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有把My City的概念寄給您。

  • 我有很認真看過。

  • 這個概念是從2018年做TED後來去年做了TEDxWeekend,所以就提了一個概念Weekend來,其實要做一個內容的平台,是把很多不同的Internationl的內容放進來,這邊有個核心我們希望把My City變成是區域性的network,是把東協跟南亞的城市為主,其實後來我就跟賀陳談,我們想說可以做國際交流base on這整個概念,是來做build up,因為是分階段,想要優先做的是城市論壇,其實就是希望因為這整個臺灣疫情的關係、國際現在對臺灣的認知、整個現在的社會氛圍,我們希望以南方的概念來出發,因為之前剛好也有大南方的政策,現在這整個是南方的概念希望以高雄為出發點。

  • 然後去連結東協的這些城市,怎麼連結?其實希望把握這個時間點,在今年11月能辦線上的論壇,而這個論壇當然有很多的子題,不管是今天用市長對話或者是數位城市的概念來做線上的論壇,因為現在有一些東南亞的城市還在在疫情的狀態,11月可能是一個時間點來主辦這個事情。

  • 今天來主要是想要請教你的是,因為去年您也參加這個活動,也有這個概念。

  • 我們在高雄有辦過社會企業高峰會。

  • 想聽聽看您的意見,從數位新南向的角色,想要連結到這個城市,然後建造這個活動,以維持活絡,只是前面要有一些比較是市場的東西。

  • 他們做的跟你的是八成差不多,就是年底想要辦類似這樣的論壇。

  • 那時候也說要辦線上的,今年TED也是線上,您也是speaker。

  • 對,線上才真正有消失的國界。

  • 因為我還沒有找他們談,想說先跟您請教跟溝通看看這個部分是不是一方面想要聽您的意見,一方面是不是看像去年的合作空間,不管是從speaker的角度或者是curator的角度。

  • 不曉得您覺得是不是一個好的時間點,因為剛好現在正要整個蛻變,希望從高雄的city出發,也就是從大南方連結新南向,就是South Taiwan,用South是很好的議題,也藉這個機會來做Digital的概念,未來也希望匯流到內容的角度,也就是學習的角度上,當然在過程中的論壇可以有很多的變化,內容也可以包含到旅行、文化、Biotech等等,希望今天來聽聽看這個部分,因為您從數位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還有剛剛所講的新南向,如果是數位新南向的思維,是不是可以match吻合上面的policy跟想法,臺灣是不是可以在裡面。

  • 我想先問一下,這個從簡報看不出來,跟兩個你提到的UNESCO的計畫關聯是什麼?

  • 我只是藉由concept。

  • 但你列的南方的地方是creative city?

  • 所以我們才希望藉由這樣的自己弄了My City的network來做連結,這個是我們在臺灣的外交突破,也希望藉這個機會增加更多的青年交流。

  • 因為像我們有把我們的之前可能有理解到的,像我剛剛講的社創年度獎項,在高雄那屆,我記得給的首獎是給萬龍創意正式論壇,在地的是叫做BCCF,就是「萬龍創意城市論壇」,中間的CC是創意城市,CCn的CC,我們當然之前透過頒獎給創意城市網路的標竿邀請他們來臺灣、分享他們的故事等等,所以我覺得我想在操作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你的這套討論的方式,也許也可以介紹辦亞洲社創獎的朋友一起分享。

  • 因為今年的亞太社創獎已經是純線上。

  • 大概在幾月?

