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這個是第二次拜訪,可以跟您合影嗎?
謝謝。
就是會省掉取得raw data的問題。
所以是精神上跑或者是他們那邊跑?
但是在研究上會碰到一個問題,像早期用行業別的一些內幕,但不必確切知道是哪一些公司,反正大概可以做推算,但現在產業別那麼活潑,你其實無法再重新釐清某一些公司,重新tag它,也不知道真實的數字,就沒有辦法做精準的分析,其實大家只能用推估,其實這個產業是政策、決策非常重要的依據,這個部分我們卻沒有辦法做到。
即便是公司,其實我們自己分析師也會碰到一樣的問題,其實民營也就是財政部也會有資料,但是基於個人公開的部分。
類似這樣的概念,如果我們也是有人帶頭做,解決某一個情境,不可能是一個公司完成,也是有一些產業拼圖在裡面,他們也不用太知道,就專做那個,然後就被帶出去。這個是有機會的?
臺灣有沒有可能也發展其他模式,像那個概念也有一點像,大陸有一點像大公司,比方做智慧城市,其實那邊養的育成中心、新創已經確保有機會接單。
iSensor可能好一點,因為iSensor很多史丹佛,所以那邊募資也不錯。
我們想要表達的是在一些領域的分工上,新創是不是不一定有辦法一口氣做完,或是新創在發展的特色上,其實跟比較大型的公司,會呈現怎麼樣,新創會找到一個利基點,這個比較像幫新創問的,像這一些資安的公司、特定的軟體公司在發展的過程,絕對不是跟大廠競爭關係,而是某種合作,如何比較快速有第一桶金跟健康成長?
但如果用垂直產業來講的話,我發現新創有一些能量,很好,但不容易找到商業模式,像IEK在最近從CES回來辦了CES研討會,我們也邀請幾個臺灣科技部補助去CES參展的廠商,其中有一個資安的公司,他的技術超好,我們給他講師的時候,他說這個是我開公司到現在收到的第一份薪水(笑)。
這是用區域的角度,真的還是回歸到垂直的部分。
政委想再多跟您請教幾個不限平台上的問題,第一個是區域的問題,像政府現在在講新南向,您覺得對於這一些區域,對於新創來講,我們這邊優先處理的是inbound或者是outbound?也就是對於新創生態圈的建立來講,我們是比較有機會或比較優先考量的?
瞭解。
像政委您給我們一些靈感,像政府的採購,比如新創優先或者是某一些優先,對他們來講,也是很想揭露。
但是國內比較相反,會覺得比較保守,未來要怎麼鼓勵?
想跟政委再多請教一個問題,如果這一些方法都很ok的話,還有一個小問題,也就是國內的企業對於公司資訊的揭露,其實通常是比較保守的,像他們的募資狀況,或者是有一些員工人數,像國外會覺得先講就是了,然後讓人家覺得很厲害。
就跟Open Source的意思一樣。
這個有一點想朝雙向談,你的資料進來、我的資料也過去,我們未來直接是API接著,然後看怎麼樣的審核認證通過。
他是有這個理想,但相對變成背後如果有一些資料庫更豐富,我覺得可以嘗試用一些patern比對,然後猜測對手。
中間還會多一層,就是資料庫好的時候,也許是報表那一塊,可能是先對計畫這邊,好比像政府這邊。另外一個是技術長跟執行長,像那一天技術長所提的,這不只是給政府看,應該給新創看他們現在應該往哪一個方向走,這部分是形而上,目前有一點難度,但我覺得如果可以做一些它跟別的新創的競爭力比較……
是。
政委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工具或什麼,也就是想到有一些新創的東西或技術是可以加的?
我們也有想說在這個平台開發的過程,也開放讓新創,也就是有一些共同的參與概念,而不是只是說資料給他們看,而是連這個平台也能夠儘量不要一些老公司、大公司在分包。
我們也是想要發展一些工具或template,方便這一些廠商在不只登中文,在包裝轉換成英文的時候,也變成是國外的眼光,看起來不是純粹翻譯。
變成check不會是網站的管理者在管理,可能會多一個partner?
像這樣的概念,可能這一批團隊是您接觸最多、最清楚,未來「亞洲‧矽谷」要長期維運,初期還是會計畫base,可是將來會希望是永續平台。
比較純粹上架的。
因為Wiki是一種手法,但是新創是兩、三個人或是十個人,您覺得由誰來維護,我們怎麼認證,這個部分我們要如何處理會比較好?
