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學校有自己的空間、maker space,那個也是一種利用的型態等等,其實我覺得大家一想到大人的合作社,就想到勞動合作社,一想到小孩就想到消費合作社,我覺得這個是要突破的觀念,雖然名字叫做「消費合作社」,但是並不表示不能另外做九件事,這個概念大家要先有,才不會一直在賣牛奶、賣飲料上打轉,因為要引導他去往另外九個方向想,並不是在這一個方向上硬要突破,因為那個地方突破的空間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多角化經營是一個可能性的話,其實在USR這幾年下來看到很多有創意的用法,那個都是在高教,國教這邊確實是比較少的案例,但是我覺得找到一、兩個,對大家是會有啟發性的,這個聽起來也是比較同意的做法,而不是大家一直在品項上打算,這樣可以接受嗎?或者覺得有別的要檢討的部分,也一起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