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給他們的資助。
他們簡報基金的錢用在哪裡,有什麼羨慕,他是一個update,因為整個基金已經五年了,很多人說申請的過程很麻煩,很難拿得到,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倡議和創新的點子不夠,所以我們做評委找來找去找不到好的點子。
沒事。還有我應該跟你談到香港政府的社會創新及企業發展基金。這裡給你一份簡報。
你要送給我嗎?
這個很有意思,我覺得在臺灣找一間,看對老人家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感覺,我覺得都應該有不同的……
但是我覺得在亞洲、香港、臺灣都沒有辦法。
我去過一個老人院,他們提供範例,在他們面前煮給他們,我覺得這個很棒,因為中國人很喜歡吃,住在老人院吃的是軟飯、無味菜等啊之類的,如果在他的面前煮給他,我覺得他一定很看胃口。
對,就是讓他們不會受傷。第二個是讓老人家可以independent。
所以香港政府設立樂齡科技基金就給我們老人院、老人中心去申請,這個帶來給你分享,因為臺灣是老人化,我們很多老人的工作,其實去年跟香港電台去過丹麥拍過片子,我們用樂齡科技的時間應該要留意什麼,他們那邊說得很清楚,他們說:「我們用這個科技,並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要照顧護老者、及讓長者更能獨立自主生活」,整個方向是在這裡。
我覺得這22個痛點,顯示香港在推動這一個東西有什麼問題、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如何去突破。
我不知道以前有沒有給你這本香港推動「樂齡科技」調研報告、當中提到香港面對這方面的22個痛點。
謝謝你的時間。
好,謝謝!謝謝你的時間啦!請你支持這一個項目(笑)。
我就給我們總會的人分享,看將來怎麼跟你們部會合作。
好啊!
非常好。你覺得整個材料可以給我嗎?
這麼好(笑)。還以為你晚上很忙,對嗎?
真的啊!
對啊(笑)!所以我覺得要鼓勵年輕人,要多回家。
可能給你錢,或者是買你的股份(笑)。
對啊!他還是老闆。
並不是覺得很酷、覺得是潮流,然後就開,但其實很快就放棄了。我常常鼓勵這一些年輕人,要儘量讓你的父母知道你在做什麼,不要當成秘密,而不跟他們交代,很晚才回家,三、四天都不睡覺,爸爸、媽媽起來問在做什麼,但卻不讓他們知道,發生什麼事都沒有人知道。
我在大學都這樣教他們,他們都在笑說怎麼不早一點教他們這個(笑)。我覺得可以早一點在大學推動,讓他們弄清楚什麼叫做社會企業,他們看了什麼是social issues,所以我剛剛說social innovation的工作坊在臺灣大學也可以做。
第四個,交一個有錢的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有困難就找他們幫忙(笑)。
第三個,是根本沒有錢、打過工,也就是一畢業就倡議創業,我勸他們乖乖打工兩年,賺一點錢,讓更多人瞭解你,將你的想法向人家分享,並看人家如何管理一家公司。
第二個,很多人的概念是看自己喜歡的,根本沒有辦法瞭解市場的需求是什麼,也就是貿然去衝。
很多運作的人,原本是一個人在做,很快就面對家庭壓力、男朋友壓力、結婚壓力,所以一、兩年就倒閉了。
我們也可以提供一些培訓的經驗,我們到前線,去瞭解社會企業,我們都可以提供。
收一點費用是好一點(笑) 。
剛剛提到社會企業認證系統,我回去跟我們總會談談,看看如何去建立方式,看用什麼方式,也就是在臺灣給你們一個授權去用。
共同理解(笑)。
對啊!就是這樣子啊!就是要很靈活的去轉變,非常好!很興奮,越談越高興(笑)。
但是我知道在臺灣很多大學要uni center,都是social business,跟social enterprise好像不同,所以我覺得兩個是不同的觀念。
我昨天在台中參與逢甲大學的比賽,馬來西亞認為這一個概念很好,因此希望幫他們在大學培養,因為我覺得應該先從大學開始推動這一個工作。
他們之前還有準備,他們瞭解曼谷有什麼社會問題,比如prostitue、食安,他們找一點材料,就在想要如何用方法去搞這一個方案。
我在泰國大學帶過一個活動,social innovation for social issues,也就是兩天的工作坊,他們很厲害,兩天就搞了一個方案出來。
所以我覺得政府的角色就是主持人,多一點人去,還有怎麼從大學裡面開始(培育),不是了只行創意理論,然後失敗再來看,太晚了,應該從大學一年級、二年級開始推動。
太好了!這個是對的方向,不是政府弄,現在是小政府、大社會,還有我覺得社會創新、社會企業,根本就是民間運動,civic move。
第二個是政府授權民間去做某一些事,但是他們要負責,他們不能不做,若建了但實際上不用,這就沒什麼意思。第三個timeline,也就是拿這個權,然後去做這一件事,如何去配合政府在哪一個時間看見。
對,這個就是最重要的。
我同意政府當的角色並不是主導,而是主持人,比如在運作的法律等等,也就是訂一個很方便的渠道。
是啊!是啊!漂亮的名詞啊(笑)!
當然,現在在臺灣有很多平台,但是不是最後有一個、且好一點。
當然,當然。
對,所以我們要讓他們做得更好,因為如果做得更好,表示對顧客的責任就越大,還有對他們協會幫助也很大。如果你想要瞭解多一點,我們會安排。
對。
我們整個評估系統都歡迎人家去看跟改良,最重要的是參加這一個系統,對他帶來什麼好處,因為他是要付費的。
當然我們用這個系統,很多人問拿了這個標誌,對生意有沒有幫助?我們說對生意一定有幫助,我們每一個月就有專題的工作坊,好比是消費者服務,使命重尋等於是重新探討你的使命,因為很多創新的人是看自己的需要,並不是看到社會的需要。
但是我覺得在臺灣不一樣,一個是bottom up,一個是top down,最好是民間來做,就像社會企業總會是民間機構,我們當然有其他的平台,也就是你們做,並不是我們做,我們歡迎他們加入,但他們一般不來,像在臺灣是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門戶,搬密一點最好,因此我才會說只要來,我們都會歡迎你,並讓你自發揮。
所以我們進行第二個階段,也就是重新檢討這一個系統看有沒有要再改善的地方,我們還有推展這一個評估。雖然政府對我們的態度很曖昧,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不贊同,就說我們自己拿錢搞就好,不要跟他們拿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