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剛剛有提到很多臺灣的加速器或者是政府單位有在做創業的訓練,我覺得可能人也不一定是最熟悉這個產業,所以訓練的結果也不一定好,像之前我去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有一個政策是,交換學生到國外唸書回來,但那只是增添各地的人文風景知識而已,他們跟世界上比較有名的國家,像矽谷、以色列、日本、中國,找他們那個地方的新創,有點像實習合作,交換學生一年,希望可以在 CEO 或者是 CXO 身邊學習,回來之後基本上他們就會被種下種子,長期也有比較國際化的視野,也會想到臺灣的數位國際是可以做到那樣的事,才會發展國際化的人才,因此也許要跟教育部或者是要找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國家來談長期的合作,像只要投 NUS,像東南亞的幾個獨角獸就是早期出來的創業者,因此臺灣在人才教育方面應該做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