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您很難得,可以跨次元的智慧願意回臺灣,用帶領社創的方式,協助台灣國際化。

  • 我們公司是已登記在社創平台的社創組織,我其實想要來請教您現在在規劃的方案,我今天很認真穿了我們的顏色,就是健全生活跟優質教育。

  • 有,我有看到你們登錄的資料,講長照這些,有一群退休的老師組成。

  • 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才不會很唐突為何這樣創業,我們是去年10月18日才正式開始啟動,我其實爸媽都是水泥工,他們幾乎全年無休,我先看一下稿,我怕我越講越多。

  • 小時我最好的朋友是我奶奶,她是民國前11年出生的人,他是穿旗袍、裹小腳,也就是很優雅的一種人,我常常陪她去散步、去玩,她是很健康的人,到我出社會之後才過世,大概是活到99歲。

  • 我想強調我對老人、健康的經驗是從小就常常在這一堆老人的環境中,所以不怕人老,我對於健康跟一些想法是滿樂觀,而且是滿有安全感的人,因為有些人怕老了之後怎麼樣,但是我從小就看了很多的老人,滿自在、優雅的,像養生、每天運動。

  • 高齡也是有很多貢獻。

  • 對,我本來沒有從事健康相關的工作,我大學畢業之後是在補習班教英文,我很早就打工、當主管,我有點強迫症,想要把事情做好,所以會想各種方法,執行人力滿不錯的,所以在補習班也是不到半年就到班主任,我很容易陞遷。

  • 因為有點工作狂,我跟我公婆住,小孩叛逆到高年級的時候,我發現要錯過他們的童年了,發現不行,都在顧別人家的小孩,所以就決定轉職,轉到完全不同的行業,所以當時就從金寶電子、國外業務,也就是從其他完全不同的領域開始。

  • 從我為何要開始創業的想法,是從6、7年前,當時進到一家健康產業的集團當董事長特助,他們有生物科技、新藥、文創,還有很多很厲害的產業,我想要強調的是,厲害的地方是在20年左右只做了一樣產品,也就是中草藥酵素,也就是20年只做一個產品,可以做到這麼大的集團,甚至連同研發植物新藥。

  • 那個時候我真的滿感動的,這個東西是死馬當活馬醫,才會去嘗試這個東西,也就是20年前,後來不管是政要或者是產官學也好,像農夫或者是各式各樣的人,幾乎都是私底下互相介紹,就可以發展到一個規模,我們甚至在屏東有8000坪的觀光工廠,然後在屏東裡面有醫院,滿大的,然後在台北、義大醫院都有健康概念館,當時做了很多健康產業的連結,因為我們從一個好的產品開始,只要找一些也是很好的相關產品,然後一起合作的話,可以把臺灣的一些特色,不管是研發也好,或者是農業的特色,也就是產品精緻化,其實酵素真的很好,主要是因為我們為何會做到這麼厲害,技術真的很厲害,工廠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是全自動化的,其實全世界只有我們是全自動化的,就是從自動清洗、切碎到全部的過程都是很科學,而且有經過中研院、台大跟很多產官學合作。

  • 我正在看你們的產學合作案,像南臺、美和、大同,都有看到。

  • 其實那時工作是全心投入,原來知道的健康資訊不多,因為臺灣的勞健保很方便,所以大家就隨便看、隨便弄,也不一定真的很清楚什麼是好的、簡單的,因為進入到萬寶祿之後,才知道原來喝個酵素就是有全方位的草藥,當然有很多的方式,那時我們發現臺灣比較保守,對健康這部分比較保守,所以我們幾乎都是從國外,不管是從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其實很多國家都有主動來找我們談,大陸都有,也就是各個省份,其實他們都很認真研究過,發現我們的產品真的很好。

  • 其實我在那邊主要是負責談專案,因為臺灣的部門連結比較慢,而且比較保守,所以那個時候我負責的都是國際化的,也就是跟一些國外健康主題相關來辦活動,然後談一些合作。

