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一個並沒有要拿回來的情況下,缺乏了輔導機制的動機,也就是所謂的「投後服務」。同時在補助的機制思考裡面,某種權力階級關係,只補大不補小,團隊越大補越多,但是新的,因為從來不認識,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給你錢。接著是補人不補事,也就是我不補這個市場,我補你這個團,你的團活下去就好了,這個是我們很直接的問題。最後一個也許其中一個僵化的原因,因為我們的評審機制一直都是這樣子,人際關係越好的人,就越容易拿到補助,但是誰也不認識,就很難。但是團隊方,同樣因為有補助,所以可能就逐補助而居,每一年6月30日、7月30日補助截止日之前才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接著是很可能容易形成依賴,也就是只要有補助,一年給我多少錢就可以了,就不再想其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