其實理念很接近,我們可以再形塑一下,想請教一下政委,我們有碰到一個問題,處理的手法還沒有想清楚,如果現在也開放廠商(新創)自主維運的話,未來機制上怎麼設計比較容易認定哪個是比較代表性的?
比較容易在Google上,已經有一點露出,我們可以比較直接主動出擊,如果連他能做什麼,我們都還不知道,那還不是第一個。
政府、學校,像大部分是靠自己的力量,其實在CrunchBase活躍,在國際的媒合會活躍,應該都是容易蒐集到,所以我們其實第一波比較希望掌握的是比較活躍的新創。
我們這邊之前有做過討論,因為用成立時間之類,範圍都還太大,後來有定義一個切入的做法,就是所謂比較活躍的,而這個活躍的意味不只是在國內,比方是在某些學校的育成中心,因為這是容易獲得的資料,或是在新創基地,像有一些加速器協助或者是在國外活躍,用這個也比較容易蒐集到活躍的新創先當第一波的主要對象,應該可以涵蓋近年來政府也有幫忙過的一個部分。
不會,很重要,謝謝。
沒有,但基本上大家認為「.com」不是那麼合適,而且也有人註冊,只是已經註冊的那個單位,我們有去查過,其實在商標那邊沒有註冊,剩下來就是選擇「org」或是「gov」的問題,這個部分就可以再討論。
您的建議是?
那做對了,而資料累積也多了,就成為一個demo site,你就可以show它,然後就推廣把其他的網脈談進來,這樣就很方便。
你有這個資料就知道政策有效性,你就可以做很多的分析,就是政策這一塊的TA。
昨天有跟技術長這邊有做交流,其實大家都在談相同的願景,只是切入手法的問題,技術長說沒有關係,資料庫先內部用,我們先把這一些團隊來自不同的媒合會、活動、競賽比較完整的資料先進來。
就是亮點的部分,我們能做的力氣是亮點的部分先作一個聚焦。
對,像SVT angel那邊也談了,其實像現在講的新南向,有一些其他的國家,我們可能還要去接觸一下,但大致的精神就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做,所以不是要人家餵資料給我們,而是我們也會有一些資料投入,像剛剛講的是屬於新創自主維運的部分,但也要有一個部分是從很多國內競賽整理來,或者是展覽、活動,像今年CES展,一次就有三十二個新創團隊包裝過的東西,有一點兼顧像那一天我們拜會林之晨理事長,他也有提到,他覺得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力氣,全部國內所有的新創……
目前2012年來的廠商,現在有兩百九十幾家廠商在那邊,但跟現在國內新創的數字來比,真的很少,我們如果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做一些基本很亮眼的東西,也就是產品跟服務的描述,自己就會像廣告聯播網丟到很多地方,甚至「亞洲‧矽谷」去幫它談,因為「亞洲‧矽谷」有一個網脈,對新創來講,就是很方便的地方。
那個CrunchBase已經去談了,data也會餵過來,像這邊本身臺灣已經到一定的能量,就只好登它。
對,但可以是一個基本資訊,就是讓國外投資人稍微瞭解說有興趣,這一些投資環境的基本資訊也有一點認識。
對,你只要做一件事,你不用自己去瞭解很多網站或是那些人脈,我們的概念是像這樣,就是在一個地方用很簡單地手把手做完,就放出去,所以這個網站自己本身流量不高沒有關係。
對!對!因此我們在想整個系統架構的行銷方式是,國內新創其實在這一個地方需要有比較方便的工具,有點像人力銀行的提供求職者template那種感覺,或是有一些小工具,讓它方便包裝之後,有一點像廣告聯播網,我們「亞洲‧矽谷」也開始跟Crunchase談,在這邊去上資料,我們就直接撒出去了。
像以國內新創,政委那一天講得真的太好了,國內新創很大的痛點是沒有辦法鏈結國際,我們就跟他講說CrunchBase流量很高,你在那邊刊登,投資人就可以看到你,結果居然還有很多新創公司問「什麼是CrunchBase?」,真的!有一些新創甚至說要做英文pitch的時候,只能直翻,但不知道怎麼做出那個味道。
其實那天政委有特別提到資料來源的部分,還有講到痛點的這一件事,我們會發現,這一些都有做過沙盒,其實我們可以分成幾大面向。
對,而且在這種部會的討論上,其實有一點像這樣,變成重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