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以前在「綱領」所使用的用詞,都是範圍比較廣的;換句話說,不管時代再怎麼變遷,那些用詞與說明的可用性是很高的,不管未來怎麼修改,整體而言,看起來還是會很像,不容易跳脫那個框架。也就是說,新綱領也許經過一、兩年的時間訂出來了,或者是訂出新的「青年發展法」,但可能內容終究還是會有80%或90%的相似度,然後外界可能就會評論說,這些都是新瓶裝舊酒、或舊瓶裝舊酒。所以,馬政府前期就曾推動許多人才政策白皮書、性別綱領、社會福利綱領等,但不管內容怎麼修改,外面幾乎經常還是會批評說是舊瓶裝舊酒,然後媒體上吵了幾天後就無疾而終;因此,再怎麼新的白皮書或綱領,其實多少還是會與既有政策適度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