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我們瞭解了,非常謝謝。
非常謝謝。第一次見面就聊了超過 90 分鐘,期望我們更進一步的交流。
很好,我們需要您這一方面的資源。當然還有一些,像政府看到的方向,像國家制定上看到的方向,我們從客戶這邊看到一些方向,如何來做這個連結,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也是(笑)。所以這是在數位醫療上可以做的,當然還有一個是家庭使用的,比如 PCR,不但可以做,還可以有很多可以做的,這其實是可以發展的,我們在做這一方面的事情。要多跟您交流,因為您對數位的涵養非常夠,只要我們提醒一些東西,您就會想到很多,我們在業界可以碰到很多不同的處理,我們會碰到很多,但是跟政府產業,這個能力我們沒有,只要跟您講這個,您可以連結很多事情出來。
對,我覺得這個是可以做的。大家都希望驗血、驗尿,但有些人就不願意跑到醫院去排隊,像也有無人檢驗所,不用非常完整的,有這個興趣,但是都要跟政府有關。
另外一塊是在 AI 上的一些診斷的事情,我們這個也有做,其實那時有跟幾個醫院講,像跟振興談過,大家都在講無人商店,但是沒有人說開無人藥房,那個是最容易做的,而且可以非常制式,給它處方箋之後,東西就出來了,還有很多影像的技術來確認拿了,不需要有一個專業的人士,專業人士還可能會有一些情緒的問題,或者深夜有些人不希望碰到人,所以深夜拿藥。
像有先進的 X 光機等等,可以透過一些光學、AI 就可以做了,而且新的技術是看到就可以直接去開刀,不像現在有技術是要用壓的,看到之後接下來還要到另外一個地方,然後還不見得找得到,這個新技術我們都可以用半導體設備的製造技術來做,像還有一家公司是 Zap 的質子機也是我們做的,因此我們有這樣的一塊,臺灣在醫療設備上其實做得比較少,這是一塊。
稍微跟您講一下,鴻海畢竟是製造業起來的,製造業是我們的強項,像我們也有做金鼎是設備,非常領先的廠商,是材料最大的供應商,有很多先進的半導體設備,這個半導體設備的先進製造技術,放在醫療設備上,讓他們看到有半導體的設備技術去做他的設備,大家都眼睛一亮,他們就是要這個。
永齡或者是創辦人做的,那個是他們的事,跟鴻海是無關的,鴻海是鴻海創辦人是創辦人,他不是董事長,董事長現在是我,董事長跟他在這一方面是分兩個公司治理,像我們做 EV 這一些都跟他沒有關係,所以我也沒有聽到他要我做什麼,因為我不是對他負責,我對所有的股東負責,他是其中一個股東,所以在這一方面,鴻海本身也有數位健康上的一些做法。
那個沒有問題,我們會用這一個部分來思考。
針對這個部分,我就把它用另外一個思維,像我們在想永續經營,也就是 EPS 加上 ESG,我可以把這個當作 ESG,社會責任也是我們該做的,其實鴻海在這幾年做了很多跟政府有關的一些事,像有 3、40 個人到臺北市政府,開發裡面的東西,像資訊局裡面的東西,我們跟高雄市做這一些事情,其實我跟他們講不是在看臺灣的市場,重點是要有一個場域,把這個當成投資在這個場域作 demo 的必要投資,真正獲利是從國外的市場,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也要說明,沒有這些補助沒有關係,不是希望爭取補助,因此這部分您放心,也可以在完全沒有補助的情況之下,鴻海把它當作是 ESG 的一部分就做了。
這樣很好,我們比較清楚在思考什麼問題,我們也跟您反應,因為我們看到軟體的這些相關問題,會後我們會再思考,是不是有更清楚的一些想法,再跟各位來報告。
對,這樣就可以做到了。這個是非常可能的,所以希望數位發展部可以怎麼樣在這一方面能夠一起出力。
