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報是?
而是公安的問題。
民眾或者是環評的部分,我們會在意的是到底有哪一些高風險的化學物質,我們當然會去挑戰他們怎麼去做倉管,又或者是怎麼使用,當不提供這樣子資料的時候,在民間來說就會有抗議的聲音。
對。
但是在公開……
我們還有一個技術面的問題,我們現在跟科技部的科學園區環境資訊公開,其中有一塊比較難處理的,我們要求個別廠商的環境,能源資料都還好,但是是使用化學物質管理的時候,某些會有商業機密的問題。
縣市的部分?
誤會的部分如政委所說的,目前有這樣的問題。
對,有些也不知道是全國都有提供這樣的資料,因此我們現在是希望縣市也同步進行,各部會的部分也同步進行,這部分的資料都提出,就可能形成全國的環境資訊系統,我們用這樣子去勾稽,比較可能這樣子的系統之後不管是環評或者是其他的程序參與,又或者涉及與環境相關的程序裡面,都可以利用這一些資訊去做民眾的溝通,可以馬上show出來知道裡面有這一些資料。
我們原先的想像是從各部會的環境資訊,也就是各部會能夠做出各自管理的,他們把這一些提出來之後,我們縣市有縣市的環境資訊,因為環境基本法裡面有要求縣市要有自己的環境資訊系統的揭露,但是目前縣市大部分是做不出。
這個是科技部的計畫裡面有?
我們希望政委協調,也就是有沒有可能讓環保署及國土資料能夠match,比方以我們基金會最多參與是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其實很多資料在區位上跟原始數據上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去做,等於是要類似經過像又仁有資訊的人員把所有的東西整理出來,才有可能show出來,這個其實一般民間在做環境書的時候,其實也是用技術人員來做這樣的工作。
民眾比較想要的是消化解讀過的數據資料,我們現在比較想要做的是,讓這一些資料可以依照民眾需要理解的方式去呈現給使用的人。
我們比較希望很多人做的這一件事是政府可以有一個集中起來,也就是讓環境的資訊慢慢可以變成是比較親民的資訊系統,我們現在在很多議題的討論上,尤其是環評程序當中,其實民眾對於公開哪一些Open Data跟圖資是不瞭解,我們如何讓這一些已經公開的Open Data及圖資變成民眾可以理解到底有哪一些資料,然後可以用最簡便來取得最容易理解,像又仁是做水污染,也就是視覺化的方式,哪一些會超標或者是什麼季節的哪一些地區是比較污染的熱點可以呈現。
我們的想像是,現在政府很積極想要有相關的圖資及Open Data在做數據的整合,但是我們現在想要做的事是把這一些整合的數據用一個一般民眾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呈現這一些資料,尤其是在地的民眾可以到他們可以理解的網站,並不是看到Open Data或者是比較複雜的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