  • 社創高峰會是9月21日至25日,裡面有兩天其實是社會企業世界論壇,是本來就歷史悠久的組織辦的,但是前兩天臺灣有開、後一天也有,雖然不是合辦,但是變成合辦的狀態,就是你註冊任何一個你會免費獲得對方的票的情況,像這種是很有意思,雖然不是掛聯合國,但是你線上做到實質合辦、不掛名合辦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在實體幾乎不可能,除非碰巧在同棟大樓。

  • 對,不然會有外力的介入。

  • 數位要盡可能確保,這個是在大的數位活動的前兩天、後兩天,或者是當天,但是是不同時區,我們透過這種交叉給票或者是聯名播放,或者是有多訊號源等等的方式,就可以直接變成實質合辦,而不需要掛名的情況,我覺得這個是為何我看到你提UCCN也好,或者是Learning City也好,會覺得這個值得做,是因為裡面有不管是UNESCO的朋友們說很想在新的邏輯性裡面跟臺灣合作,但是實體又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如果只是碰巧在接近的時間辦活動,沒有人說什麼。

  • 或者就是在網路上相遇。

  • 或許可以瞭解一下亞太社創高峰會的做法,因為是純數位,這個是可以參考的。

  • 另外一個是,接下來好像就要開始發展網絡了,你有特別想要發展哪個嗎?

  • 還是要先從臺灣挑一個城市開始,會請教您高峰來連結南方,來發展出有利於青年的數位新南向是不是吻合現在的數位以南。

  • 所以至少有台南、高雄、屏東以及台東。

  • 我跟同事研究了,台東叫做東部。所以只有台南、高雄跟屏東是南部,嘉義也算,大南方政策跳過嘉義。

  • 這樣高雄包含了東沙跟南沙。

  • 也包含了小琉球、澎湖、金馬。

  • 我並不是開玩笑,因為澎湖也算,像望安跟七美,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就是南方,說不定辦在南方四島。

  • 島嶼的概念很好,東南亞很好是東南的城市。

  • 我當初有參加過虛擬島嶼論壇,概念是既然都在講零排碳的事,就直接遠端參加會議,以減少碳排放,所以澎湖有人講,我也講。

  • 這個是什麼時候的事?

  • 今年是9月7日,去年我要找一下,但是也是差不多9月的時候。

  • 最初的Host是誰?

  • 應該是加勒比海的合作組織,叫做Island Innovation,皇家贊助者是東加勒比海諸島,有些是我們的邦交國,像聖盧西亞、聖文森,所以就可以邀很多非常激進的碳排防治的組織來當作他們的夥伴,因為傳統上要辦研討會的話,要種樹或者是做什麼來碳中和掉,可以說是零廢棄、零碳排的活動,這個是滿好的方式,這樣臺灣就可以碰到很多人。

  • 島主,龜山島也來一個,蘭嶼、綠島。

  • 諸島就是每個島都有。蘭嶼是很有價值,因為蘭嶼是自己的文化,所以從蘭嶼的角度來看,說不定講的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諸城市的話,我覺得有限的城市可以運用,但是如果是諸島,那就是有非常多的島可以運用。高雄仍然可以說臺灣本島的南方首都,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比較好的定位,也可以擺脫臺灣是島或者是一群島的部分。

  • 有關於議題的部分,像這種東西是跟Digital society。

  • 我是覺得要看下步想走到哪個城市,你就找高雄跟那個城市有重疊的議題,我覺得這樣子會比較快。

  • 下步想要設定的新加坡,新加坡跟高雄的共質性是有港口的概念,如果是這樣的話,也許找城市。

  • 港都論壇。

  • 辦過了。感覺上是有同質性,但是不用特別highlight出來。

  • 所有諸島的共通議題是自然資源的事,零廢棄是島越小越重要。還有能見度,因為各島在發展特色的時候,因為人口基數比較小,所以會變成是很容易被離比較近的東西來over shadow,所以怎麼樣從島上的人變成海上的人,像整個向海致敬的政策主軸是好比像有一群小學生要去獨木舟環島,要做這件事是海洋開放、透明、有親近海洋的服務、深化永續的教育、負起相關的責任,我覺得這個都是很好的訊息,也是你剛剛提到這幾個有海港城市會感興趣的,就是大家怎麼樣有責任地來一起維護這個海洋的永續。

  • 像屏東又有墾丁的這些海洋資源。

  • 所以海洋永續也是不會錯的題目。

  • 如果大南方連結數位新南向概念,您覺得?

