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個很特別的部分是新創展示空間,這個是一個社創組織看了平台之後跟我們聯繫的,他們想要知道做的是地方創生或者是區域發展的事情,有沒有機會跟平台來合作,像我點這個是北投區,在裡面有一些提案,會在這邊顯示出來,或者是有一個牽小狗的人是區長或者是里長或者是鄰長,就是在裡面顯示出來,這個是互動式的。
這個是我們想要對於平台上的一些功能及對於其設定,耳熟能詳的是,我們原本是在規劃地圖的研析,在地圖上其實我們提到除了把調查數據、各部會的公開資料圖像化之外,還有發展導航,這個是怎麼回事?這個是列舉了SDGs,這個包含了正指標、反指標,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地方政府可以快速連結在社會創新組織,如果有這一些社會創新組織,做的內容剛好是扣合SDGs,大家可以快速尋找接下來發展的區域。
接著,其實平台擔任了很重要的行銷廣宣功能,也就是慢慢有接到一些來電,也就是可以購買社會創新組織的產品。有關於研究科技的部分,是希望把研究成果傳達出去,希望透過這樣的概念來做。
整個平台有哪一些效益?大家可以透過平台來做號召投入的功能,也可以幫社創組織來解決想解決的事情,還有一個及使串聯性,不管是要做政策的布達,或者是有需求提出的即時性,還有在議題探索的部分,我們希望剖析國內外的議題,尤其圖像化的方式,尤其是民眾或者是社會創新組織來瞭解趨勢及目前所關注的焦點。
接著有一個重點是專案募集,把特定的需求反映在平台上,能夠快速直接媒合,這個是在專案募集的部分。
其實透過社創大調查發現,其實政府都有做所謂的社會創新,社會創新組織也陸續成長,但是民眾對於社會創新的認知度是逐年降低的,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來透過永續專題企劃,像大家參與過的漁光島及減塑議題,或者是教育翻轉的議題,包含從專家這邊導入,還有跟臺灣政府如何做,也就是有相同的事情,我們已經完成了三個專題計畫。
以一般公民而言,大家怎麼樣來去參與這個平台的成長,大家都可以分享觀點的功能,都可以來分享想法及企業的理念。
接著是有關於Buying Power的這一個部分,還有社會創新產品及服務採購型錄,還有社會創新合作獎,中間明年新增的部分是CSR的報告書,這個部分其實跟上次我們在這邊談到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原本我們希望把目前上市櫃或者是大型企業的CSR報告書搜羅進來,但是後來我們去瞭解之下,有很多的法人、醫院或者是學校,其實有很多CSR報告書,所以目前的規劃是不限類別,有新的報告書就先從近期的部分來收錄,是以100來作為我們的目標。
此外,政府又提供什麼資源?包含了社會創新發展地圖,除了22縣市的永續指標研析,還有社會創新組織的落點分布之外,也有把剛剛的縣市資源解釋報告書彙整進來。另外,等一下會提到一個很特別的功能,也就是轉一個試辦的概念,我們再來作一個介紹。接著是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的部分,也希望把功能彙整到平台當中。接著是既有行動的座談會,這個都是政府這一方面的資源。
在社會創新組織的部分,組織只有社會創新資料登記資料庫,我們因應各個社會創新組織的需求,未來希望規劃活動看板,還有報名的協作系統來曝光,這個是我們要預訂的項目之一。
此外,可以持續優化跟營運各平台的功能,這個是有關於平台的營運規劃。對於整個平台的整體架構而言,其實要創造所謂的社會影響力,通常會有四大構面,一個是社會創新組織,還有一個部分是政府單位,還有企業跟公民。
暫且我們希望能夠抓到的CSR報告書是希望明年度有機會達到100份,分別爬梳CSR的關鍵字並揭露出來,對於整個平台的規劃,我們這邊有一個新穎的想法,我們希望把整個平台打造出作業系統的概念,以Apple為例,我們希望整個平台就像iOS一樣,Apple是中小企業處,希望讓社會創新組織能像App一樣將好的東西上架到平台來曝光。
另外,我們之前也有提到所謂的CSR報告書,因為目前很多縣市陸續自主提出VLR的報告,我們也希望跟各縣市鏈結,把它放在地圖裡面,讓大家一目了然臺灣社會創新走向。
我們對於這整個平台預計執行的目標包含了中小企業處希望把社創實驗中心的網站整合到社會創新的平台裡面來,我們預計規劃新增幾個功能,像活動、報名及成果櫥窗,這個是今年訪談社會創新組織所彙整的需求。
在總會員數的部分,除了既有的社會創新組織已經達到462個會員之餘,有關於座談會這邊有16個部會,一般公民的部分也自行申請了高達121個會員數量。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到達了4萬5,000人次的總瀏覽量,目前這個數字比較尷尬的是新創圓夢網那邊已經溝通,但是還沒有把那個通路關起來,目前還是雙向的方式,但是截止目前已經高達4萬5,000的瀏覽人次,這個是我們取得的數據。
我們對於今年度的營運規劃,108年度是以建置為主體,明年希望能夠做所謂的宣傳擴散,讓更多的人使用平台,在110年的時候我們希望讓整個平台來進行所謂的品牌化,今年一上線之後,陸續有接到許多的單位如何洽談、合作,未來我們希望建立一個自評系統,讓社會創新組織能夠瞭解發展狀況並往前邁進。
除了有所謂的公民科技參與這樣的特質之外,也希望透過裡面所設計的主動拓源系統來協助社創組織,能夠落實他們的理念來發揮所謂實質的影響力,最後希望把這樣的解方可以呈現出來,讓世界看得到臺灣。
我們整個社會創新平台其實跟大部分的這一種政府平台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是,其實是共享、數位暖實力的共創空間,這個是我們對於平台的定義。
我們上次也是這邊的規劃內容目前執行的成果,社會創新平台是很創新的概念,扣合SDG 17創造更多的夥伴關係概念往前進行。
但是這一件事中央也不會施力,但是整體上是不好的發展,但是也不知道要怎麼施力,不知道其他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我順著中央跟地方的這一件事想跟大家請教,因為我最常接觸是台中市政府有關於社會住宅的議題,有一個現象是地方政府會有一個競爭關係,像新北、台中、台北及高雄,他們各自都有發展,但是他們會很怕被抄或者是很怕我講了之後……
一開始創辦人是兩個人,但是嘉緣比較少參與,她滿忙基金會的事情,她比較少時間可以上來。
不過內政部營建署的參與上,大概就只有最近幾個月的邀約,比較少交流到這一個部分。
就是剛剛大家講,我很多都很同意,我自己比較關注的是社會住宅,像社會住宅的議題是全台都在發展當中,像第一棟剛蓋好,所以不會馬上進到提案或者是政府運作了什麼,然後大家去改善或什麼的,像這樣的階段就會更需要能夠去參與正在進行的狀態,像非正式會議就很重要,這個是我個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