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可以分享一下資策會過去的經驗,像要去建設臺灣的軟體產業,所以有找資策會談可以做什麼,我覺得軟體產業不是人才都被吸走,而是沒有一個成功的方式,像是在美國最大的微軟,是要帶動很多其他的軟體才能出來,因此我們才嘗試思考規劃有產值 1,000 億台幣的,一個月後告訴我說他們做不出來。怎麼會這樣子?我們都沒有說 quit,他想得不夠大,如果他想的太小,就是玩小的當然玩不過台積電,人都會被這些吸走,我是覺得臺灣有這樣一個指標,過去我們看軟體產業,他可以單獨存在,依附在平台上,以前是 PC 起來,所以帶著微軟過來,手機也有 Andorid,都有硬件的平台,我覺得這個是臺灣全家的機會,現在做的最密切的是飛安,所有現在舊的傳統汽車業,他們的領導人都是硬體出來,所以不了解軟體,所以讓他來做軟體,不知道如何著手,因此搞個幾千人,會搞軟體的,這是搞不出來的,這代表什麼意思?臺灣有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