  • 我本來真的沒日沒夜都全年無休,其實非常投入,做了快要四年,也就是驚醒,其實不是到那個時候才驚醒,畢竟我是董事長特助,我是更早就知道這個情況,但是本來並不是這樣,而是我覺得人很可怕的是,當有越來越多的資源、關注之後,其實做了20年很不容易,而且產品這麼好,說實在的,不管是什麼大官或者是什麼的,很多的人都很挺他,其實我那時候真的覺得也是全心全意,突然發現在規劃的這些方案,都變成他去做資金炒作的議題了,有點慘,我覺得不對,很像在幫他等於是在害別人。

  • 所以大概做了四年,也就是前年離開,我沒有辦法說服他,我有發現他的一些事情,我後來離開的時候,就覺得人生有點定格,花了這麼多的時間規劃的心血,竟無法成真了,就覺得很遺憾。

  • 不過還好,你自己沒有被波及。

  • 也就是國際化的話,當大家都有很好的農業⋯⋯我就覺得整個定格很久,雖然離開了,但是覺得除了遺憾,又覺得會花這麼多時間,一直想做的事情並沒有錯,那時我負責國際化的部分,我後來跟一些以前的老師或者是退休的班主任在聊,其實這麼好的健康資訊,如果要踏進這個產業,其實一般人是不太容易瞭解很多事情的,我真的滿想來做,但是就鼓勵我來做做看,我就想說好的。

  • 其實國外是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北京,滿多的地方都是我在談的,他們後來也關心下一步是什麼,因為連結很多很厲害的人,我告訴他們說其實他們的東西很好,像有些做法、想法,是要國際化讓更多人知道健康產品的部分,如果相信我的話,還是可以幫他們做。

  • 其實並不是想要自己創業,而是想要幫他們辦活動而已,後來是說把本來想做的事情幫他們執行,因此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跟北京,我們本來是在過完年之後,也就是去年要執行的,結果因為疫情又停了,又覺得很茫然,要做別的事情,我是滿好找工作的,只是覺得有點被卡住,有點不是個段落。

  • 其實我國中英文老師對我很好,國文老師跟其他的老師平常會關注我,我就在想說來辦一些這個活動,也就是從臺灣demo試試看,也有受到您的感召,說實在話,其實臺灣真的很難,也就是部門跟要做任何事,常常花很多時間,也常常卡住,我覺得既然有這個新創,是不是可以來試試看,那時覺得好,所以就從辦一個活動開始,也就是去年10月18日。其實我的表達能力可能不是很好,因為以前我們集團有各部門負責的人,我是負責出idea,也就是創新、怎麼做,然後去監督,會有人寫文案、做其他的細部計畫,所以我沒有辦法很完整來做。

  • 我有一個想法,很喜歡想很好玩的事,當時我剛開始想要在臺灣啟動,發現文創的這件事,在臺灣滿火熱的,大家又在談環保,其實我很惜福的人,我會把很久以前沒有在穿的衣服繼續留著的人,我純粹只是覺得那個是回憶,就像聽到一首歌或者是看一場電影會記得當時的感覺,我當時是用這樣的想法來想,現在的人,如果把過去的回憶,像現在的人容易快時尚,其實很多是因為心靈不滿足,如果心靈滿足的人,你會惜福、很懂得珍惜所有的東西,所以我當時其實想推的不是環保快時尚,其實想要做的是心靈環保,如何把舊的東西萃取成回憶,也就是變成新的旅程概念,那個時候其實我辦了第一場的活動是手作,並不是現在這個。

  • 我有一些外國朋友,我跟他們講這個概念,他們就捐了,也就是沒丟掉、沒在穿的衣服,我跟他們講這個概念,我跟他們講說沒在穿的衣服,不適合直接做東西,所以當時是有一些庫存,也就是人家過季的牛仔布跟不要的東西會捐給我,因為跟他們聊之後就有一些沒在用的,或者工廠人家給他們的的布。

  • 這個是外國人,他是ABC,他給我一件褲子,他的西裝褲,第一套西裝,你可以想像男生其實不像女生會亂買東西,所以第一套西裝褲竟然沒有丟掉,然後給我的時候,我還沒認真看,我拿給這些設計師的時候,他說這個沒有辦法做的東西,因為上面都是破洞。

  • 這個是本來腰帶的部分。

  • 對,我那個時候就想說如果是破洞,為何不丟?我後來又回想起我自己的初衷,本來就是你懷念或者是覺得有價值的東西,你捨不得丟,我後來跟設計師溝通,故意把這個破洞保留出來,也就是像星星在太空閃耀,他在底下鋪白色的底。

