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的部分?
沒有什麼固定的形式?
這樣也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起步,讓大家認同這樣的事。
我們保持一個彈性,好不好?我們把今天拜訪的內容跟內部討論一下。
好比在農村或者是聽障的人。
因為他們是在街頭出現,因此他們的認知度就稍微高一點?
我們常常看到有喜憨兒,也就是賣那一些太陽餅,那個算是嗎?我記得有碰過一次,也就是他做的還不錯,有一個影星林依晨,就用那一家的鳳梨酥,就讓這一群人養活自己。
你們會有什麼期待值嗎?像五年之後用這樣的model去運作?
也就是專門解決社企問題的?
派部會出來執行的專員是for這一個專案嗎?沒有所謂的優先嗎?
各個部會的角色,是這一個case碰到的東西,也就是各部會去處理嗎?
這樣效率還算不錯。
後續會追蹤嗎?
通常去會多久?
主要是什麼情況下?
這樣應該差不多。
有一些不錯,但是篇幅有限,也就是可以說一個故事,大家可以想看看如何來處理。
我們其實看這一些案例,我們想看是如何跟其他的資源連結,我們通常是用這樣的方式,因為畢竟我們看到的這一些案例裡面一定也會有我們認同的價值在裡面,也就是可能會有一些故事在裡面。
這也很好。
輸出模式是指怎麼樣?
因為專欄把這一個故事寫完了,我們其實會直接去找這一些追蹤報導,這樣滿有意思。
你寫出來的部分,如何可以擴大?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專題的素材。
舉一個例子?
你應該還是有認同的標準,也就是願意鼓勵這樣的社企,或者是願意給他資源因為覺得他起來之後對社會?
就像剛剛一個表,並沒有形成規模化?
你們還會篩選嗎?
你們怎麼找得到下鄉拜訪的社企家?
我們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彈性的變化,也就是我們現在因為每個作者的時間不一樣,我們可能會分組,所以可能有的組是三個人,有的可能是四個人,最多不會超過四個人,所以假如你可能分擔三個人的組,也就是三個禮拜就要跟我們見面。
都可以。
所有的事會開始到位,12月的時候會開始跟你們要第一批的稿,希望有一些存稿。
我還有認識做智慧型手機的朋友,也就是還在用傳統Nokia的,也就是習慣了。
包含訂價等,假設是一個20年讀者的話,可能現在是55歲,要看電子版不願意,但是20幾歲的話,他們就直接在電子版上看。
其實我們每一年11萬份,其實是滿浪費資源的。像國外的時尚雜誌,像《Vogue》,30萬本的話,樹就會有很大的使用。
我們會再與內部討論開放授權是否能接受,如果可以接受,我們再慢慢拉這一個框架。
謝謝,這個(距離上次合作)滿久的。
而且這個領域我覺得比較是對社會正面的東西。
你的工作沒有任何限制性?
對,也就是這樣的觀感。
對,也就是不同可能性。
好比企業也贊成你的價值觀跟理念的話,是不是也可以幫我們聯繫一下看怎麼樣的協助,那個是另外一種。
會一直follow你們的東西。
專欄的閱讀是固定特性,也就是我知道唐鳳來商周,我就會期待下次再遇到你,也就是會形成一個習慣性的,並不是像記者寫的稿子,通常會很在乎我想看到這個什麼,好比這個禮拜想要看到PChome跟蝦皮鬥得很厲害或者高通要賣給誰什麼的,這個記者是誰我不在乎,只是想要聽到故事,比較不會在乎是誰寫的稿子;專欄作家就會跟,就是喜歡你的風格……
就是起心動念的意思。
然後會介紹在做什麼事,或者是期待未來的一些表現,我想這個東西他應該清楚。
通常新的專欄作家出現的話,總編輯會特別介紹,好比是你以前有上過商業周刊封面。
我們的作者可能覺得這稿費還好,但是如果有一位寫出來要捐,不知道會不會造成心理壓力。
不知道對其他的作者,有沒有形成道德壓力。
我們回去問一下法務。
我建議,錢是不是就發給你們,你們去捐,或者是要我們來處理?
有時官大位置大,有時會罵到人,可能是用他的真名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