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5點到7點的節目到這裡告一個段落了,明天週休二日,祝福大家。
新年快樂。
非常謝謝唐鳳政務委員今天接受我們的訪問,我們也非常希望2019年地方創生元年,我們能夠在未來第一季看到初步的成果,看到初步成果的時候再機會跟你聊聊,謝謝。
一張椅子就夠了。
因為運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你在政務繁忙或工作很緊湊的時候,跑去跑一個步或者是跑去健身房或游個泳,那都很花時間。
這個是不錯的。
今天時間的關係跟場地的限制,否則哪一天我們應該到現場來看看唐鳳政委在休閒的時間跟我們拍一段,她怎麼樣利用辦公室的椅子來做運動,這個有在推廣嗎?
因為7分鐘很短,並沒有像我們講說一定要30分鐘跑去……7分鐘,但是分成三次,加起來也有20幾分鐘?
那你每天可以做幾次?
完全達到運動的效果?
7分鐘完的時候會汗流浹背?
你只要在中午休息的時間,然後如果在辦公室一個小小的空間,一把椅子就可以?
一個椅子就可以?
每天嗎?
本來收起來,我們準備錄音,嗶嗶一直響,所以我們中間還忙亂了幾十秒鐘,上面有一個什麼運動的軟體?
為什麼我們這樣問呢?因為剛才我們在閒聊的時候,她就拿著、戴著……
好的溝通、好的對話也是在這裡,我們也非常希望臺灣可以往這裡走。最後一個小問題來了,你平常運動嗎?
靠在膝蓋上,整個人就會聽你在講什麼,其實這個是人跟人對話最美好的,對方有一些觀點讓你傾聽、傾斜過去聽,然後對方講完了,你在講的時候,對方也會促膝跟你長談,這是人間最美好的。
剛才唐鳳政務委員用到「傾聽」……「傾斜」,你講「傾聽」的「傾斜」的時候,我想到另外兩個字,兩個人聊天聊得很開心就是「促膝長談」。
你怎麼定義一個thinker?
《Foreign Policy》跟《Foreign Affairs》都是我唸書非常喜歡看的兩個刊物,《Foreign Policy》的確每一年都會票選一些全球百大的thinker,這一次選到了臺灣的唐鳳政務委員,自己感想跟感觸?也很特別,對不對?
最近一期的Policy……
OK,我們今天的訪談其實可以發現到唐鳳政務委員侃侃而談,東西也非常多,但是我們時間限制,大概只能聊到差不多這裡,等一下幾分鐘,剛剛跟各位預告,我們剛才發現一個小小的動作,來聊一下唐鳳委員自己平常的休閒娛樂。
不要馬上就出去?
可是網路民主也有一個困境,就以假新聞為例好了,大家覺得莫衷一是,有什麼辦法能夠在網路的世界裡,真正確立出一個民主的價值?
我覺得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我們關心民主的人可以知道答案並不是一刀兩切的,它其實都是漸進的,而且每一次都讓你發現到原來用一些假機密之名、假國家安全之名,其實掩飾得很可能是個人的野心、貪腐,過去很多例子,中、西歷史都有,我們只是告訴各位說數位的民主意義在這裡,既然強調數位民主,我很好奇,心目中理想的一個cyberspace democracy是什麼樣的一種模式、什麼樣的境界?
對,我現在就在講,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從理論上來討論,把一個決策的過程中做一個透明的公布,真的可以解決掉很多不必要的紛擾,對於所謂機密的這一件事,難道一定會沒有保密的空間、沒有協商的可能嗎?我是不相信的,但是一定會有一些做法,你會怎麼樣從你的角度來做一些釋疑?
你講這一段,我很希望跟你再稍微多聊一下,但是聊就純粹從理論性來推測,為什麼?所有的民主政治,他的發展我們從這幾百年來,都是一直往前走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你會發現到隨著科技的進步、價值觀念的進步、社會的期望等等,民主的素質、民主精進的程度,一直往前推,比如我們現在會提到整個決策流程的民主,過去強調是參與,現在強調不只是參與,我們普遍的參與,把你選進立法院、選成執政黨,你在決策,我們也要看到你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怕人不知道。
好。那這個好處是在於證明,的確民主可以非常透明,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如果不是在這個體制裡,不是所有的政務官都願意這樣做的時候,就會出現有些政務官是非常透明,有些政務官還是不願意,還是保留在一些過去溝通的模式,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是整體的政治,並不一定會跟著改變,有時說不定會「顧人怨」。
否則的話,你不接受我逐字全部公布的話,我就不給你……
你後面這一句,等於是回應了我本來想問的問題:你當然是沒有問題,但是來lobby或者是跟你聊天的人,也必須要接受這個前提,你才會跟他聊,是嗎?
這樣有什麼意義嗎?
你全部都做紀錄?
我懂,就是整個過程透明化就對了?
喔,你再講一次,只要是採訪,你都會逐字紀錄?
平常這樣子的辦公室裡面,訪客很多嗎?
歡迎回到POP大國民,我們繼續跟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在她的辦公室裡面跟她這樣子聊天。
之所以補上這個問題,回到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看政黨政治這麼久了,也必須要跟大家講,表面上政黨政治打來打去、罵來罵去、選來選去,但是事實上有很多政策,其實在政黨輪替之後,很多政策都是持續的,這個是我們看政黨政治的常態。所以好的政策讓它不分政黨,可以持續做,這個是我自己看臺灣政治最期望的,我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地方創生元年」這個好的政策。進一段廣告,我們回來繼續跟唐鳳委員聊,而且等一下還會加一點她個人的一些休閒、娛樂的一些嗜好,我們剛剛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小現象,待會回來。
這個部分也回答了,還有另外一個側面,我也想問問看。臺灣現在因為政黨政治,藍綠的競爭難免變成政黨的惡鬥,換句話說,你做什麼,我都要從政治的角度、選舉的角度來想,這有沒有可能在經過沒有太好的溝通情況下,就被某一些政黨批評「你這不是佈莊嗎?你這不是到地方上去選舉佈莊嗎?」要如何避免開?
它會不會跟一些現在在地方上,我不是那麼有把握這個問題,但是我只是好奇,像農會的系統,地方上有一些自己長久以來共生、共利的系統,然後會不小心發生一些衝撞、碰撞,會不會?
你們不會放棄,只是要進一步再幫他,想辦法讓民間的資金看到可以跟進的意義。另外一個,我看到你們表格上,各個部會都會參與,現有各個部會這一些在地方上投入的資源,你們會把它整合起來?
沒有共識的案子你們會怎麼樣?
我懂。
所以你們會撤?
在你們的機制當中,萬一發現你們的跟投,其實民間資金意願並沒有那麼高?
這個又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過去類似像這樣東西的時候,有時都有一個風險,就會變成好像政府在補貼,但是你們的想法,我這樣聽起來顯然不是靠政府長期補貼,一定要讓他們自己變成產業,可是產業有產業的一些規則,像市場、行銷,市場的這一種主動資本移動等等,這個要如何鼓勵呢?
照你的預估,最快能看到會報處理這個,大概是在什麼時候?
你剛剛說2019?
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