1,000 億可以怎麼達到?現在 EV 裡面,可能一台成本是 2 萬到 2 萬 5 左右,如果一臺的 2%大概是 400 萬,一臺就 400 多萬,2%很小,但是是 400 萬,要做到 4 個 billion,就要 1,000 萬台,差不多 1/10 就可以做到。這是假設只有 400 萬,這個是非常可能的,但是這個解決方式是很複雜的,比 PC 還要複雜的,因此需要很多的解決方式,如果可以成功找組織願意投入,我覺得這個價值是非常大的。
我覺得 EV 是非常好的機會,讓政府跟民間一起來抓住這樣的機會,藉著這個把臺灣的軟體產業帶起來。
另外一個,我覺得臺灣過去一直在幫西方國家打工,練就一身的功力,但是都密謀辦法初頭,我們當時做 MIH 其實就是這樣的理念,是時候了,臺灣可以出來告訴業界該怎麼做了,就像台積電告訴全世界應該怎麼做,也就是標準制定者,現在台積電最大的優勢是它的程序是大家公認的標準,它不要出去告訴人家說弄了 committee,都不需要,因為它的量最大,所以我覺得在汽車上、EV 上也可以,也就是知道汽車的 ID 怎麼做、引擎號碼怎麼做,因為沒有人做。
政府以前在車子上有多少的資訊,像引擎號碼,偷走就知道,為何在電動車不行?可以啊!只是沒有人做,現在沒有隱情號碼,政府做出來?就像 Internet,現在沒有人管,因此政府其實可以在這一方面思考。
另外,臺灣過去一直幫西方國家打工,練就了一身的功力,但是一直沒有辦法出頭講話,也就是把自動駕駛的問題解決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會加入到下一個問題,下一個問題一定是資安,因為未來可能很多人去偷他的車,現在幾秒鐘就把車子偷走,現在還不多,未來很容易偷走的時候,這樣就變成大事了,因此我們認為資安在汽車上是未來非常重要的題目。是不是可以配合整個車內、車外。
但是現在車子上很少人在跟你談資安,但是當把自動駕駛的問題解決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到下一步,下一步一定是資安,未來很多人去偷他的車子,現在幾秒鐘就有人偷走了,現在只是不多,未來很容易偷走的時候,這就變成大事了,因此我們認為資安是未來在汽車上很重要的問題。是不是也可以多少配合車內跟車外與政府,政府以前在車子上有多少資訊,像上面的引擎號碼被偷走就知道。為什麼電動車就不行?可以吧!但是現在沒有人做,所以沒有引擎號碼。那政府做什麼?些像 TESLA,有誰要管?現在沒有人要管,政府要就這個部分來思考。
這個資安的標準,那時也跟大家講,以前的資安,像 PC 的資安,微軟關我什麼事?然後到手機的時候,個人有資安、有什麼價值?所以很多很人不在乎手機裡面的個人資訊,因為我不知道有什麼價值,車子是除了房子之外的第二大資產,大家對於這個資安會非常非常重視。
這個想法需要不是鴻海就推得動,所以我們也有用 MIH,希望能夠提供軟件跟硬件的平台,讓車子的開發者可以快速開發新的車子,包含硬件跟軟件,MIH 就希望我們做到這樣的目標,像今年在鴻海科技日,也會有很有很多的狀況,我們也會有 HHOS,那就是在中間層的 guarantee 的時間,你在那個時間內一定可以用好,但是這個比 Google 還要有其他這些相關的標準,而這些標準包含資安的標準,我們希望能夠變成訂成一個標準,其他的車廠可以非常低成本來使用。
像我車子開出去,如果車子要賣到臺灣、中國、美國,環境不同,外面相關的像 RSU 都不一樣,這也需要一些標準,否則車子沒有辦法跟這些人 talk,所以我的看法是臺灣可以做 Demo,把這些東西都架構出來,然後告訴世界各國這個會 work,然後把它變成 standard,也就是越來越多車 follow 我了,然後就變成世界的標準,因此大致上我們有這樣的想法。
