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型態本來不是傳統上、意義上的投資,而是參與,如果是NPO型態更沒有投資可言,只有捐款,出錢、出力,我覺得臺灣就是因為多元型態,所以當碰到一個新的事情來的時候,可以很快讓社企生態圈裡面適合處理那件事情的朋友處理,像健康、學習這種傳統上刷健保卡是社會主義的這種事,就會由社會部門的人來做,如果傳統上是刷信用卡的,公司型態的人就會看到商機,但是整個社企圈是非常多元,我覺得這個是臺灣的特色,如果拿外國的,不管是Earn income或者是B corp來分析,我覺得會非常詭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