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第一個問題的第二個子題,我覺得這個就是二個平台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可能要分開回答。

公共政策諮詢長期以來,就像我在我的文章裡面,有引用陳敦源老師的話:「人民的聲音,好似神靈從乩童降旨,需要傳譯的制度與人。人為操控,成為神意傳譯過程中的常態。」

當每一個部會想要問的是已經有組織的利益關係人,也就是說工會、商會的時候,這些東西是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就是找頭人來談,不管是私下的還是公開的;但每一次他們想要問所謂的不特定人,這個在每一個部會叫的名字不一樣,在經濟部智慧局叫做「利用人」,對不對?凡是不特定人的時候,使用人、利用人、消費者,每個部會的講法不一樣,後面的意思是一樣的——就是不特定的民眾。

這個「不特定的民眾」理論上是部會也應該要服務的對象,或者以人數來講可能還比較多,但是之前長期的問題是並沒有一套有效的方法能夠觸及到他們,這就分成非常多個界面來談,因為之前有上過課,所以可以跳過介紹,直接到ORID。我們分成四件事情講。政府有沒有辦法有效取得:

1. 人民手上第一線觀察到的經驗(事實)?
2. 對於這些事實,人民到底是否支持政府去做相應的規劃?(感受)
3. 政策草案出來時,大家對草案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是否達成共識?(詮釋)
4. 最後已經實際作成時,之前來開公聽會或諮詢會的同仁和代表們,是否能夠代表所要服務的民眾?(決定)

所以,我們可以把ORID大致用公行名詞的話,分別對應到正當性(事實上有無這個問題要解決);支持率或popularity(各種不同問題,大家覺得最受歡迎的解決方式或覺得這一件事是否要改的感受);接著是當有實際建議出來時,大家對於各種不同的建議方案是否能夠形成共識;及最後要做決定時,這個決定是否有代表性。
這四件事我覺得都要解決,都是長期的問題,但是四個不同的問題,這個架構OK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