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非常支持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小塊而已,這東西也兩個層面,有些是從上面一步到位,像Google,雖然大家的方向不一樣,但是最終都是要在一個平台,因此Google做不了車,但是要別人來做車,Apple做不了車,但是要別人來做車,但是總是要把車做出來,我只是提供意見給大家。
我們在臺灣,既然是車廠,這一方面是我們能夠掌控的,因此真的需要這一方面資源的話,我們很願意提供我們的車子出來,讓大家在這一方面有這樣的平台來作測試,看看sensor是不是很reliable,也就是是不是接受得很好、很完整,並不會有delay,如何要控制煞車,如何讓電動車降下來,這一些都是互相牽扯在一起的,並不是要讓它走或轉彎,它就會走或轉彎,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夠從整個系統層面來看,如果真的需要這一方面的支持,我想我們會提供這一方面的支持來給大家測試。
我剛剛沒有講,我現在提出來,自動駕駛其實這裡面牽涉到很關鍵的東西,我讓這台車煞車或轉彎,已經不再是有自動駕駛技術就讓這一台車跟我走,而是要如何讓它控制系統?當這一個系統有某一個廠商提供時,必須要用界面去控制,所以像我們車廠來講,比如今天的煞車換過,能夠控制的對盤完全是不一樣的,因此大家在考慮系統時,很重要的觀念是,系統的整合上必須要有很好的平台去做測試、study。
另外,我們在講車聯網,大家提了很久,但是我們一直推不上,原因是在車聯網臺灣動不動就要顧客付錢時,這一個東西很難推上車,國家在這一方面都有特殊的管道,不需要付月費,只要付使用費,這一種在臺灣都沒有辦法實現,我不曉得到底是誰能夠幫助我們,讓我們把車聯網推上我們的車子,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這兩塊其實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的,跟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第二,我們要在正常的道路上開發我們的產品,現在一個測試牌,哪裡都不能去,理論上試車還可以上快速路,我們公司最近的快速路是「64號公路」,政府說不行,那一條路,車太多,因此不能試,所以我們變成哪裡也不能去。
很簡單跟大家說明一下我們做到哪裡,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點是我們的測試環境,大家提到智慧城市,非常好,如果有的話,我們可以用;但沒有的話,我們還是要賣車、還是要發展。
跟前面看的不太一樣,我們注重的是活生生在外面的例子,我們的速度是正常的速度,也就是一般的速度,並不是慢慢在那邊找,因此裡面用的完全是不一樣的,這反而比較符合市場的需求。
(播放影片)後面的人負責拍照,真正的自動駕駛是前面那一輛,前面的人是在玩手機;好了,可以了,不可以讓你們看太多(笑),這個是我們目前做到的程度。
這是我們做道路自動駕駛,(播放影片)我們首先在ARTC做高速測試,一路開到時速120,接下來我們到中間這一條線,我們操作它,我們的做法是要處理高速的狀況,因為我們覺得賣出去的車子,只有在高速公路是最新能夠development的,所以我放在高速上。
我們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做到什麼程度,我們做了主動煞車,(播放影片)這個是時速70,前面碰到一輛車子的時候,油門並沒有放掉繼續踩,大家看到這邊,理論上前面這一台車的車尾,我們怕車上的雷達壞掉而撞壞,因此給它一個安全距離,事實上是停在這一台車尾巴的地方,距離控制得非常準,這個是主動煞車的部分。
因此我們非常希望的是,我們能夠有一個合理的測試驗證平台、環境,現在的環境說實在話,很多都是多做的,法律不允許我們做,車子拿到牌以前是不能上高速公路,當一個車子沒有上過高速公路,你敢買嗎?我自己是不敢買的。
我在研發自動駕駛的時候,事實上我們碰到了很多很多的瓶頸,就不贅述了。最主要的是,我們很希望做一件事,我們希望有一個很好的測試驗證,因為我們的東西是活生生交給我們的顧客去用,如果大家只做了示範運行的話,事實上離真正的差距說實在,還相當地遠。
大家希望我們以後是智慧城市,我們的車子會變成智慧城市的動脈,因為我們在講的智慧城市通常講的是住家、辦公室及其他的地方,但是我們很少提到移動的這一塊。當然在住家跟辦公室之間,事實上少不了移動這一塊,我們把這一塊補起來,因此我們其實是整個智慧城市裡面的一環,而且是非常重要屬於動脈的角色。
以硬體來講,主動安全、提供資料給車聯網,車聯網提供資料給主動安全,互相配合以後,我們可以讓主動安全變成是在整個車子未來的生態體系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我們現在申請科專,非常感謝政府(經濟部技術處機電運輸科)能夠在這方面支援我們,讓我們在這兩個部分,有關於特殊安全及車聯網都能夠往前一步,我們的系統往這方向來走。
我們公司很簡單有三句話:零事故、零污染、零距離。零事故就是主動安全,也就是類似自動駕駛;零污染是電動化;零距離是我們講的車聯網。
各位先進大家好,我是華創車電的陳正夫,先跟大家更新一下車廠做到什麼地方,其實我們是從產品的造型開始,一路到最後的設計、開發、製造、生產,以及最後的驗證,全部都是在華創的主導之下進行,所以我們是完整的Tier-1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