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配合辦理。
因此剛剛有希望再確認委員到底想要看到什麼東西,像結果、大改變制度或是入學管道要作一些修正,我們現在的認知還是希望透過現行相關的政策工具提供誘因讓大學開缺,讓結果越來越拉近,如果委員還有具體的建議,我們可以跟委員持續溝通。
我們持續努力當中,其實委員已經提了兩年,方向大致是往這個方向走,我們比較在意的是結果,也就是每年開出來的缺有無符合他們的期待或者是差異是不是有縮小,就結果來論,確實是在縮小的,也越來越達到委員的期待。
但是跟委員多次的溝通,委員希望從相關的法規可以調整,但是經研判此不涉及法規修訂,意即現行就有相關的授權辦法,關鍵在行政上如何引導學校開出更多的缺,我們也會持續跟學校溝通,因為委員是教育部特諮會的委員,因此他也提同一個案子持續列管當中,因為這個議題是相對單純,只有教育部的議題,因為委員的另外一個提案在另外一個會議,是由部、次長主持,因此希望併同處理,在這裡申請解除列管,以上報告,謝謝。
110 學年度經過三批次的開缺作業,整體名額已經比去年更增加了,也就是在現行行政可以運用的政策工具當中,名額是增加的,當然細分有不同的身障類別名額分配,我們是整體增加也努力縮短各障別差距,整體考生可以選填的缺額比考生的人數多了 1.4 倍,基本上供過於求,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提供更多的名額給學生有參與的機會。
據調查現在特教生進大學,入學管道 3 成在身障甄試,其他 7 成是在其他管道入學。委員希望身障甄試名額可以更多,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所以誠如第 2 點,現在身障甄試的名額是外加的方式提供給特教的學生入學,誠如上次的會議報告,我們從已數據跟學校談並透過獎補助的方式鼓勵學校開缺。
誠如會議資料所說明的,我們現行特教生參加大學的入學考試,除了一般的學生可以走的管道之外,外加一個身障甄試,還有外加身障單獨招生,這兩個管道是特別為特教生設計的,可以參加一般學生考試跟外加兩個管道。
主席、各位委員大家午安,有關於第 8 案的訴求是希望針對現行身心障礙者的學生入學大學甄試改變,希望可以提供更多名額,如同上次的會議裁示,我們研議如何透過機制評估納入身障者的誘因以使有更多的身障者有入學機會。
謝謝委員,我們會持續辦理。
是。
回到法律的層面,委員跟我們參加三次的公聽會,這個禮拜是第四場,後續是要處理母法,因為法律很重要,母法沒有處理,後面的行政作業也無法處理,所以也有提到我們針對委員認為空白授權的這塊,我們希望授權明確性,誠如委員看到的建議修正條文文字,可以再討論這個部分,以上報告。
因為身障團體有不同的想法,現在的身障生可以參加多元入學管道,我們額外再開了身障甄試,專門給身障生來參加考試,對我們來講是有兩種的管道,你可以參加一般人的,也可以參加身障的,身障的名額我們可以再努力,而現在開出來的缺額比去年更多。
委員有提到這些缺是不是後面那些不是大家期待的,這個我們都有資料可以再提供給委員參考,我們對於後端的學校,不管是專案管制或者是其他觀察名單的學校,我們是有限制名額,所以這個名額並不是他所認知的,都是一些後端學校開的,並沒有什麼所謂後端的學校,都是符合規範當中所開的名額。
委員在意的是要確認細則的內容來處理,像身障總共分為七類,總名額是多於這個數字,但是 7 類當中是有差異的,這是部裡面最近一直在努力的,我們現在講的 7 類當中,不管是從視障、聽礙,我們提供的缺額數是多於考生報名的人數,基本上是供過於求,現在是兩類,一個是自閉症,一個是其他類,這兩類考生報名比我們提供的缺額還多,今年透過政策上的引導,我們今年開出來的缺又比去年更多,當然還是有一些差距要處理,但是整體來講,我們已開到 4,881 位,初步統計比去年增加 153 個招生名額,我們還會持續作努力。
第一個,剛剛主席所講的,我們基本上先從量化來講這件事,委員提案「(一)」有提到整體的供給不平衡,但是我們談這件事的時候,是不是要回到數據或者是程序來談,整體的供給狀況是 108 年身障生報名 3,000 位,我們整理出來的缺額是 4,300 位,109 年身障生報名 3,100 位,我們開出來是 4,100 名,111 年報名 3,200 位,缺額 4,300 名,所以整體的數字是供過於求,整體的提供是沒有不足額的。
誠如委員所提的,委員的基本訴求有三個,第一個是有關於開缺的部分,第二個是分類,第三個是母法,也就是授權過於空白,希望可以補足現在法律的保留原則。
教育部回覆,針對陳委員的提案,我們在會前有電話溝通,也有分享這個議題的想法,我們講得更具體,希望瞭解委員的期待是什麼,不然就文字來看,基本上是有一些回應的,至於不符合委員的期待,我們再努力。
可以當主辦之一,因為這整個提案是講公部門跟學校,教育面是一些觀念上或者是理念上的宣導,具體作為上還是要相關部會的協助,是不是請主席裁示。
之一可以。
委員提到健康中心來提供,基本上會有人與人互動的疑義。為何會有這個疑義?這個就是會有尷尬,必須由教育面處理,因為月經不能提或者是不能碰觸的話題,這個是我們在教育面要再努力的。有關於可近性的部分,我們未來會加強以販賣機的方式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提供,讓女性更容易取得用品,以上報告。
主席、各位委員好,雖然看起來並不是花很高的經費,基於月經平權上是要去推廣的,我覺得要不要花很高的經費,這個是教育部可以評估的,像小紅帽民間團體曾作調查,有 37%的女性表示購買生理用品,會以價格來作最主要的考量;有 44.5%的女生有表示想節省買生理用品的經費,所以會節省更換;另有 17%的女性認為買生理用品是帶來負擔,所以錢的多寡會涉及到女性的月經平權。我們回到教育的問題,委員的提案有兩個建議,第一個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女性免費提供生理用品,或者是提供給經濟弱勢的女性。第二個提案是在教育面,希望可以落實健康與平權教育,基本上按照現行的課綱或者是性別平等教育法,已經有相關的規定,我們會加強宣導,雖然廁所表達方式造成誤會,但當然希望可以做到可近性,是不是透過健康中心來提供,可以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