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們回到ORID,就是你運行一次諮詢,如果我們說所有的事實都公開了,非常非常有正當性,然後你蒐集到目前當下對這個東西的完整感受,而且也凝聚了共識,最後會變成決策的輸入之一,這個是理想型。如果這整個過程都保留在平台上的話——這個vTaiwan並沒有完全做到,Join幾乎完全沒有做到——但如果假設都做到的話,裡面有幾件事:一個是當你做滾動式檢討,也就是研考的時候,你可以很具體說隨著哪些事實改變,當那些事實改變的時候,政策是否需要跟著修訂的這件事,就可以讓所有人在進入下一次對話時不用重新做功課。
也就是說,當你每一次溝通時,你只需要公布今年比起去年在上次進行討論時相關事實的具體更改狀態,大家就可以等於像接關一樣,接著上一次的感受及建議,看哪一些事實沒有更改,所以我們的政策不用改,哪一些事實有更改,所以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要怎麼改。這樣討論的範圍每一次都會更聚焦,這個是我覺得非常好的用法,這個是我們從品質上面來看。
從數量上面來看,這個就是如果在憲法層級,或者是國家政策層次,讓任何事務官都能夠得到隨時開啟一場諮詢的授權的話,這個才真正有知識庫可言,不然目前這幾案全部加起來最多上百案,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政務那邊想要談,所以才會談的,這件事對於分析「整體國家政策形成」並不能說有什麼幫助,因為高達九成九的政策並沒有經過這些程序,這我們統計上叫取樣偏誤,跑再多的分析也沒有意義。
所以唯有當事務官或充分授權說:我現在不用問過我的老闆,我只要知會他,我就可以運行一次諮詢,但因為我的權責只到這裡,所以我們有一個方式來說:因為我權責只到這裡,所以就運行的一個月裡,這個月真的只是這個小螺絲釘的一小部分,但我還是可以運行。
只有在這個東西變成常規事務作業時,我們才能做出一個知識庫,不然以現有的成果來說,比較像是公共行政的教材或者是科普方面的東西,很難拿來當作知識庫用。如果把現有的案例直接做量化分析,我覺得是會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