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到這裡,謝謝。
我覺得新加坡的比率比較高。
像香港的金融功能可能移到臺灣?
現在年輕人都有成就感。不只日本而已,像民主化更久的國家也是這樣,也就是投票沒有意義了,現在的情況不會改,只是改很小而已,可是臺灣的年輕人不一樣,投了就改,那個成就感是非常好的,看到問題就馬上提出意見,這個是臺灣的活力。
現在的大學生、年輕人,對他們來講,有民主的臺灣社會是很自然的,不關心也是可以的,但是對政治為何會參與,像2014年的太陽花的時候,那個時候反對服貿,很多人要去立法院、總統府抗議、遊行,結果馬英九要退回來協商,年底的六合一的地方選舉,國民黨戰敗,年輕人看到結果,所以就開始動作,那個情況就可以改了。
這個是日本方面比較低。臺灣2014年有太陽花,但是政治的情況,台、日不一樣,如果日本發生一樣的問題,像日本的年輕人會覺得無所謂,或者沒有關係,因為日本的投票率比較低,像總統大選都會說要回去投票。
一樣的臺、日大學生的年紀,獨立的成熟度是不一樣的,這個是我好奇的地方。
回到剛才獨立性的問題,我的觀察是,當然有一段的時間,像日本的大學生,他們比臺灣的學生成熟很多的感覺,像喝酒、打工是表面上而已,臺灣的大學生我覺得爸爸、媽媽的保護很大,像有家長跟學生講說不要去打工,要專心唸書,臺灣的大學生比較有小孩子的感覺。
像沒有自由的時代,我聽到臺灣的老百姓,像民眾喜歡當醫生,因為跟政治比較有距離、比較安全。
像心裡面要改革,但是旁邊都是國民黨老一輩的,像利用學生的聲音,他們都一直要求,我們也沒有辦法這樣對他們。
是這三十年左右?
從早上九點到五點要做什麼事,可以上班到六十歲,但是沒有挑戰性,沒有多樣性的社會。如果要改的話,還是透過教育嗎?
要理解臺灣社會的關鍵字是彈性,因為日本是滿彈性的,大學畢業進去,比較大企業的人是不想離開公司,因為比較安全。
我的觀察是臺灣人比較有獨立性的,像大學畢業要進去比較大的公司,像要進去三、五年,這個可能臺灣社會的彈性有更多的機會。
其實日本也有很多中小企業,大企業也有滿多的,像臺灣跟日本的中小企業,或者是年齡的問題,可能是有類似的。
人工智慧學校,你講的是高雄嗎?
爸爸、媽媽比較放心了。
那個是八歲?
那是一個人去?
第一次去參加的遊戲是?
你認識很久了?
上次有聽說你有一個朋友?
你腦袋的學習速度比較快。那個地方的朋友比較多?
跟海外的國外朋友要講什麼?
北極才有。
目前有全世界的朋友可以透過英語講話。
如果要建議給小孩,要怎麼建議?
沒有固定的英文念書法?
因為我已經是大人了,所以聽一聽,容易忘記。
我是指自然的學習,如何越來越流利?
你怎麼學習、唸書?
小時候是沒有興趣或者沒有機會?
日本那邊說您的英文非常流利,英文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因為像社會、文化、地理,都是日本跟臺灣很接近的,所以臺灣相關的模式可以移到日本,台、日可以合作進行。
互相學習,因為有的人來臺灣,我爸爸快要歲,但是臺灣的年輕人、大學生看了就這樣,很多日本人發現臺灣很厲害,會覺得很害羞,看到老人就很想趕快站起來,這個是滿厲害的,像從小時候的教育,這個是要學習的。
日本的環境很好,比臺灣更前進。像媽媽要推嬰兒車上電車,但是旁邊的人看到就沒有心動,像法律、環境有可能比臺灣先進,人的問題是比較落後的,有可能需要教育,就是培養人的親切性。
如果合起來,臺灣的環境是更好的。
以前臺灣的社會坐輪椅的人可能是不好的環境,像馬路跟火車站,像不好的空間是有補充的,旁邊的人會幫忙。
一般來講AI不能做創造性的工作,很多的工作AI可以幫忙,像人的勞動力可以減少,AI的時代需要的能力或者是技術是什麼?
奇異點來到的事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情?
像人工智能的問題,像你講到人工智能的問題,像人工智能並不是支援性,也不是競爭者、敵人,是不是有從什麼書或者是人物得到這樣的靈感嗎?其實是協助性的?
因為臺灣人等於是有彈性,看怎麼樣處理才好,日本人一直用舊的概念或者是用舊的體制、政治要對抗新的東西,所以他們的做法還沒有這麼好的表現,我覺得比較大的原因是在這裡。
我覺得現在武漢肺炎的事情,日本人處理不太好的原因是,因為臺灣面對比較新的情況,臺灣以前有SARS。
我覺得臺灣教育裡面,日本的彈性比較大,你想要做就可以做,跟其他的同學不一樣,也沒有關係,日本方面的彈性幅度很小,老師、爸爸、媽媽都覺得答案只有一個,好比像A,如果有人說B,B不行,要改成A,逼小孩改成那個想法,所以這樣的教育理念下,被培養小孩的想法都是答案只有一個,像這樣的小孩進去公司,問說這樣的工作內容是不是可以,他們就會說不行,客人說不行,後面就沒有了,比較沒有後面的想法,所以我覺得臺灣培養教育的彈性很好,因為全世界越來越劇烈變動,如果有彈性的想法,小孩可以隨和變動……
聽到你的回答,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肯定,小孩是沒有標準答案,小孩說A、旁邊都是B、C。
那個是你的個性嗎?或者是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
這個是給爸爸、媽媽很好的建議。
這樣的興趣給爸爸、媽媽,我覺得會有很多的幫助。我台大一年級法律的同學,北一女畢業,表現非常好,爸爸、媽媽都是律師,從小的時候就跟女兒講說未來要去台大法律系、當律師,所以他沒有其他的想法,一直被洗腦,因為國中、高中的管理比較嚴格,像台大是比較開放,上一、兩個月就不來,就會說不想上課、不想去,後來退學跟離開學校,因為聽朋友說本來要學中國文學,我不知道後來他去哪裡、做什麼了,長大發現自己的興趣不一樣,那個是對爸爸、媽媽不幸。
他們說你的爸爸、媽媽很小的時候,怎麼培養小孩、怎麼給小孩教育?因為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比較喜歡表現聰明的小孩,所以會覺得你IQ 180,才會想問怎麼培養?
有可能是媒體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