  • 數位新南向很好,數位就是三層:數位是本來只能面對面做的,我們想辦法變成線上做,就是數位化。第二個是本來的流程非常複雜、麻煩的,我們透過數位優化,就是程序變得簡單,這裡面就要挑具體城市跟城市間到底什麼東西麻煩,像貨運通關麻煩或者是移民麻煩,這個是什麼東西麻煩、什麼東西數位可以幫忙,這個是優化的部分。

  • 最基礎的是數位化的部分,就是在網路上多互相交流,不要都依賴面對面的見面,這個是最基本的,所以流程優化的部分,也許可以想一想。

  • 接著就是數位創新,因為流程優化之後,大家想說哪些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可以出現,像蘭嶼可以發達悟幣之類的,可以用嶄新的角度來看所在的島或者是海洋,像有哪一些新興的議題,好比給海洋投票權之類的,有個法人格之類的,就是之前沒有數位基準,想都不用想的事,有數位技術之後就有非常多新的治理想法,這個也是可能性。

  • 在最基礎的是數位化的部分,我想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永續發展自願揭露報告,你也可以看到VNR裡面,來看特別喜歡哪幾項永續發展目標,也可以變成共通話題,可以談幾點幾。

  • 這個很明確。

  • 像現有的政策跟講者都是固定的,等於是通用索引的座標,像剛剛講到的是永續海洋,裡面包含了第十四個,就是包含第一個是減少海洋污染,第二個是恢復生態系統,第三個是酸化跟永續漁業,每個都是現成的主題,就是專門來討論14.1、14.2,一下子你的講者也好,誰也可以變成網路的城市也好,一下子就非常明確,看一下大家的VNR就知道了。

  • 那個是從SDG進去?

  • 就是具體指標。

  • 每個國家都會揭露這些。

  • 願意參採變成國內全國的目標,從2015年到現在做了哪一些貢獻等等,如果專門做海洋,其實也就那麼十個題目,如果你還想要做像剛剛講數位化,可能在九跟十七的部分,又可以再挑幾個,如果想要做網絡的共同治理,像SDG十六還可以找幾個,十八是我們自己獨有的,那就不用講了。是臺灣第一次提VNR的時候,就提到非核家園,但是事實上是在第七項,就是可負擔的永續能源,但是我們不甘於其他的一小項,要把它提到主要的部分,因為不是會員國,可以創新(笑)。

  • 我覺得在前十七項是共通的,越明確,大家越知道。

  • 還有幾個問題,像剛剛提到高雄的話,您有機會共同參與嗎?變成是一位講者或者是curator。

  • 線上是很容易的,只是題目,我還是要挑我比較擅長分享的永續發展目標的項目,當然我十六項、十七項是最基本的,最近因為參加防疫國家隊,多少三跟四都可以講了,我並不是海洋管理的專家,所以不太可能講太多。

  • 因為三個月前有跟他們碰面,您覺得這個事情是不是要跟他們談?

  • 您自己決定。

  • 我是覺得在數位的情況之下,就算最後不是同一個節目,只要願意辦在差不多的地方,用差不多的主題、用差不多的時間播映。

  • 有某些方式,把網路的問題,把sli.do帶到現場,就可以做網實整合,如果專注做數位的部分,也就是實體來做國際的直播,所以就是還有一些結合的方法,只是當然這不會是共同主辦,而是互相分享內容。

  • 夥伴的部分,你剛剛提到?

  • 這個要接洽誰會比較好?

  • 可以問筱婷。或是你有子維的聯繫方式?

  • 子維等於是從社企高峰會開始到現在,就很深度參與,跟他聊聊就可以了。

  • 有沒有其他的意見?

  • 可以看社企跟社創高峰會的其他講者,尤其是社創合作獎,辦的都是組織者,而且也已知至少跟我們友好到願意來臺灣分享的地步,所以我想以社會創新作為基本的切入點,然後你再用所謂大南方的地點去切,其實一下子就可以找到臺灣很顯然可以分享的朋友。

  • 所以你是說社創合作獎。

  • 跟社創高峰會。

  • 先跟子維聯絡。

  • 他參與非常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