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常目的並不是要做資料庫,比較像想要瞭解A入侵種在臺灣的危害,我要怎麼防治,他就會說要先調查在哪裡出現,頻度多大,這就是生態調查資料,但是生態調查資料的用意不在他,而是為了要分析他會比較容易出現在哪裡,怎麼樣對症下藥比較有效,所以真正value的結案是在後端,前端那一些就變成只是調查而已,公部門只要能夠解決問題,而不是需要資料,因此這個資料就往往因為這樣子,工作結束就結束了。
對。
雖然現在開始發展一些紅外線監測,但是還沒有解讀到拍到什麼就馬上知道是什麼,拍照只能抓出24小時監測下來第幾秒有什麼影像很劇烈變動,推測可能是生物,需要人去判讀。
這裡面就會涉及到很有趣的,就像我剛剛講的生態資料會涉及到學者,因為他很依靠這個研究人員調查,放個空氣盒子在那邊可以收資料,但是生態調查資料以現況來講90%是需要人,或者是專業者的觀察,又或者是調查,所以這一個部分會受到人的影響更大。
我們的理解是沒有關係,但是他們各自都會想合作,但是十幾年來、二十年來我發現合作不了,因為我發現發包這一個案子的規格寫得很清楚,他發包那個案子的規格也寫得很清楚,最後沒有辦法併聯。
的pool。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一些生態學者的資料,雖然大家都會覺得應該要合作,但是沒有那麼強的驅動力在這邊。
民間團體雖然很想要看到這一些資料,但是一直到三、五年才勉強有能量去做對應性的分析,所以在這一個部分,你當然也可以想像擁有調查資料的,在他的專業領域,比方我是做蛙類調查的,其實我只想要蛙類的資料就好,甚至連天敵鳥類的資料都不一定會想要得到,我透過觀察的過程同時就可以看到一些。
都是跟少數的合作。第三個比較像從g0v在談資料公開的概念進來,像剛剛唐鳳提到給你資料怎麼用,那個是另外一個故事。所以這一個部分大概在這十年才呼聲跟需求越來越高,其中的一個需求,尤其在生態資料、環境資料,坦白來講真正需要的是顧問公司,因為就不用調查這一些資料,就可以做分析,這個是一個。
你可以打一個不知道在打什麼帳,因為我連他的報告規劃都看了,這個是第一關。第二個是我看到你的報告書了,你的引用資料我覺得有問題,怎麼去挑戰你的資料有問題,我甚至要具備跟你有差不多能力可以分析的,所以你會看到環保團體也會有很多少數的……
但是他們傳統,我跟淑貞在討論這一件事,臺灣社會對於資訊跟資料的需求其實在變動,早年我們覺得要能夠看到報告書就萬幸了,或者規劃書就萬幸了。
應該有。
應該這樣講,永續會依據在環境基本法裡面,是被寫進去,但是在中央部會的委員佔了三成民間。
或者是叫做「生態調查資料」好了,因為我自己是台大動物系動物研究所,但是因為環境的工作會進入環保署在進行一些事情、在觀察,觀察這兩個領域幾乎不太合作,所以我才會說生態研究調查的data跟資料庫化的事情,大概遠落後於環保署環境資料庫,大概落後了十年。
或許也許可以看到你只用哪一些資料。
當然理想上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這一些資料在哪一個是可以比較有系統放在一起,就像剛剛所提到的,你可以用這一些資料來分析,我也有機會看到。
但是並沒有進展到我們在做生態調查的pool,像環保團體會關心的是環評報告引用的資料來自哪裡,如果不是星座的調查,應該是引用什麼資料。
我只能先offer一個情報,是在中研院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因為順著剛剛所講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其實是一個資料庫,重點只是在做臺灣有多少種生物跟傳統生物的簡介。
