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的生活開銷也是控制在滿精簡上?
也是。
所以沒有說存到每個月要多少?
所以你對於坊間會講說如果要退休,你必須要存到多少錢才能退休,那時有算過嗎?現在這個狀態?
可以問一下您現在大部分是做志工,您以前真的為了溫飽,收入有差很多?
我們退休的定義有點不太一樣,因為退休的定義是退休之後不做工作,你就是到處去玩。
像比如我自己要是33、34歲左右,我很難想像我33、34歲要退休,我人生還這麼長,所以您當時33歲宣布想要退休,那時的想法是什麼?是為了想要做更多其他真正想要做的事?
瞭解。可以請教您一個比較跳tone的關係,您是35歲就宣布退休?
所以像參與「蹲點‧台灣」的學生,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你會建議他們在參加志工活動時,是不是要往哪一個方向去挑?他們在那個活動當中獲取什麼是比較有幫助的?
回到「蹲點‧台灣」的活動,像您對於他提到大學生參與志工活動的案例,您怎麼看?
你在不開心的階段,學校還是有一些空間可以讓你喘息或者是比較可以呼吸的地方嗎?當你在不好的情境下,假設現在的學生有類似的情況,好比環境不是那麼友善的情況,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衡?然後去面對?
真的喔!換了一個環境之後就很好?
您八歲的時候,也是在小學的階段?
我之前看到一篇報導,您在資優班的時候好像表現太突出。
後來決定自學的關鍵因素是?
您在學校的狀態,不會覺得有辛苦的地方?
但是那時候……
因為我看過之前的報導是……
我要請教的點是,也許現在接受傳統教育體系的學生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遇到一些挫折或是難過,就覺得他很像不適合這個體制,也許沒有這麼多的選擇時,也會給這一些受苦的學生們什麼樣的建議?
我們再拉回來教育體系,您在比較傳統、正統的教育體制中,後來有受到一些挫折,選擇自學才走出一條路成為現在的您。
像現在也會再討論擔心人才一直流到海外等等的問題,所以還是可以期待他們吸取養分,有一天還是會回來?
您提到矽谷,像有這個機會去海外發展之後,會想要回來臺灣貢獻的人是多數嗎?
覺得這個是正常且正向的?
我看報導的時候,那時也有輔大跟實踐的選擇,他最後決定去法國時,有無跟你聊過他的想法?
又或者像服裝設計師的吳季剛,小時候就移民,後來成為服裝設計師,其實會有一種反思,他們是很單純,出生在臺灣,在臺灣接受我們完整的這一套教育系統時,會不會走到今天在國際上的地位?很多人其實覺得答案是否定的。您怎麼樣看大家這樣子的反思?
讓大家覺得有一點難度,在國際上的這一些優秀的人,他們有很多可能在很重要教育的階段,其實不是在臺灣完成,可能都是在海外。
雖然感覺臺灣的教育有不斷在進步當中,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在國際上發光的案例,像委員自己的堂弟也是一個例子。
就您以前求學的階段,因為臺灣教育也是不斷在修正與引進,您覺得有比較明顯深刻的變化或者是大家對於心態有改變嗎?
第一個想要請教的是,網路有很多過去你求學的資料,你覺得真正好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概念,是建立學生的價值觀或者是引導學生的過程?又或者是就是要給你一個基本的知識教育?你覺得真的好的理想教育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