比較不相信離我很遠的環保署測站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