國網中心是在2002年、2003年的時候,搞了一個國網計畫,確實在那個時候也跟很多企圖做介接,但是也沒有接起來,因為那時GPS的定位誤差太大了,但是20萬的機器比現在手機還差。
因為公部門的計畫就結束了,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相對應收留這一些資料到哪一個地方,你大概可以理解在某一個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就不見了。
現在的問題是,以往不是不願意附,而是附了之後等於沒附,收的單位,公部門來講,就是光碟塞到櫃子裡面,即便是一個資料集的公開、一個資料夾公開或者是放在哪一個位置,都不一定有,更何況每一個三、五年就會出來,像鳥類調查的資料應該放在一起,應該是要全臺灣鳥類的位置、時間的順序,忽然間去動了2、3,000萬或3、500萬投入,但是這個計畫三、五年,又或者是預算可能就消失了,可以糟糕到連整個資料庫就謝謝再聯絡。
可能生態類的部分,我跟很多調查學者、研究的老師聊,至少還沒有從他們的嘴巴說必須要做這一些事。
研究報告也沒有放Original Data的話,等於是鎖在某個老師的……
我們之前跟環保署、農委會在溝通一件事,國家公園也是,你有很多研究計畫,研究計畫裡面一定有很多生態調查資料,而這一些生態調查資料應該不是成為附件,報告只要交最後的報告出來就好,你的Original Data應該是要可以格式化釋出,但是這個部分在公開招標的過程中或是文件的規格中,沒有被寫成規格化要求的時候,最後還是一片光碟。
曾經都有一些所謂大老級的老師想要主導這樣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但是我覺得這一個部分有機會從另外一個角度切進去的話,年輕一點學者的機會,我覺得不要讓他們走冤枉路。
是。而且沒有好的架構,不一定要放在一起,即便共同規格被搜尋的都還沒有。
生態的部分他們認為要跨部會合作,農委會在這一個部分的投入還是各行其事,目前能夠得到什麼樣,我不敢講,但我覺得上位的規格化的東西都已經出來的時候,我覺得若有機會,就直接把這樣的規格開始溝通,讓他們資料不要做白工,因為的白工在三十年來,我從學生時代到現在已經做過三次了。
那部分是另外一個部分,所以我才會想要趕快問這個事情。因為這個東西我都有觀察與參與到一個程度,因此我的理解是,整個生態面的部分,當然政府分工很有趣,雖然永續發展包含環境跟生態的資料,環保署整合了環保署內部的環境資料庫。
目前跟所謂民生公共物聯網的關係,在關聯上有沒有開始可以設計、考量進來?以我的理解,這一些資料不外乎跟環境有關,一定會有空間值、時間值及基本的測值,以空間疊圖來講的話,這一個動物出現在什麼地方,理論上有空間值的話,就會有機會套疊,我只是說這個部分有沒有開始預設,也就是要放進去?
就是生態、農委會的部分是落後於後面的十年,我知道像生物多樣性中心也開始有一些計畫,想要再重新整合這一些事。
等於是從規格化再往下走。這個部分會產生另外一個……佔用3分鐘。
這個資料庫整合了環保署三四十年來的所有環境資料,他們當然面臨到很多資料的品質、以前資料點位的誤差值,包含不同年代儀器監測值的誤差值等等,很多的調校、調整等等,這一些資料會跟剛剛講的民生公共物聯網的部分有整合嗎?
這個是很妙的國家政策預算分配,我知道歷史脈絡是這樣。
我要講的是,大概從2000年開始,因為環保署是空、水、廢、毒,每一年開始花好幾千萬的預算在整合,整合到一個程度,產生了所謂居家生活……
因為你剛剛講民生公共物聯網,我沒有那麼熟,我想直接跟你問一下,因為在2000年的時候,臺灣開始動永續發展的時候,曾經一度想要整合永續發展的願景、指標,然後建構了永續環境的資料庫。這三個東西建構起來之後,現在都丟在環保署,有一個永續發展委員會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