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差不多了。謝謝委員。
像我下個學期會開社會創新創業的課程,您覺得以高教,也就是培育,像我會想要帶著學生做實務及產業結合,以您的角度,有什麼建議嗎?
我看有些報告內容以我的角度會覺得有點意外。像社會企業認知,北部的認知比其他的地方更低,而照理說北部高教區更多?
但是營利只是其中一個面向,再綜合?
1/3以上虧損,然後另外30%是兩平。像前5年的存活率滿低,就這點的話,您會對新創階段的社創,也就是叫做社會企業,其實滿多想要投入社會創新的學生這輩,您有什麼建議?
像社會創新組織當中,不到1/3會有營利。
像臺灣政府會不會配合相關揭露的數據或者是評估的標準,政府會不會參與到這些標準跟尺度的制定?
您覺得世代並不是年齡的界限,而是對於數位化的接收程度?
呼應您提到世代的概念,像今年社企流的主題是立世代,像社企報告裡面,也就是臺灣創辦人是3、40歲人,這裡面是X、N、Y世代,參與者應該是Y為主,然後Z也開始進來,您如何看待整個社會創新的領域,也就是人才的培力及世代的差異?
像輸出「Taiwan can help」,那像社會創新也就是臺灣有一些社會企業在輸出,您如何看待國際上的創新,也就是輸入跟輸出的相關?
像您舉例是臺灣社創,好比臺灣社創有一些相對的優勢及得天獨厚的社會跟文化氛圍,相對臺灣又有哪一些劣勢或者是困境,對臺灣的社會有一些抑制作用?
也就是不同的mission、不同的政府、不同的產業分工。
因為像社會創新其實也需要很多資金的投入,您之前有提到像政府或者是社會創新,其實我們看到很多元的投資渠道,像政府有些東西其實是不求回報的,您覺得這種還是會繼續嗎?像未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這個是重要的考量,在這點從政府裡慢慢有些變化,也就是在資金投入或者是更鼓勵一些持續。
我想請教生態系統的概念,當越來越多的actor都在裡面,而且也不限定是要全職或者是兼職。您覺得這個算是生態圈建立起來在什麼樣的階段?例如是在孕育期、成長期或者是比較偏向成熟期。
所以中央跟地方有不同的策略?
因為政府在這幾年社會創新下了很多各方面的資源,我觀察到有一些社會企業的人會覺得資源給下去,很多社會企業其實會靠政府的⋯⋯
所以這個概念是政府在引導或者是民間自己在變換,這幾年的議題是自然的社會行為或者是政府在這當中起到一些媒介或者是協調?
像我們之前都在推社會企業,像今年是以社會創新的主題,其實我們這幾年研究發展,早期也是從組織的角度來看社會企業,現在也是跳出來看社會創新,因為這個是更大的概念。
所以這裡指的社會部門定義,並不是政府部門,而是整個社會?
這個是新的社會創新的概念?
所以口罩地圖之後現在也有豬肉地圖。
所以這個是之前有講過的民主升化的概念?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是你可以登錄,但是要求你充分揭露,這個是政府做的監管?
其實這都不是預期的正向發展,因為像現在這幾年觀察下來,臺灣的社企越來越多,有些社企可能認為是不想被定為社企,像B型企業或者是新的社會形式,您怎麼看待臺灣社企群體的發展是不是有魚龍混雜?
跟2019年是下滑一點點,明確不推薦的是增加2點。
剛剛有提到調查,我覺得今年數據有幾個滿特別的地方,一個是民眾兩年前比,他們對社會企業服務的推薦意願有下滑,還有一個是明確不推薦的有上升。
這個滿有趣的,因為之前的新聞也有提到,他們想要什麼、你給他什麼,像麥當勞說沒有想過什麼,所以這個並不是他們提想要什麼,而是你們幫他想。
像剛剛提到塑膠回收,比如像德國的超市就會有回收。因為主婦聯盟更新的點,政府知道這個idea之後會再加入推廣。
謝謝。
我是台科大科管所的老師,我跟清大科管所博士生易莉翔及清大老師的合作研究團隊一直從事社會創新、社會研究已經5、6年了,想說這次過來跟您請教、討論,有關於臺灣社創圈、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