  • 甚至把牌子剪出來,不管是某個重要的人結婚或者是必要典禮的重要東西,才會去買第一套西裝,沒事不會想買西裝。

  • 因此想要強調的這個舊衣改造,我當時想要做的舊衣改造,並不是為了環保,我其實比較為了心靈,如果你有這樣的個性或者是什麼,你把你的東西改造成現在實用的東西,這不是很有價值嗎?我本來想要從這個部分做,然後10月18日啟動之後就開始有點掙扎,因為這不是我的強項,這個是我的想法而已,我還要再集結相關的設計、更多人,可能找一些人可以,但是要真的讓他變得很厲害,可能有點困難。

  • 其實我當時有申請進駐這邊的初審,其實有過,初審上面已經寫了,其實明年2021年要開始做,那時首場是因為可以接觸到的人很多,大家都有就醫,每個人也許現在的心靈及各方面的問題,也許是一個儀式、概念也好。

  • 不要讓他空虛就去購買,是把購買的衝動轉化成對自己有意義的,這個是很棒的。

  • 所以那個時候我啟動這個之後,就決定今年還是要從健康開始,其實初稿到時也可以給你看,有點小混亂,其實我一直很掙扎,本來最想做的是健康,就是把好的、簡單的活動推廣出去,所以我今年開始就決定好,我認識很多國際上不同國家,我們那個時候本來想要推每個地方都有在地比較厲害的,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聽過廣西巴馬,他們是長壽村,真的跟厲害,並不是現在才厲害,他們是就像原住民一樣,他們在山上的時候,就懂得怎麼養生,平常不管是泡藥癒怎、怎麼樣食療,他們都分得很懂,當時我們在做一些國際化的時候,我們就慢慢去接觸到一些也很厲害的人。

  • 其實那時我們跟很厲害的傳人很好、滿熟的,當時就想說他們養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藥浴,幾乎每天會泡藥浴,你想想看把一些簡單的,像藥浴很厲害,比如像失眠也好、風濕性關節炎也好,或者是像一些異位性皮膚炎,也就是你泡藥浴,連續泡一個禮拜左右,其實都可以慢慢根治的,不需要長期吃藥。

  • 所以,我們那時就在聊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真的非常厲害的東西,我說實在的,大陸比較不想國際化,我是說跟一般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市場夠大了,但是因為我們有國際觀,他們比較厲害的是因為要跟北京做好的連結,我們又跟政府,他們也有派人來瞭解我們的東西,所以在聊的時候也是要有國際眼光,他們用比較中西醫、專業的語言來轉化生活的東西,我們當時有想要推幾個便宜、簡單又容易實踐的事情。

  • 回歸我現在提的方案,我後來發現一件事,如果要從臺灣推,我現在沒有辦法叫國際專家或者是其他的人來辦活動的話,我最想推的其實是太極,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塊,我不知道您有沒有接觸?

  • 小時候有練過一陣子太極導引。

  • 因為我覺得太極動靜皆好,因為現在的人太焦慮或者是比較容易被影響,你如果常常練習自己靜下來,當然本身也是一些很好的運動,有一個好處是,像瑜珈還要瑜珈墊,太極是在家隨便你看影片也好,或者是學了之後,也就是在戶外之後,大家都可以做的。

  • 像跟我們合作的這個太極老師,其實常常到國外去教太極,沒有很認真推平台,但是他是國家級的武術教練,有些資料可以給你看。

  • 拾捌號是因為你們10月18日成立嗎?

  • 18是我的幸運數字,當時取公司名字的時候是先取公司名字才決定想活動日期。

  • 名字很可愛,logo也很漂亮。

  • 我在想一些可能性,您有看到我的提案嗎?

