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在青顧團快結束的時候,我自己的想法是不管我們這一屆將近三十個,你們這一屆也是三十個,究竟一百個人,我們這一百個人沒有辦法代表全臺灣的優秀青年?事實上部會他們都知道可以找誰進去開會,因為每一屆涵蓋的領域與專長跟面向是不一樣,我們這一屆偏青創、社企,有1/3的是教育;教育比較難撼動,因為比較複雜。為什麼這一屆的成果是偏青創跟社企?因為這一屆的人比較擅長,原因是新創跟社企業政府比較不懂,因為不懂,所以願意問,也還沒有既得利益者,如果今天要弄土地開發,那就很難了,就算找我們去聽,我們真的很難撼動什麼,大家要想好自己的定位,一種定位是知道自己的專長在哪裡、想要做什麼,既然我們扮演的是橋梁,即便這個不是我們的專長,我們能不能帶這一些人進來政府開會或者是給他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