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第一組分享的時候,我就想到在我自助旅行的經驗中,我去那邊吃飯,後來他問我幾位,我說我一位,他說:「不好意思,今天香蕉葉用完,問我有沒有自備。」,我說:「沒有。」,然後他就跟我說他不供餐,於是我就摸著鼻子走了。也就是總量管制的道理,不能叫全國都不用,那個是從製造端來看,也就是今年製造廠限制單量是多少,然後生產完了就沒有了,也就跟稻米一樣,也就是這一個面積沒了就沒了,這個是可以採用的,因為要改變衛教方式及生活習慣,這個不容易,謝謝。
有關於替代性方案,剛剛有一位大哥提到,前端有一段用完拿來丟,那個是可以分解的。
風險是:1.立法不容易,因為有很多聲音會影響到觀光;2.民眾不守法,像台北市政府限制使用,台北市政府拿去,這個是問題的部分。
公民自覺的部分,還有一個是純區域專訪性質,像小琉球的公民有自覺的話,地方自治是這一個區域、島不可以用,或者是四四南村或者是社區不能用,這個部分就需要地方自治區立法跟執行。
而且有KPI,也就是這一筆費用用在今年淨多少灘跟垃圾減量,然後定期公告周知,這個部分對我們比較有公信力,這個是負責環保署跟經濟部。
會有很多的障礙,誰都不願意出一筆錢,廠商、製造業及消費者都不願意出,我們只要把法規墊出來之後,我們只要把資源透明化,專款專用的透明監督,把這一筆費用回饋到整個環保實際的作業。
我們這邊有兩個說法,現在廠商製造有徵收、回收費用,但是徵收不落實或者會以多報少。另外一個聲音是從消費端,你既然使用不環保的東西,就必須負擔這一個成本,必須把它回收回來。
第二,有關於環保捐的部分,我們希望能夠精算成本,因為回收再利用,不管是一次性餐具的回收再利用的成本,目前來看我們訂得太低,應該經由財政部、經濟部去精算,這個東西會造成我們事後的衝擊、外部成本,我們必須灌在外面。
認為學校生活要落實,像跟日本學校一樣,但我們有其他的辦法,像我們現在就利用公服的時數去做淨灘,真正接觸到,高中、大學都有,而不是去醫院吹冷氣跟做義工這麼簡單。
有關於公民自覺的部分,其實跟第一組很多很像,我就不講重複的部分,我講不一樣的地方。
那個不叫罰責,那位先生跟我的觀念是環保捐,如果你使用,就必須要付出成本,那是本來就該付出的隱藏性成本。
……請繼續,加快速度。
這方面的下水道污水接管跟回收再利用處理,這個整個社會處理的議題,所有的一次性餐具的禁限用,跟這一個問題的連動是滿弱的。可以嗎?
我這麼說好了,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是環保署的指導範圍之一,其實不只我們一般可回收餐具清洗的污水處理,包括生物污水、家庭洗衣服的污水,按照環保署法規,是不能直接排放到河川水體裡面去。
環保署我覺得法規制訂的時候,我們可以制訂很多吹哨子的機制,幾位員工要檢查幾百個企業,ok啊!讓民眾、政府查核舉報,非法使用違規的餐具或者濫倒污水的業者,這個可以解決問題,我們想方法。謝謝。
環保署比較困擾的,有一個是宣導教育,投入很多成本與成效的關聯,我覺得我們從國民教育做起,我們這一輩小的時候帶手帕,現在為何不做?日本在推,為何要不停用面紙?不停用製作垃圾的東西?
我覺得那個先生跟我提的都是很好的想法,也就是提高所謂的環保捐,等於把成本墊高,你要用,可以,就像用一次性的紙尿布,請你負責後續的回收及垃圾處理,我相信那個成本會高到你不想用,你只想用布尿布。
精算使用一次性用具的回收處理成本,我們並不一定要完全禁用,要是很有錢要用一次性餐具,然後有人跟在你屁股後面幫你擦屁股跟回收,ok。
像荷蘭連攤販、美食街,他們的官員定時去查核他們的餐具,他們會外包給清潔的公司,直接做好之後回收,他們是會查核的,只要查核到兩次就關門了,這個是法規可以規定、限制,可以想辦法查核的,包含水的利用、餐具清潔,這個是可以解決的,這並不是問題。
現在是要解決問題,水的問題是可以利用再回收,這個不會是問題,介面活性劑也不是問題,現在有很多自然、天然的介面活性劑,不需要用到化學的,像我們的水廠可以做到98.8%的回收率。
我也是年紀很大的人,我老婆有B肝,而我沒有,為什麼?自己想清楚一下,我們夫妻耶!找方法、解決問題,不要一直接深陷被害者的情境裡面。
一直想這個、那個,我們今天講的是一次性餐具,可以嗎?想方法,是吧!現在我看到很多人……我們用月經杯、布尿布,有很多種方法嘛!可以嗎?我們來想解決的問題。
不好意思,我也是年過半百的人,呼應一下,今天的議題是如何限制一次性產品的使用,尿布、衛生棉的問題不在今天的議題裡面,不要再把問題擴大,我們老人家不要一直丟問題出來,我們來想方法解決問題。
敝姓林,社會人士,因為對於使用一次性餐具,包含塑膠,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非常非常有興趣,所以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