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這當中,當然也可以讓自己知道到底什麼是抗體、什麼是抗原,我是陰性或者是陽性,像在全台可以設計好幾個篩檢站,我搭著這個列車,我就可以知道到底是陽性或者陰性的人。
在環島的過程中,請科技部再設計一下,也就是可以參觀實驗室,也就是B肝疫苗製程的實驗室是什麼,這樣比較容易走入人心。
可以舉辦一些活動,像搭配可以跟台鐵合作,比如開B肝疫苗列車,這個觀光列車是可以帶你還島全台,要怎麼樣參加這個活動?可能可以組成像B肝抗體或是B肝抗原,有些英文字的代表,我可以找一些英文字母的代表,像有這樣英文字組成的人,可以一起找抗體、抗原的分組,我可以來參加這樣的活動,我可以跟台鐵、也可以跟律師社合作,可以推出套票,也就是有這樣的活動免費參加,也可以還島全台。
我有準備一點ppt,但是應該不方便,應該是沒有時間。光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抗體,其實是可以做個活動來報導,就是讓大家認識B肝的抗原或是抗體到底是什麼,它有核心抗體、核心抗原、表面抗體、表面抗原等等,這些民眾其實都不知道,我要如何知道自己是陽性或者是陰性,其實要認識這個東西才知道是陽性或者是陰性。
剛剛教授有提到,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身體有沒有B肝的抗體,我不是這個B肝疫苗世代的人,因為第一批有施打的是民國73年出生的小朋友,在73年之前的人是沒有的,我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B肝的抗體,這件事是非常重要。
大家好,我是台視新聞的代表來出席這場會議,其實科普的教育,台視也做了很多有關於這相關的報導,曾經也有過一系列的專題報導,可是碰到一個回答的問題是,像剛剛教授有提到,科普有時對民眾來講是很生硬的,媒體的角色是要把生硬的東西變成比較生活化、趣味化,所以針對B肝的疫苗,我們該如何讓大家比較有興趣的話,大概會想幾個方向,因為活動一般來說是希望大家可以參加,也就是可以catch住大家的眼球,如何活動是大家想要參加,這個是媒體想要做的角色跟橋梁。
各位好,我是台視新聞的代表,我是台視新聞採訪中心的副主任,我們比較希望透過媒體方面的角色,常常在處理新聞,所以想要透過媒體方面的角色或者是他的角度來看一下B肝疫苗如何讓大家比較容易touch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