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討論下來之後,認為有可能的幾種處理方式,第一個是我想大家也討論很多了,長官要授權,上午所說的,PDIS的提案權、未成案前就先處理,邀請大家多使用「眾開講」,還是會遇到緩不濟急的問題。
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是,因為要等到成案、寫意見並上去回應,有些時間、有時可能會緩不濟急,因此才會說門檻未到前就先處理。
我們也討論到如果讓業務單位比較瞭解,因為很多政策或者是法律推動會有一些公聽會,這個協作會議因為有廣泛的公民參與,所以可以取代公聽會的程序。
對於機關、群眾不敢面對民意的問題,如果機關想要去處理這個議題時,會有一個問題是,如下而上發動的失敗要負責,怕長官要責備或者是其他業務單位責怪,所以我們的角色會很尷尬,而且部會間的競合,有時會有一些恐懼,因此我們認為一開始歸納的解決辦法,包括我們要讓與會者促進互信,是瞭解、促進、溝通及協調,我們為了協助所有PO跟業務單位,了解這並不是洪水猛獸,我們可以產出這個議題的一些流程,還有可以篩選比較有意義的議題。
如果參加這個協作會議或者是透過這個制度有沒有降低未來輿論壓力,可能還是會遇到這個輿論壓力,也有參與者認為,有時拿到一個議題,我就知道不可能處理了,結果要花很多時間,造成的CP值不高,結果在機關裡面被怪罪為何要參加這個協作會議?很多人說為何要等到5,000人成案之後才處理,是不是可以在門檻沒有到的時候先處理,因為沒有要讓這個民怨提到協作會議,直接處理就好了。
各位長官、先進大家好,我們這一組討論結果,我們這一組跑到只剩兩個,是精華中的精華、精英中的精英,這一組共識討論的結果,這一些全部都是雨蒼幫忙做的,我們先釐清的問題是,很多公務人員、PO在面對業務單位的時候,一聽到要協作會議,就看到鬼一樣,因為不瞭解什麼是協作會議而造成的恐懼,因此大家會說為何列為協作議題,為何被選上。另外對於要面對民眾可能會有一些抗拒,不相信民眾的文化,民眾要處理、分析這個議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因此,對我來說,衝突是有的、幫助也是有的,對於PO制度,下午會議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發想怎麼樣讓制度更完善,以上,謝謝。
另外,剛剛說有沒有收到業務單位的意見?當然有,看到我們就很像看到鬼。我們最近才剛跟內政部要合作一個案子,昨天回去的時候,我就帶著承辦人,承辦人跟我說:「PO,你知道不知道我們被罵得多慘,說我們拒絕不利,所以讓它成案。」因此讓業務單位覺得我們是在幫助他,因此我也跟業務單位說有需要的話,PO一定會需要幫你們開會,你們只要準備幕僚意見,我們協助跟陳請人釐清。
我先回應雨蒼先前的問題,開始參與PO制度的收獲是什麼,其實我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慢慢把PO文化、開放政府的文化導入業務當中,我們自己在任何的會議當中擴大及邀請除了利害關係人以外,甚至多聽一點意見,這個是對我們的幫助。
當初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參與第一次的協作會議時,參與跨部會、協助大家去發展概念圖的時候,應該是在學習且有一點無力,我們不知道癥結點、機關及陳請人間的問題,當然透過那個過程開始慢慢學到一些技巧。
記得我們當初在會裡面去協調誰適合當這個PO的時候,大家都說不可能有別的部會的domain knowledge,所以我不可能去幫各部會協調。
謝謝雨蒼,我剛剛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當年我們在推PO的時候,PO的構想是我們要基於開放政府的精神,聽取多方的意見,然後拋棄本位的角度,可以跨部會的協助。
大家好,我是張兆琦女士,很高興今天來參加會議,謝謝。
政委好、各位大家午安,我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張兆琦,很高興今天來參與桃園場的社創行動巡迴座談會,謝謝。
各位長官、各位在場的先進大家好,我是公共工程委員會的張兆琦,很高興今天來共同參與這一個會議,謝謝。
各位大家早安,我是工程會張兆琦,大家可以叫我「兆琦」就好了,今天有一點惶恐跟緊張,惶恐是因為這一個議題是很熱的,也一直在chat上學習大家的經驗,但是好像又跟大家有一點差距,透過今天的工作坊希望能夠多瞭解實務的執行情形,謝謝。
政委好,大家好,公共工程委員會張兆琦,謝謝。
最後,我覺得Sandstorm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但是很多的名字跟我們(熟知APP或網站)的命名不太一樣,像「Davros」,但是對一般人去看很多名字--像「Quick Survey」--沒有辦法那麼直覺,因此希望比較簡易的分類,像文書類是共享平台,又或者是共筆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是很好的方式,以上建議,謝謝。
我也跟書漾、芳睿要了名片,也希望邀請她們來幫我們做教育訓練;我也附議剛剛PO所講的,這一個思考邏輯的方式,讓後續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讓更多的公務人員來參加這樣的教育訓練。
第一,其實很支持大家常說......雖然工程會上次有一個議題,在過程之中,我們一直覺得協作機制對機關不管政策形成或者是概念思考形成是非常有幫助的,上次議題是只有一點,我們還是請很多其他處室的人,因為我覺得這個機制學起來,對一輩子的思考或是解決問題都很有幫助。
簡單兩個意見:
我也試著把這一些方式帶回去在工作上,所以我也問了realtimeboard如何使用,雖然還是卡卡的。政委辦公室的意思是,希望我們可以多問政委,有時一個問題要如何把它定義為情緒性的反應、什麼是事實上的反應,上次政委講了很多個,我還是沒有辦法分辨出來,政委是不是可以出一個「政委語錄」,把每一個問題的本質分析,哪一些忽略、哪一些可以跳過,以上,謝謝。
大家好,我是工程會的張兆琦,對這一個會的心得是,一直加一加一,我覺得參加這幾次的工作坊,我感觸很深的是,以前對於上課這一件事是很排斥的,因為以前準備五分鐘就開始神游了。不過很感謝張芳睿跟政委帶領的學習模式,這一種思考腦力激蕩的方式,對於我個人在解決問題的這一些處理方式,我覺得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