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的參與,因為剛剛有參與的夥伴提供書面資料,我們也會併在逐字稿公開時附上,感謝大家參與,今天辛苦了。
以上是到這邊,感謝大家今天的參與,最後我們會有一個影片,就是由我們的同仁皓婷幫我們做一下快剪,紀錄今天的活動。
第二組分享比較多是有關於遊戲方面的設計,像這樣的規範是不是可以擴及到實體的抽獎,甚至比如在公布的時間也希望提前兩週公布,這樣可以知道要分配課多少金。
我總結一下今天大家討論的東西,第一組分享到是法規面、原廠與代理商、代理商與消費者的合約以及青少年的問題,像發生消費糾紛的時候,可以援引國際上不同的消基會來互助,第一組還有提到很有趣的說法,也就是在 300 抽之後提醒的警語。
感謝第二組的分享。第二組有沒有夥伴還要補充?
感謝第一組的分享,我們請第二組。
第一組請致翔分享。
時間就交給小桌長,第一組的小桌長我們請致翔,第二租的小桌長我們請周詳、詹壹雯,討論的時間是 40 分鐘,請大家注意時間。
我們會用這份工具單討論,並且會派小桌長協助大家討論,一開始你可以想一下可能要標示哪一些資訊、怎麼樣標,接下來你覺得要怎麼標,像你在按下抽獎、轉蛋的位置,或者是下載遊戲的時候就看得到,像時間點,像你希望在更新的前一個禮拜就更新,或者是活動當天開始再公告就好了,這些公告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像產業界會遇到一些困難,像原廠的限制,或者是公告出來消費者不太容易讀懂,如果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資源。
大家看我這邊,大家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意見,有產業界、學者及玩家的意見,大家有共識是希望減少一些消費上的爭議,我們看能不能從怎麼樣標示、資訊揭露,創造不管是玩家或者是產業也好,創造大家都贏的局面。
感謝提案人補充,我們就先休息 10 分鐘,等一下會進到分組討論,針對資訊揭露這一部分,大家討論一下怎麼做,有辦法塑造雙贏的局面。
謝謝補充,因為我們的時間差不多。剛剛有教授講到機率的驗證,也有講到他們的困境,玩家也有分享一些案例、消保官也有分享案例,等一下小組討論就會聚焦在怎麼樣資訊揭露,像玩家標示在什麼位置,廠商也覺得怎麼標示,標示的時機點是什麼,哪一些資訊,廠商也可以公開,不會被原廠影響,玩家也因為什麼資訊來討論這個東西,不知道到這邊,還有沒有要補充?
謝謝戴教授的說明,是不是可以請公會幫我們說明一下有關於日本那邊的狀況。
要不要先請戴教授幫我們回答剛剛的問題。
剛剛有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機率的標示其實涉及到遊戲玩家的體驗,不知道玩家這邊是不是有一些想法關於在機率上怎麼樣標、設計,你會覺得這個遊戲好玩、值得消費,然後會覺得這個機率標示是可以信的,有沒有玩家想要分享的?
謝謝戴教授幫我們說明有關於機率取樣的這件事。
因為剛剛有提到一個狀況,也就是玩家看到標示,發現自己抽出來跟標示機率差非常多,是不是能夠請戴教授幫我們說明一下,看到這個狀況發生,就是真的會發生實際的狀況,也就是玩家抽到的機率跟實際上標的好像有一點落差。
謝謝台北市政府幫我們補充這些。
我好奇一下,有沒有消保的案例,也就是關於哪一些類型的標示方式,像常見到的案件跟糾紛是出於什麼樣的狀況之下,讓民眾有一些誤導或者是容易誤會方式的糾紛?
我們有準備一張同仁遊戲的畫面,我很好奇的是,這樣的標示是不是做的比規範還要更完整,或其實只是符合低標?
不過我這邊想要提一個問題,你剛剛有提到 Google 跟蘋果有一些國際的規範,是不是可以幫我們舉例,他們現在是怎麼樣的規則?
我想問一下有關於提案人問到機率驗證的紀錄公布的這塊,是不是有廠商可以針對這個部分來說明或者是補充?
不曉得現場提案人或者是附議人或者是玩家針對機率怎麼樣標示,你們期待看到什麼樣的標示方式?
剛剛有提到關於目前對於國外的原廠在談的時候,會有一些困難點在想看看要怎麼樣標示。
既然講到機率標示這塊,有沒有一些想法?不知道遊戲產業怎麼樣標示,你們覺得比較可以做的做法?