因此這裡面會出現很多這些標準出來,去確保這個安全性、確保在運作的時候是非常 robox,有了這個之後,上層你可以用這個公司的智慧座艙,也可以用那個公司的智慧座艙,只要他確認住這個標準,像可以在 App store 上,你可以下載這個公司、那個公司不同自動駕駛,像現在我們在我們的手機上就有類似自動駕駛,有時你用 Google 看看,他告訴你怎麼走,你用 Apple 的,他也在做,未來是這樣子,未來只要下層非常機器,然後又是標準,所以大家真的可以控制車子。我剛剛講的這一段,目前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我們的機會,這是在車子裡面,還有車子的外部。
在這個系統裡面,因為有很多可能的標準等等可以去訂定,這個是一個。另外一個,現在我們如果把車子分成上車身跟下車身,下車身都是傳統的車子,像是 power 方面的東西,那些不是我們要處理的,往上看的上車身變化非常大,大致上有三個系統,一個是智能網觀、智慧座艙、智慧駕駛,這三個系統同時現在這些下面這些東西上來,會發生一個問題,也就是如何 link 起來?如果在 PC 上,有一點像 IaaS 或是後來的 PCI box,現在越來越快,他也在做這些演進,而這些演進又跟過去的不一樣,過去是 IaaS 或是 PCI box 沒有安全的問題,在車上有,但是我要 guarantee,我下了這個命令,他一定會收到,這會造成一個新的做法,但是目前也沒標準。
是有一些差別,像是手機或者 pc,是中心化的,現在車上有好幾個部分都在 work,所以需要不同的系統去 handle 這些問題,這個問題到目前來講是很複雜的,所以現在看到車子三不五時出來 blue screen,但是要如何 reset?所以這個是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更 robot 的系統,我覺得現在還沒有這個東西存在,這個是臺灣的機會。
臺灣軟件的包含像是微軟,比如在微軟、google、amazon 並沒有讓他們真的發揮出來,他們都是在做一些應用,軟件產品的開放還是在總部,這些人才用 Google 的太浪費了,他們這些人才要把人打造產業,現在剛好出來這個機會,過去稿 PC、微軟也在,手機、google 也要站出來,現在汽車廠還沒有一個,軟體是誰也沒有,這個是絕佳的機會,因此呼籲一下,告訴這個產業往這個方向走,這個是軟體產業非常好的機會,這也要跟您交流一下。
因此,這部分我建議,很期望政府單位可以登高一呼,也就是抓出 ev 軟體產業的機會,這樣才有搞頭,這個在軟體上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們也在新店寶高園區,那邊蓋三個大樓,我把一棟樓全部租下來,EV 軟件相關單位全部集中,那就是由 Alen 在負責。
這個機會加上兩岸的關係,他的東西不被國際社會信任,如果臺灣也在這上面扮演很重要的軟體供應鏈角色,這個是很好的機會,我覺得鴻海一家已經是很多產業,這個像當初不止一家公司起來,所以 Netscape 那些東西,其他還有很多軟體產業,最終答應把這些都上架,形成很大的軟體產業,因為那自己本身做不出來,那需要很久的時間。
我也可以分享一下資策會過去的經驗,像要去建設臺灣的軟體產業,所以有找資策會談可以做什麼,我覺得軟體產業不是人才都被吸走,而是沒有一個成功的方式,像是在美國最大的微軟,是要帶動很多其他的軟體才能出來,因此我們才嘗試思考規劃有產值 1,000 億台幣的,一個月後告訴我說他們做不出來。怎麼會這樣子?我們都沒有說 quit,他想得不夠大,如果他想的太小,就是玩小的當然玩不過台積電,人都會被這些吸走,我是覺得臺灣有這樣一個指標,過去我們看軟體產業,他可以單獨存在,依附在平台上,以前是 PC 起來,所以帶著微軟過來,手機也有 Andorid,都有硬件的平台,我覺得這個是臺灣全家的機會,現在做的最密切的是飛安,所有現在舊的傳統汽車業,他們的領導人都是硬體出來,所以不了解軟體,所以讓他來做軟體,不知道如何著手,因此搞個幾千人,會搞軟體的,這是搞不出來的,這代表什麼意思?臺灣有很好的機會。
