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問題很好奇想要問策展人,這個展覽設定的觀眾是誰,第二個問題是,因為裡面有很多給觀眾思考的,或者是觀眾看一看會疑惑或者是回饋的,故宮對這個展覽有沒有做調查?像另外導覽之後問觀眾即時的回應,如果有的話是什麼樣的?
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其實是有很多個方案並列,這個對策展人很痛苦。
像剛剛唸藝術史評論內容非常深入的這種孩子,就會是每個字真的就算讀懂了,也不能領略其中的奧妙,因為需要太多背後的參照知識,像剛剛wifi的輔助方式,我也很好奇,因為三樓也快要策展了,加了很多的QR code去輔助,但是我在看的時候,並沒有觀眾在掃的。
因為我面對的是學生,就必須要從那裡開始講起,一般的觀眾可能是一時興起也滿多的,就來走一走,基礎的知識不一定那麼充足,所以在兒童學藝中心沒有開放的情況之下,看國寶聚焦的展覽,對於這一種程度的觀眾來說,就是一個比較好入手的方法。
我覺得這個可以看展品或展覽的性質,如果今天是展你們要很認真呈現的國寶或者是很重要的東西,當然可以那一件展品有一個專門的數位機台,在現場就可以給觀眾這個資訊,但如果你們覺得沒有很主角的東西,可能可以用QR code,我覺得可以挑選哪一種展間是特別要被介紹的,謝謝。
我覺得展場上還是要有簡單的基本資訊,如果觀眾對於藝術史是完全空白的狀態,其實沒有辦法正確指認QR code上的東西跟展場的東西到底對不對得上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展場可能還要有一些引導觀眾,知道這個作品是QR code看的那個。
對,還有更多的資訊。
我之前來故宮其實最常看的說明牌是黃金比例的說明牌,在展場裡面我有自己按過數位的,其實我覺得數位呈現的資訊、形式,我覺得還不錯,可以看到很多平面說明卡沒有辦法呈現的亮點,但是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因為每次來故宮的人都很多,如果是一大群人在那邊用設備的話,感覺不太容易看,所以我想建議的是,如果改成QR code的形式呢?也就是作品或者是說明手冊上有每一個作品的QR code,觀眾可以掃QR code,網路上就可以呈現機器裡面的內容。
大家好,我今天是抱著博物館學學生的身分過來參加,我自己除了現在唸博物館學,以前大學是唸藝術史的,所以本身對於展覽說明卡的呈現滿有興趣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