我稍微綜整一下,第一是遊戲公司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比如可以紀錄抽獎的 Log 結果提供備查。第二個是機率標示有一些誤差值的存在,像玩家實際抽的量不足導致取樣不足造成誤差,改標示機率的 Range,讓大家比較可以接受。
是不是可以請戴教授幫我們補充一下,看有關於遊戲上知識可以分享給大家。
我們今天會用到的心智圖,剛剛發言的部分我們都有紀錄在上面,剛剛聽起來,不管是從提案人的簡報講到標示,甚至像剛剛有補充基本上都已經有標示,這樣聽起來大家的共識是要不要標示的這件事,大家希望標,看起來的感覺比較有爭議的部分,像機率怎麼標的這件事。
可以先幫我開一下 sli.do,我們本來有邀一位郭教授,他今天臨時沒有辦法出席,他有提供紙本的資料,我們放到 sli.do 給大家參考。
不好意思,發言時間差不多到了。
沒有的話,我們請遊戲產業跟我們分享一下產業的情況。
謝謝行政院消保處補充,有沒有其他消保相關單位要補充?
謝謝工業局跟提案人幫我們簡報,首先問一下有關於消保相關的單位,有沒有實務上的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與補充?
麻煩再請經濟部幫忙簡報。
接下來交給提案人進行簡報。
在這個會議之中,每個人的意見都一樣重要,因為我們的會議的原則是要平等、對話跟建立互信的關係。同時,我們也不會用人頭的方式來表達意見,因為如果 100 個人相同的意見,心智圖的便利貼只會留下一張,兩個人不同的意見,就會分別不同意見的呈現,就有兩個不同的便利貼在心智圖上面。
要跟大家打預防針,今天的協作會議是溝通工具,所以今天會議的內容不會是最終的解法,不會今天討論了什麼,部會都無條件全照收,什麼都要做。當然在事後公開之後,還是有很多可以表達意見的方式,但要告訴大家的是今天的會議是溝通,目的是讓大家對齊資訊跟互相交流,並不會是產出最終的解法。
通常協作會議,像大家坐在這邊,我們會找不同多元的利害關係人,像這個照片是講神豬案,我們就找了養豬戶、廟方、動保團體來,即便他們的立場非常對立,但是這個過程中可以互相交流,知道對方的難處或是知道對方可以做、不可以做之後,然後找到可以對齊的點,然後再往下討論。
今天為什麼會有這個會議?因為我們的提案人在「Join 平台」上提了這樣的案子,也超過 6,000 位民眾連署,因此進到開放政府聯絡人的月會投票,最後票選出來這個案子是要舉行協作會議。
先簡單介紹一下今天的議程,等一下會請提案人來作簡單的簡報,然後會請工業局來說明,接著會進心智圖,就是把先前的會議資料、網路上的意見做一些整理在心智圖上,大家可以針對這個來補充。接著中間會有一個休息時間,休息之後就會有個分組討論,就像現在大家坐著兩組,我們會派小桌長下去來作詳細地討論,討論之後會再給每一組 5 分鐘的時間,就討論的內容來作報告,報告完之後我們會議就結束。
大家午安,我是政委辦公室也是 PDIS 小組的副研究員秉倫,今天會由我來幫大家主持這場會議。會議開始之前,大家可以掃一下 QR code,這個是 sli.do 匿名提問的系統,如果在現場發言,如果不方便、害羞或者是公開發言的話,可以在上面匿名留言的方式,有意見的話,我們會把意見收下來,給大家 1 分鐘來掃一下 QR code。
是讓實體票有一些紀念價值。
有發證的時間、行政區、日期。
會不會給百分比也是好的做法,像2,800是一個分母,然後分子是人數。
我要補充一下,目前我理解的狀況是一個子區域可能會有二至三個節點,其實或許如果真的關閉資訊,也許一站式可以做一些檢查機制,也就是在申請的路線當中,不可以有比如像某個子區域,像A至C點,我們在檢查申請單的時候,如果裡面有A至C的點,就直接在檢查當中說不通,就不會有送到林務局去,然後有再被打槍的問題。
我再提一下有關於資料結構的東西。剛剛有提到這兩個設計,也就是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紀錄,也許可以從歷來申請的路線再找出一些熱門的路線給使用者。
我們補充一下這邊想要建議拆單透明化系統的另外一個理由,因為剛剛說拆單機制,我們建路線資料庫、節點資料庫幫我們算出來,因為基本上工程師不一定是爬山的山友,所以不一定可以建出完全百分之百對的資料庫,所以拆單透明或許有一個機會讓他們回饋拆單是拆錯或者是比較不好的東西,因此才會想說讓拆單的這一件事可以讓民眾看得到。
我目前看API的狀況資料,並沒有非常好的動態random,兩邊可能要再協調一下,也就是API回應的Schema如何描述新的欄位會比較好一點,這邊還沒有到OpenAPI的標準來描述。
我這邊提異動 webhook,目前只會有每個管處的變動可以回來(一站式),但 A 管處變動不會到 B 管處去,如果異動的話,可以同步回一站式整理之後,我們下一步想要怎麼樣把一站式的資料Sync到各系統去,以上報告。
第一步是在一站式這邊建立 webhook,也就是在各管處的系統進行異動時,管處的系統也有機會回饋回來給一站式系統,在這一步做完之後,再建置讓一站式的資料改變的時候,再 sync 到各管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