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過去有些藝人、名人經歷過肝病或肝癌的困難,如果透過他出來代言或者是主演微電影,其實國民會更有共鳴的。以上是我的建議,謝謝。
我的意思是跟著6至7月世界肝炎高峰會,也許在場地周邊舉辦自己的論壇等等的,我們邀請一些專家、權威來討論,透過媒體的發送,可以讓這個活動的效益更大。甚至真的沒有辦法做實體的活動,我覺得現上影展也是不錯的概念,我們可以精選幾部,像過去可能有相關描述肝炎、肝癌或類似疾病的電影,讓大家來反思,用科技部的名義來做線上的影展,甚至自己來做以感性訴求出發的微電影的形式也不錯,搭配影展來作這次主題日的活動呈現,這大概是我的建議。
用年齡來分的話,35歲以上是不是可以透過大眾傳媒,甚至35歲到55歲,或是35歲到50歲的這群人,他們喜歡接觸的媒體是什麼,也許是網紅及社群等等,55歲以上可能透過電視、廣播、podcast再宣傳,回到35歲以下,我覺得這是科技部要強調的重點,也就是主題活動怎麼辦,讓這些成果,也就是40以年走過來的路可以呈現出來。
臺灣經過40年B肝疫苗發展出來的施打過程、數據上的呈現,可以實現政策的成果,這個是國人需要知道的部分,這兩個面向可以結合35歲以下跟35歲以上的目標對象,35歲以下其實很多人提到98%以上有施打,這些人需要知道的,反而是臺灣過去有經歷過哪一些努力、哪一些成果上的推廣數據等等,針對35歲以上的民眾,我們是要提醒他要關心自己的身體,如果沒有透過這些疫苗的話,可能會得肝炎跟肝癌。
其實在這個議題是B肝疫苗40週年,如果站在科技部的角度來說,科技部如果要做這件事,其實是用科普的方式來提醒大家,其實B肝疫苗分兩個層面,第一個科普的角度是讓大家瞭解B肝的疫苗是什麼,肝炎會多嚴重,像怎麼樣的狀態之下,B肝疫苗可以如何協助我們的身體跟國民來達到健康的效果,這個是從科技部的角度要傳遞出來的東西。
大家好,我是民視陳偉峻專門做政府政策行銷媒體安排的同仁,等一下也可以就媒體方面來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