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是指活的人?我是說這個人是活的人。
接下來Audrey有沒有任何的建議?
所以現在TangleID也是做其中一種數位孿生嗎?
所以這個等於是借力,也就是原來就有的公信力去證明自己。
最近也是看一下選舉的新聞,比如有模擬投票,其實是讓年輕人熟悉參與的感覺,所以其實並不一定要這麼嚴肅。
接下來我不知道Audrey有什麼建議?
包含以後的機器對機器,回來這個最大的問題還是資安的問題,機器對機器的identity已經不是人了,你怎麼樣去知道這個系統如何能trust?
我最近看Bloomberg,我也非常close在follow這個,其實已經是到政治層面,並不是技術層面了。
甚至像剛剛所講真正的identity,如果可以透過幾代的迭代,然後建立以後,participation會增加很多,因為隨時你只要能夠證明自然人,你就可以去參與了。像我最近看到新聞連署一大堆公投等這一些東西。
這個方向還滿大的,我目前還不太想去觸碰,這個是最高的,不能去逾越原則。
其實我們團隊裡面也包含了一些法律界非常資深的一些人,也就是老中青代,我也都有跟他們交流,到最後資源凝聚起來是都有的。
應該要透過這個behavior的整個過程教育公民,不是匿名字就全部都不好,而是要保障一個人權在土地上國家裡面生活的所有權利,就必須要隱私。
再來是responsibility這個東西,在憲法保障的這一些隱私,我希望也能夠透過這個東西展現出來,我們也重視這一方面,包含企業上的隱私,有很多privatecompany,他們做內部帳的時候,是非常legal的,但是就不能公布,因為並不是一個public company,就是類似這樣。
所以這個東西如果只是實名制,不能保障它不做壞事。
而且也是關起來投票,是吧!你要尊重人,所以我的identity高度其實是高於實名制,就是這一個人有多少的隱私在憲法的保障之下,我們用技術來解決。比如一個人其實可以有很多的錢包,還有它的context、activity,其實隱私跟context(場景)綁一起的,並不是跟實名綁一起的,你去一個教會,你的behavior是怎麼樣,你是在那個context做的,你去公共市場,私下跟朋友很小的親戚在一起,你有不同的behavior,這個應該要受到保護。
所以這個東西其實技術上都可以解決,隱私的東西其實是非常重要,我覺得臺灣在隱私的這一條路上也正在走,不能說走得很好,隱私比如拿一個實名制,人權應該是比這個實名制還高的,它的identity……是吧!
我因為離開臺灣太久,所以資源也有限,今天跟Audrey談了一下,希望多給一些意見,希望針對這個專案有建議的全部持開放態度,看看怎麼樣是執行的一條道路。
我沒有在看這個時間性,我看最近一次是2020年,2020年以後其實還有很多機會,我是很有耐心。
沒錯。因為我創業過好幾次,也在大公司做過,執行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希望只討論,而沒有執行,所以我說提出一個出口。
是。
應該是……大家也很忙,我也有我的主業,您是那一天我們在hackerthon碰到,然後我又看到您g0v,我看了非常有意思,所以有很多,我目前其實沒有要公布或什麼,只是腦力激蕩,有興趣的這一些年輕人還有多方利害關係人討論一些東西,我們討論出來並不是營利事業。
我還沒有提。
沒有。
是,而且拿到錢以後,執行的過程沒有很完整的獎懲這一些。
對。
我們沒有談project,但是他們都跟我聊過。
對,包括一般慈善募金的管理,其實都是一個很好的運用,但是最主要還是要focus走出去,把錢包、identity弄出來以後,大家有這個信任,想法會越來越多。
原來還有政治獻金的錢包和公民的錢包,他可能沒有跟投票綁一起的,而只是政治獻金的,那個idea最主要的價值是看到資本市場在股票市場上,對於公共公司到群眾募資了以後,他所做的performance,這個市場可以給他自動的壓力這個東西的設計,所以這兩個合起來,我覺得配套的其實是滿好玩的。
這個就是在QV,這一個我加進去了。
嗯聽說澎湖有。
是。就是我們用公眾的力量來做共識,做一個政治人物都不太敢碰的問題,其實有人進來,能量就在這裡了,我們用這個區塊鏈的這一種機制來造成這一種反向也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
有幾個是一個正向、一個反向,正向的就是政治人物在選的時候,他需要政見出來,但是需要一個獎懲機制,OK,他有一個政治錢包,他可以在這個上面發表政見;但是在公民有權利在政治錢包上也可以發表公眾需求,公民我們想要的,但是還沒有政治人物來弄的東西。
對,一樣的。
後面的團隊我其實也差不多找齊了,至少有一些操作上需要再把這個落實變成系列project,並不是只是技術人員在探討。
最近我因為involve在International Carbon Credits的project,他們選擇了Stellar,我研究了一下Stellar,它有很大的功能,它可以list這個address,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功能,甚至我的team裡面,這個計畫是可能如果有一些feature是需要的,那Stellar走了,沒那麼快,可能可以要Stellar出來,來做我想做的事情。
是,所以這個我都有在跟,臺灣其實是很有機會來做沙盒的實驗,比如說我們這裡面如果發這一些token來認證,我們甚至可以把它弄在沙盒裡面,不能跟外面trail,所以整個為了這個purpose。
是,現在很大的問題是在社群例如FB的操作,FB也碰到很多問題,Tim Berners-Lee也屢次地發了很多。
對,完全都沒有。我這次回來的體驗其實也滿深的,公民因為幾次,不管是社會觀感對投票不信任,但至少visibility在那裡了,如果有正面一點的能量來填補這個空間。
我覺得剛剛Audrey講政府在做這方面也進步了很多,我離開臺灣之前,完全沒有……
因為我是從蘋果出來,我們內部有一些東西我知道的比較清楚,包括剛開始用thumbprint到face ID這整個發展是一個過程,因為科技的時間還有availability還沒有到……
這個是最大的問題。
對,意思就是中華電信已經做過KYC了,這個in between steps就可以省略……
其實我在寫這一個的時候,我還involved很多區塊鏈projects,之所以為什麼寫這個,最後面的一個目標,我希望公民的身分認證能夠經由這一個應用項目整個帶起來,將來這個identify並不代表政府發的而是公民利用區塊鏈技術自我管理的,用到KYC技術跟實名制連在一起,但是政府如果要實名制也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是有track record的,這整個identity的概念很去中心化,而其實錢包是identity的一個應用而已,digital identity本身是我非常重視的。
跟您請教一下聽聽您的意見。
沒錯。因為我是技術出身,所以approach對我來講可能比較簡單一點,但是在推行上面可能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到,所以今天才來拜訪你。
沒錯。所以就是去掉了很多中間者的這一些角色。
大概的概念是這樣。
公民能夠全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