智慧城市再加上智慧國家,可以帶動很多科技人,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從這方面來帶動科技的發展,這在科技發展上是很好的方向,這也跟您分享一下。
第二個,數位的智慧城市,如果我們看現在科技,大部分是國防在帶領科技的發展,像是美國或者是以色列的高等科技,以前在 USC,我們參與在其中,本來是國防的,臺灣沒有,因為臺灣的軍事市場沒有這麼大,像是一個是美國、一個是用的很多的以色列,我們沒有,所以可能沒有辦法用軍事來帶動科技,再跟大家講的是,用智慧城市來帶動科技。
對於企業來講,我自己看不到國家相關的外交、軍事,都不是我們可以接觸的,所以那部分跟我們沒有關係,但是在智慧城市跟我們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可以用智慧城市,未來是數位化,也就是數位韌性的城市管理,其實跟這邊的思維有點像,只是規模不太一樣,這是第一個我想要講的,要多多學習跟來看數位治理上的一個城市跟國家是空的,也就是可以如何來學習跟分享。
我們從基礎的 enterprise,同時也有 future 的 country,他們對於很重要的 element 是數位的 enterprise,或者是 digital 的國家,digital 的國家思維其實不重要,現在不重要,但是未來都是 digital,其實這也講到前陣子陳市長在智慧城市,我當時跟陳市長講說城市跟城市間的交流,去看看回來就可以去做,因為很多有看懂,未來是看不懂的,因為被迫有一大堆算法、基礎建設、sensor,所以未來城市治理就不像過去城市治理這麼容易。所以我們跟他們說高雄可以作為智慧城市的樣板,然後目標對企業來講是整個輸出,未來是整層輸出,因為這些相關的城市來參觀覺得很好,但是回去卻做不出來,如果我們有解決方式,我們有這個能力,就可以把這整層的東西輸出過去,國家也是一樣,也是數位未來,數位在未來的治理上,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方向很好。
這個也是我們的一些成果,我們有加入 Azure 的 NetZero,世界上的大公司都在 quantum NetZero 裡面,把很多的新創、頂尖的學研機構,對外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技部有成立量子國家隊,有 17 個隊伍,也公開支持這個隊伍,甚至我們跟其中一個台大電機的電路驗證也有共同的合作成果,都已經發展出來了,謝謝。
我們過去這一年半的時間來,我們有累積不少的成功,這都是釋放出來的,所以我們有 47 份成果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得到,可以供學術界可以使用,我們這些文章的合作單位,可以看得到,已經遍佈全球,這個是知名的大學,普林斯頓、東京大學跟英國的劍橋大學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藉由研究院的努力,提升量子計算在臺灣全球的能見度。
我們現在用在電池上。電池在臺灣一直算是弱項,電池對於 EV 來講,三成左右的成本,還有這個是很大的影響,因此對於臺灣的核心技術要有所掌握,也就是電池上的材料要開發。
這個量子計算可以讓嘗試的時間縮短。
現在要應用在電線的開放,因為電池有很多不同的組合,現在大部分是試,跟開發是一樣的,後來開始用一些 AI,降低一些開發的時間。
你要做到 100 個或者是 200 個。所以先進國家想要做軟體跟硬體,同時去發展一些基礎的意見。