  • 我先講怎麼執行,其實就直接跟一些活動,或者是我們自己主動會去辦一些養生旅遊,其實現在常常去山上旅遊或者是去SPA旅遊,現在臺灣的旅遊還滿普遍的,我覺得如果把旅遊多了一個主題,也就是除了去走一走、看一看之外,也有太極老師順便教你怎麼觀察環境,怎麼樣去調整你的氣息,我覺得可以有附加價值,很好,不要只是單純的旅遊,我常常覺得去旅遊的時候,尤其到國外的時候,人文跟學到的東西,那些印象可能是更深刻的,除了認識這個地方之外,所以我很希望如果可以把養生旅遊變成一些不管是營隊或者是活動,平常如果沒有常去戶外的話,可能就是一些活動,比較育教於樂的派對。

  • 像我有想過沉浸式的派對,也可以變成解謎、動作及遊戲,甚至像WII也有在規劃,我們這個老師也有被詢問過,他說要想想看怎麼樣做會最好,因為市場化最麻煩的是這些專家很怕市場的人不專業亂運用,就像當初萬寶祿辦的國際活動真的很可怕,我們還邀請到第一位中研院的院士,當時已經85歲了,還特別回來。

  • 我們邀請到的人都是國際非常有重量級的,後來我們公司出現問題之後,他們都很丟臉,當時覺得提出來健康產業的循環如何配套,但是還是被騙了,我覺得學者最怕的是畢生研究這麼多東西,沒有幫助到人,沒有市場化、沒有實踐,第二個是實踐之後反而變成商業的手法後,他們又覺得很傷,所以我常常在這中間,因為我並不是這個專家,我只是在聯繫不同部門的活動,我這樣子看著他們,我就覺得很可惜,這個有商業能力、商業規劃的這些人,他們不一定真的這麼懂,他們只是很懂的如何包裝很誇張及市場要的東西。

  • 真的很懂的人不一定懂如何轉換這個語言,我的專長是幫他們轉換,因為我真的懂哪一些人真的很用心,也有哪一些是市場比較厲害的人,也就是自己出來創業的好處是可以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篩選這些人事物,可以幫助更多人之外,也可以讓這些專家可以更放心投入,其實他們真的很想,像當時有個中研院滿厲害的,從美國當時發明人之一,也就是楊博士,他有點慘,他說他當時是被我說服的,因為他當時就有聽說我們公司有點奇怪的可能狀況,我跟他說有哪一些活動跟連結做到什麼階段,如果可以執行的話,其實就可以動得起來,我只是在我的立場說,當時還不知道在搞什麼,我只是告訴他說可能公司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或者是想法,但是我很積極跟他報告進度。

  • 後來他說如果真的可以幫助到很多人,他也願意退休之後到我們公司幫忙,其實我跟他滿熟。後來我跟他說現在決定要自己出來做,他說:「你做的品質跟高度要夠,會很願意出來。」那時我們連清華大學創所的所長,也就是生物科技研究所,本來都是很好的學者,也有很多概念跟產品。

  • 其實植物性的部分,臺灣很厲害,第二個是臺灣本來就是植物的部分,第三個是植物性研發並不是像西藥,要研發之後才可以出廠,植物新藥過程就可以變成保健食品,有一些具體的東西是階段性的,讓它市場化,可以支持讓他繼續研發,事實上植物性藥研發有好的循環,是可以從基層到一些利潤都可以支持,不需要一直募資,那個時候我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那時候有翁啟惠的問題,我們就是要講說不應該這樣募資,應該要有好的商業模式,也就是好的產品跟商業模式,利潤就可以支持研發,就不用一直讓那些投資者提心吊膽。

  • 我們就講說一個好的產業鏈,連研發過程的這些數據都可以加強不管是食療或者是保健的功效都可以很有用的數據,不是只停留在植物新藥研發的這些經費而已,那個時候就在談這些觀念。

  • 像太極的部分,我們那時有想說可能舉辦不同的活動,不管是跟原住民或者是什麼,就是舉辦那種主題式的活動之外,公益的部分,我本來就有這樣子想,其實不是為了賺錢來做這個,但是還是要想辦法賺錢,所以那個時候想的是如果以後有賺錢的話,甚至現在要做公益的demo,也就是這個時尚太極活動的話,我被讓那些在偏鄉做義工,或者是一些長照義工或者是醫療相關的義工來學,並不是讓所有的大眾來學,而是讓這些義工來學,因為這些義工要照顧這些老人,第一個是自己要健康,因為那個是磁場的問題,你常常跟著一些不健康的人,這樣也會不健康。

