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物要經過一天、十天或者是半個月,要乾燥之後才能播種,表示未來的七十天還不會有,應該再加上十天,也許八十五天才會有下一波的東西出來,因此這個沒有辦法用量化,也就是整個專家看定性的資料來決策,因此我一直強調一開始的概念是先鎖定在農委會長官作決策,知道未來供應量的情形,後來附帶一些價格資料研判,或者是對外訊息公開,這都是後來一直需要研議,也許做不足,但是我們會慢慢完整補充。
這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一個平台原來很多都是屬於決策用的,這個部分我一定要先跟政委及長官說明,這裡面有很多屬於質性的,剛剛署長有提到未來一個月的供應量在哪,我們署長心中非常清楚,未來不會差太多,因為天氣太濕,不可能復耕,因此我們需要雨量的資料,所以我們是掌握到主產地(資料),在系統當中介接到,而不需要人工轉入,在我們的統計資料就知道甘藍、結球白菜的主產地是多少量,雨量資料是多少因為是質性的數字,因此需要專家進入到這裡面,因此就會研判一個禮拜根本不能復耕,這個土壤是濕的。
原來這個產銷資訊的出發點,我剛剛也有說明,其實是為了讓長官瞭解、知道,一開始主委、副主委曾經問我們農糧署從市場端掌握多少量,這個是非常核心,供應量在未來是多少時間,這個是原來的出發點,因此很多決策資訊都是在這一個面向上,研究員也有參加過我們的會議,也給我們的指導,因此才把價格引入。
像剛剛副處長也有提到資料要處理三等份,上、中、下旬,那個都是月的東西,所以只好合理化,民生消費,每日都一樣,不可能不高、不低,因此我們大方向處理三個概念,也就是併種苗的旬資料,我們綜合的原來是這樣,因此有一些是月、旬資料,海關是提供日資料,因此如何搭配這一些資料,我們內部檢視的時候,稍微也有盤整過這樣的觀念;才不會因為單位時間點不一致,而資料混雜,我們會儘量蒐集到一致,這個沒有問題。
資訊修正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剛剛張科長簡報的時候也有提到,為什麼有很多定義每日、每旬,但是有一些東西確實統計量是以月呈現,這個就沒有辦法。
訊息傳遞有關於民眾使用,資訊中心統計室的長官,之前有做視覺化的效果,那個部分我覺得可以學會裡面長官的做法,那個在資訊中心跟統計室都有很棒的發布,其實文字確實民眾感受不到,因此會請裡面指導我們再改進,這個也有考慮到,謝謝。
至於,具體的做法為何?我們在全國有四個分署,我們有提過,由他們去掌握批發市場,再把資料導入,已經有線上資料;拿不到的,再請同仁去拿。這個是有關於零售價格的部分,事實上也有考量進來。
我們還要再檢視一下,為什麼大賣場通路商的電子發票不適用,那個是很好的資料可以馬上介接,那初步有先談到,那個是物件,而這一個物件可能是兩顆,或者是一公斤,或者是半顆,很多高麗菜在颱風期間是切半顆,因此沒有辦法讓我們掌握到真正一公斤的價量,這個是不容易掌握到的,因此後來發現與其要掌握電子發票的資料,應該要回頭再掌握北、中、南零售市場的資料,這個我們也有接觸。
當初在討論的過程中,其實國發會的長官有給我們零售價格的概念,我們署長有提過這一個觀念,批發市場幾乎是大賣場才會有的,但是民眾關心的是旁邊的零售市場,無論如何我們也把這個資料收進來,我們目前規劃是在台北、台中跟南部,找一個都會市,找前五大零售市場的資料,目前我記得台中市、台北其實都被介接進來,都沒有問題,那個確實是可以得到這個資料。
有幾件事收進來精進我們的做法,剛剛也有討論到零售價格的概念,一開始原來的初衷是希望讓會內的長官知道手邊到底還有多少的量,未來一旬、二旬、未來一個月到底有多少量可以正常供應,原來的出發點是從這裡,但後來也還是不夠,後來發現市場端發覺那個價格走勢、趨勢是否符合量的推估,因此才會想把批發市場的價格導入。
謝謝剛才院裡面的長官及國發會的長官幫我們解釋這一個構想。
對。
確實是這樣,因為我們怕農政部門公布一套資料,海關又有一套資料,本來是重複檢視,只是時間點切割統計量的問題而已,倒沒有涉及到私人營業秘密的問題,純粹是剛剛的考量。
不是。
因此,我們當時的想法是要讓我們的長官瞭解最大上限可能有這麼多量在邊境上等待,如果可以被接受的話,未來一個禮拜或者是兩個禮拜有多少量進到市場中,大概是這樣的原因,後來我們才認為這個部分還不是很成熟,因為會有退運的問題,因此才認為只要供長官決策,大概是這樣的想法。
我們在幕僚作業的過程中就有交互討論,其實海關的資料,農委會統計室也會從海關拿到,這個沒有問題,但是拿到的通常是一週前的資料,而我們在災後要立即知道十天、半個月有多少,要掌握在手邊,因此透過防檢局的系統資料,就可以知道他們每一日查驗報關的資料;但這裡面很重要的是,查驗以後是退關的,可能不符合檢疫,因此被退運,可能我們掌握到三或五個貨櫃,理論上應該是小於或者等於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