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 有沒有想要特別跟政委聊的問題?
是不是政委可以幫助我?
這個我剛有提到跟整個產業面,也就是台灣積層製造的環境基礎建設部分。
如果從時尚的話,我可以來看一下。
我們有評估過,只是還沒有找到對應的主題,目前還沒有特別看到。
是。
對,如果有一些學術資源,可以看怎麼樣結合。
對,其實是需要化學實驗室的架構。
政委您也有查過,知道是分三年,第一年是另外一個題目,也就是延續下來,其他我還查到,還有不同的助理教授切其他的題目出去,是相關濾材。
對,只知道誰做了這個研究。
但因為資料沒有公開,我們不知道成果是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都是用 FDM,因為光固化的環境,一般 maker space 做不到的。
另外我們實際上實作的過程,發現需要確實符合工作安全的工作環境,像樹脂中自由基確實有健康風險,所以也考慮到有沒有可能適合這樣工作的空間,我們有機會可以去運用?因為我們自己建造這樣的標準空間不太容易,是不是有什麼地方能參與?
理解。對他來講,選每個題目都有機會成本,所以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我們當然可以引導,但是機會成本高過某個程度的時候,而且臺灣經濟還可以的情況,會覺得做這種中長程才可以回收的題目,因為他的本業現在正在規模化,也是目前經濟情勢造成的狀況,所以現在政府的引導力有,但是反而比較有限,這個是我自己的觀察。但是我同意你的觀察,所以儘量把這個概念擴散,我覺得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見得可以做到這樣的事,但是臺灣的業者或者是學術單位願意投入,我覺得整體來講比較好,會是正面的。
是希望能重視數位製造比較未來性的材料發展,不是只對計畫有幫助,而是很多用途,就產業上來講是有產值的效果。
市場被證明後,大家就會投入了。
我們是把材料的部分是放在中期的事,現在近期是要把 type A、場域驗證等等完成,材料的部分本來就是會隨者時間的成長。同時我們認為,這材料在台灣不管是在學界或者是商界應該是很容易能達成。
3,000 元。
他們的產品很貴。
事實上以臺灣的能力做得到,國外的 paper 都有了。
對,不同的材料,這個是固定機器情況下的材料。但是很遺憾這些材料看來在臺灣本地沒有,也沒有學術單位投入。
但是比較遺憾的是,調查之後發現目前臺灣比較沒有這方面的資源,是 3D 列印的材料但是具有抗菌能力。實際上這樣的東西,義大利在 2017 18 年就有學校做出來,我們最近也特別找了南美洲一家公司,具有抗菌的 TPU、PLA 的材料,也找到西班牙客製化抗菌、奈米成分的列印材料,這都是計畫初期我們就規劃的⋯⋯
計畫的過程中,我們平常在跟夥伴討論,特別是在 3D 列印跟數位製造的部分,我舉幾個例子,在設定的六個目標當中,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我們會希望這樣的輔具本身不只是可以清潔、重複使用,本身還可以抗菌,因為是客製化製作,因此以這樣的主題,我們發現其實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潛力的發展。不管是什麼型態,本身可以運用在很多其他的事上,就商業或者是新創,又是另外一個很有潛力的主題。
也就是口袋要更深一點。
是時間點。
理解。從社創的角度如何跟國外尤其是歐洲的地區,因為我們也注意到現在台灣很積極在跟中歐國家在發展雙邊的關係,因為我個人稍微比較熟悉歐洲環境,希望我們的社創計畫可以得到支持往這些歐洲國家發展,也因此歐洲專利正在審查中,但是在實際 networking 的部分,是希望了解能怎麼樣合作的機會。
另外,我們很希望在影響力投資的部分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這計畫我們並不是只想在臺灣推展,而是比較全球性的概念來思考,這個 pic 有點大,所以需要財務方面,像財務、金融等等的助力。
是不是有可能透過社創中心的協助,透過第三方來連結的話…
所以政委的想法是在我們公開發表之前去跟⋯⋯
目前還沒有。這個資料是去年年底注意到,團隊一直有其他需要優先完成的事項。
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正面的鼓勵,相對來講也會覺得,如果有可能在他們已經投入的學術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有一種協力的方式來一加一的話,也許可以讓精準客製化呼吸防護發展的更快,我們也很願意把我們的 know how 分享出來合作,其實可以多贏。
台大這邊,是從四年前,關於客製化口罩的方法基礎,像建構模式、量測模式等等。
另外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有發現目前在台灣學術界,有兩個計畫案是跟客製化呼吸防護有關,一個是台大公衛系有連續四年,都跟科技部申請補助計畫去研究,另外一個是在陽明交大也做了這樣的計畫,兩個不太一樣,交大的這邊是用參數化設計的方式去製造一個平台,是雲端的概念來做客製化的服務,可能比較著重在參數化設計的平台建構上。
又氣密,又不透氣,換氣很困難
對,那個會很不舒服,所以不是一個理想狀況,要實在的話,還是要等瑞士,或者是亞洲有公司開始推出一樣的材料。
另外一個更快的捷徑是用透明口罩的不透氣薄膜。
他們現在完全沒有對外提供,我們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願意做這件事。
如果是透明的這件事,有兩個實作的做法,一個是當我們覺得很 ok 的時候,我們跟他作聯繫,請他提供材料。
可能可以聯絡看看,也許拿得到。
他們已經有展示材料 sample。
所以以這個例子來說,在材料上我們不擔心的是因為會有很多新的材料出來,瑞士做出來之後,有很多國家會開始模仿,這個是有可能的,因此就先進的濾材、透明的濾材是在等待當中,但是我們先做的是濾材以外的事,材料科學是很深的學門,我們目前沒有辦法投入太深,因此那些部分可以讓其他單位來進行,我們專注在大家最不願意投入的,也就是精準客製化這件事。
對,就以瑞士這家新創公司,比較難變成商品化,也就是材料特性很難被 fit 立體結構,做成立體有一點困難,但是也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等 CE 認證,這個認證的時間很長,也就是一定要通過 CE 認證才可以正式上市,所以現在沒有新的資料出來,他們還存在,但是沒有新的東西出來,所以這個是當我可以取得膜材的時候,就可以用最快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真正實用。
很希望有廠商做這件事,這個就是為何我們考慮到這個想要探討。
現有透明面料,沒有辦法產生過濾的作用,也就是通透的作用,瑞士這家新創公司是既透明又可以過濾,是一個透明的濾材,但是我看了濾材的特性之後,判斷它做出材料沒有問題,但是這個做成立體結構的口罩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問題,因為生產設備、製程跟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限制。
在我們定義六個發展目標當中最後一項,是減少人際溝通的障礙,必須要透明,所以透明的這件事是一開始這個計畫設定的時候,就 focus 的焦點,但是我們知道這個透明材料必須能夠透氣,這並不是一般 film 可以做到的事,還要能過濾。
是可以,為什麼要做成載具的型態,因為裡面的材料科學會隨著時間一直發展上去,包含透明的濾材,現在全世界只有瑞士一家公司,也是一家新創公司,他們剛好在 Covid-19 爆發之前獲得 2、300 萬歐元的資金,在瑞士洛桑學院裡面 spin off,也就是透明、可過濾的呼吸口罩,並不是為了 Covid-19,是在之前就開始做這件事,爆發之後他們的材料正好做出來,但是很遺憾他們到現在還沒有正式生產出完整的商品。
目前我們主要 focus 的對象是在長時間需要室內空間工作情況下,具有氣密、舒適跟減少環境破壞的目標,在現階段的設定是這樣子。
這樣很不好意思。
是材料、製程設計都 fix 的情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