  • 第二個,你要跟他們在一起的話,最好是有些可以幫助他們的部分,而不只是很被動式地陪伴他們,也就是看著他們身體越來越差,你幫不上忙,因為也不知道怎麼做,我以前照顧老人跟照顧股東的想法,如果看到他,像我現在離職了,都有以前股東會找我,像身體不好,我都還會有一些免費的諮詢跟如何使用一些東西、做哪一些運動,像泡腳等,其實很有效,很簡單的問題,因為沒有安全感,不知道要找誰,我們有些股東是小孩都在國外,其實現在都跟他們像朋友一樣,我都會關心他們,因為他們也會找我,我也不可能很現實。

  • 所以,會覺得要照顧老人、跟老人互動話題,一定要有話題,最好是有效的話題,告訴他說現在可能每天做什麼運動,甚至躺著都可以,可以消除什麼的,然後可以怎麼樣按,其實老人都會聽的。

  • 如果要做這些公益的講座,或者是辦這些東西,回饋也是一樣的,也就是回饋給這些人是最有效的,幫助他自己、也幫助他照顧的人,可以幫助到最多人,而不是純粹沒有目標去做這個部分。這個是我這邊寫的三個循環。

  • 太極的好處我就不講了,所以那時我只是純粹針對我現在想要辦的這個活動,因為算是第一次以這個主軸的活動,想聽聽看您的意見。

  • 我看這位太極老師推薦很多中草藥,這是您本來就認識或者是後來才跟他合作的?

  • 後來。因為我們為了辦活動的時候,就開始找臺灣用英文教的,甚至在臺灣也有用僑務或者是什麼的,真的都會用英文來教這些外國人,那時其實我在北京的時候,他們說想推太極,那時候我開始先研究,發現這個老師很特別,真的很早期開始,也是家裡的爺爺開始教的,這是他比較早期出的書,他是可以深入簡出,甚至有出英文版,我那時就找本來有國際視野的太極老師,也教得很好,我們後來要辦活動,所以去拜訪他,他很像小孩的人,跟我有點像,講話突然很大聲,很直爽的人,那個時候我就在想說既然也希望國際化的話,其實可以合作。

  • 我們覺得就太極來說,大陸都玩得很老、制式的做法,其實我想要做的是好玩的,除了旅遊之外,將來也會想要結合桌遊,像以後這個活動邀請外國人可以來這邊旅遊,也就是旅遊加養生之外,也可以到國外去跟他們合作,也會有一些可以複習的,也就是有書可以複習,有一些遠距教學,其實也想要做,但是我覺得現在沒有很好的團隊。

  • 像辦一些沉浸式的派對,臺灣有一些很會辦,我們想說有一些規模之後,會找一些很創新的想法,變成時尚的態度,並不是用老人的角度,很像都是在公園或者是不健康的人才會做的事,不會,很多年輕的人或者是紓壓的人懂得用太極調整,我覺得國外的人比較喜歡東方的文化,我們是找一些專家跟規劃的部分,都是育教育樂的方式。

  • 你說如果對國際化有興趣,因為我看目前在邀的像獅子會、扶輪社,這些當然都是現在就已經認識太極,本來對太極就有一些興趣,但是特別有提到像英文為主的引導跟活動,但是我不是很確定你的意思是,剛來臺灣的外國人,像現在拿就業金卡來的這些,或者是疫情變好來臺灣觀光旅遊,也就是你的外國部分的TA是在臺灣生活一陣子,也就是還沒有認識太極,或者是你的意思是來臺灣觀光順便學太極,這兩個是不太一樣的人,一個是臺灣人了,都有健保了,後面是沒有健保的。

  • 其實我本來想要規劃一場,也就是規劃完之後,也就是農曆年後借社創的場地來辦一場中文的,一場英文的,要找一些醫療或者是相關偏鄉義工可以來學,那時想要找駐台大使,要用國外的角度,因為現在畢竟疫情期間不方便邀請外國人來參加活動,所以第一個是要求駐台大使邀請他們來,先知道養生,也就是先看他們回饋跟狀況,因為現在老師教的都是主動想要學太極的人,但是不是觀光性質的,但是我們想要去找如果邀駐台大使或者是一些觀光性質的人來做養生的旅遊,像我有留意到有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

