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對,就是加速作業,他們的要求是我們就會加速,如果沒有的話,就是正常處理。
我們要點趕快出來,請政委幫我們協調一下。
我們當時想說可以辦快閃的活動,像快閃5分鐘,類似這樣子,因為等於是用最現成的東西、最不花錢,也是最沒有風險。
政委開clubhouse,他們會比較喜歡。
也就是用APP通知。
現在年輕人對每天要打卡已經不開心了,如果用一些比較好玩的活動,可能比較能激發年輕人的意願。
不是立刻成立正式的組織。
是碰到了再來設?
現在就是不方便,到底要如何討論跟協調就是要想。
我們也希望有一些創意的發想,也就是希望有一些創意的團隊可以幫這些小企業服務,我們想到的這些不見得是企業想到的服務,而是企業希望這樣的服務,如果有團隊,然後願意來幫這樣的部會設計80萬、100萬就可以做到的東西就太棒了,我們會希望可以open出去,讓大家一起參與、一起想。
不可能幫他寫,但透過串接基本資料都有了呀,他們不用重複登打,只要進行「確認」資料正確性就可以線上行動支付繳稅申報了。
當時的討論是希望更簡化,我舉一個我們想像未來場景的例子,也就是這家企業是開雲端發票,兩個月要申報一次營業稅的時候,也許只要透過這個平台進來以後,就可以連結,因為是電子發票,而這些東西都已經有了,企業只要確認這個是正確的資料,一鍵出去就可以線上繳稅完成申報了。
只是資料交換、訊息交換的推播通知,像公司法有規定,公司任何的變更都要在15天完成登記,否則就要開始被罰錢,每遲延多少天,罰的錢就不一樣了,相信很多法規都一樣有相關的規定。站在經濟部的立場,我也不知道財政部應該有一些什麼法遵義務跟交通部有什麼法遵義務,所以就是想透過這個平台,大家可以做資料交換。
舉例來說,因為其實每家公司都會有公司登記地址,公司的汽車、不動產,也都會做一些地址的登記,今天企業如果去商業司做了公司地址變更登記,相關的監理站或地政機關就知道汽車不動產登記的地址已經變了,或者是哪一些地方,也就是相關的單位就可以接到通知,主動讓這些企業知道有那些是需要申辦變更登記的,就不會因為疏忽被罰了。
不見得。但如果我們把問題、痛點釐清之後,下定決心要去優化和改善,就會比較有依據去申請科技專案的預算來執行。
還沒有,那個是最後我們期待提供給企業附加價值的部分。我們為何會說希望現在可以有一些跨部會的平台,因為我們知道有些東西並不是第一年就可以產生成果,但是現在如果不開始進行,在第二、三、四年是根本不會有成果的。
對。另外有些企業的營業稅是兩個月報一次,有些人是三個月,有些人是每個月,從401到408,其實搞不太清楚自己適用的規範、時間的限制,所以常常造成對他們的一些懲罰,他們很希望政府如果可以適時提醒我可以做什麼事,在這個APP就有自己的行事曆for這個產業、規模、員工的人數,我就可以做哪一些事,甚至跟政府的交往越多,越可以把他的輪廓畫出來的時候,可以主動提供補助、輔導及相關的資源,來引導他做一些申請,甚至未來可以給他一些相關的競爭力分析,或者是一些相關的國際趨勢資料,這個是我們希望做的。
今天跟政委demo是開辦的部分,但是在整個經營的過程中,企業都有給我們一些回饋,像哪一些東西很難用,例如廢棄物申報的三聯單,他們就說很不會填,這些線上的申報,實在太難用,像UI、UX。
事實上剛剛提到做一些深入訪談跟問卷調查所瞭解到一些企業的痛點,不見得是新創企業,像剛剛要提的,其實像第4頁,也就是以企業的生命週期來看,像開辦到轉型,或者是要結束清算,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法遵的義務,企業其實是不清楚的,以至於常常遭到懲罰、罰鍰,或者是就會覺得很多委屈的規範,現在就是想以企業的視角來提供所需要的服務。
問卷調查100份不見得是創新,但20家訪談幾乎都是在新創。
其實我們有深度訪談20家企業,有針對100多家企業去作問卷調查,企業常有的心聲包含明明是個政府,但是在不同的單位,像是公司開辦業務,商業司、勞保局要填這些重複的基本資料,企業常常覺得明明是同一個政府,不能後台自己串接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