下一個。軟體利用是可以的,但是硬體是不見的。
不要做這麼細節的說明,我們會開放在應用端。
希望業界一起來參與,依照過去的經驗,把 MIH 開放出來,可是很多人不願意,弄了一年之後發現,大家都認為是鴻海的,乾脆先抓回變成鴻海的好了,先做到一個程度再 release 出來,做到大家可以有感受的,他的用途非常清楚,才會來跟進,因此我們在量子做好。
對。但是因為董事長很重視資安,所以對我們來講,等於在鴻海當中就可以把資安治理拉進來,這個是很難的,資安都在講管理,很少人講治理,但因為鴻海實在太大,沒有把治理的術弄進來沒有辦法處理,其實沒有辦法處理,因此董事長親自把資安治理帶進來,所以資安治理看如何落實進去,我們會跟 cio 合作,你可以看到資通安全研究所,其實可以分兩大塊,其實一個要顧好資安,另外一個是新的產業當中的資安技術,這個目前是資安所的概念。量子所的部分就請下一位簡報。
我給他們科普的定義是高中畢業要看的懂,因此常常要檢視他們科普,我嘗試用高中畢業生的程度來看,其實聽不懂,這是很有挑戰的,逐漸怎麼用畢業高中生來說明生冷的科技。
他們做的東西都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們也有提出來我們的專利跟這些新創公司共創,我在內部一直推共享的觀念,因此研究院做的成績,我都鼓勵他們去分享。
但是對於一個做生意的集團,並不是要研究,也就是並不是要做學校或者研究機構,所以反而我們有這樣的單位就可以做橋樑,也就是研究單位跟事業單位做橋樑,現在最主要就是做這件事。
我補充一下,鴻海集團跟過去集團是很類似的,所有的 RD 都是由事業單位自己做,事業單位因為叫做事業單位,所以是以商業為導向,做一些 RD,都會因為商業的 on and down 而改變,因為我們過去也是負責做 ipad 的事業單位,因為過去的事業單位,因此我很深刻感受,我同事要幫忙,要去看未來很困難,同時事業單位如何量測你的 performance,都看 PML,就會把 R&D 當成很貴的,但如果這樣就完蛋了,當 PML 有變化就做了半天停掉了,這個是我當初在事業單位看到的問題,我就把所有超過兩年以上所有研發的工作併到研究院來,最主要是這個原因,同時把研究院當作是投資,不是費用,這樣就可以有這個延續性,可以持久下去,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因。
剛剛跟次長也有報告過,我們在寶高園區,希望打造那邊成為 ev 的軟體放在那邊,量子相關的研究也放在那個地,這都是希望讓您了解一下,看在方向上鴻海集團如何跟國家方向來做對接,所以今天最主要的目的是這樣。請維斌開始。
非常謝謝政委。8 月 27 日準備要掛牌了。非常謝謝您安排這些同仁跟我們聊一下,藉這個機會跟您介紹鴻海在做什麼,鴻海以前的印象是我們在搞工廠、血汗工廠等等,再加上過去鴻海因為生意本質的關係,大部分的主管們長年都在中國,所以在國內溝通的間比較少,也敗疫情之賜,像是我這兩年運氣不錯,我接了這個位置之後就馬上遇到 covid,然後我就沒有去中國了,所以將近有三年的時間沒有去中國,也因為這樣子,我們跟政府單位的溝通多了很多,就像是呂局長多了很多溝通,跟我們副院長也有很多溝通,但是那些溝通都是硬體,我們一直認為臺灣不能只有硬體,一定還要有軟體,我們也跟很多軟體這方面的大老溝通過,我們在溝通過程中聽到他們認知的情況,他們跟我們說臺灣發展軟體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硬體太強,人才被吸引過去,第二個是軟體的不夠,軟體的人口至少要有五千萬,這個我不太認同,我想要就這兩個跟您溝通,想要就軟體做出一些貢獻,能夠帶動臺灣的軟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