  • 對,4月10日。

  • 也有社創小旅行。邀請他們來的時候,順便學這些時尚太極,用這個方式來學習文化、社會及健康可以學回去,也許可以瞭解,我其實比較早的時候,也就是比較想要邀請外來的人,並不是在地的,因為在地的會主動想要去學。

  • 我的意思是想要到社區打太極,旁邊就有人在教了,樂齡辦也沒有排斥外國人。

  • 這個老師很專業,可以從頭到尾用英語講,所以想要讓外國人來這邊學比較正統的太極,有些人到國外去學,也可以弄出樣子,就自己開班,但是他們沒有那個市場的能力,他們只能說邀請就去,但是事實上我覺得是很正統的,也就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是focus在這塊,我現在想要請教的是,像邀請駐台大使,也就是年後的健康新氣象來體驗這個時尚太極的活動,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自己去邀請,或者是我們先申請,也就是請衛福部的中醫藥司來推廣太極來當指導單位。

  • 我覺得兩個都可以,因為駐臺灣的大使使館是十一個,如果要一個個打電話也可以聯絡得到,但是如你所說的,如果中醫藥司願意變成活動的指導單位去承辦,如果可以談到這樣可以更好,聽起來沒有什麼意見,因為你對於社創的要求是場地的使用,場地對我們來講是最沒有問題的部分,像邀的人跟身分等等,不一定是大使,像涉外人員也是一併可以邀請,兩個都可以試試看,並沒有一定要有指導單位才會有人來,但是有個指導單位,大家會比較放心,這也是有可能的。

  • 瞭解。不曉得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有一些臺灣小旅行、社創小旅行,這個不曉得要怎麼申請?

  • 主辦單位其實不是我們,我們是指導單位,主辦單位是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其實你按報名的按鈕,是可以聯絡得到婦權會,以我的理解小旅行是跟新北市政府一起規劃的,因為小旅行到的是新北市,也就是國外的朋友跟在地社創有關心的朋友,但是對新北市沒有這麼瞭解的朋友,可以更深入新北,要結合新北的特色,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跟他們談,他們會介紹給你。

  • 謝謝你,不曉得有沒有什麼建議的方案?

  • 整套的想法我覺得都很好,對於大家重新認識太極,變成像時尚或者不是身體虛弱再來練,而是隨時都可以練,我覺得這個很棒。但是我目前看到這位老師的網站,英文的部分好像並不是很清楚,按照您的講法是英語很熟練。

  • 但是他不太會經營這個。

  • 這個是要比較費心。

  • 我們會幫他規劃。

  • 顯然不管是設計、品牌都是非常在行的,所以要比較容易讓人家一目了然,對不是以中文容易的人來講,要一目了然知道這個時尚太極跟自己練的有什麼不一樣,也覺得花一些力氣可以來瞭解的事情,不會那個進入的門檻非常高,並不是要先學會中文才知道,這個跟他的關聯不大,具體的建議是在你聯絡不管是使館或者是其他之前,英文版的部分,其實不需要很複雜,一頁就可以了,要讓人家比較容易可以看到要付出多少時間,對他來講會造成什麼樣好的影響,而這個像您所說的文化意義是什麼,或者是對日常生活中在自己抽空的時候就可以練,這個要稍微做一些論述,不然幾乎是無所不包的概念,比較沒有這麼具體,因此建議要比較具體的論述;其他我想您都想得很清楚,我覺得很好。

  • 我們還是希望等疫情過後就可以邀請這些人,或者是可以出去跟一些養生健康結合,像臺灣的部分,我知道社創可以輔導、提供一些資源。

  • 在網站都有列出來,像承辦人的電話等等。

  • 我覺得滿難得的,其實以前比較沒有窗口,現在有了,我有問過Liz,他人很好。大致上我們自己也還在建構中,所以有點戰戰兢兢,其實我也快50歲了,當時我們老師跟我講說自己也需要,我們大家都需要,就出來試試看,是不是可以帶動一些起來的。

  • 我覺得很棒。

  • 很擔心實際上執行的狀況。

  • 不過就像您自己所說的,在書面資料有寫到,其實現在並不是一下找非常多人,而是致力於把這樣的價值傳遞出去,這樣初心就沒有問題。很棒,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