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必須要非常認真地跟政委報告,跨部會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再強化一點,因為我們公司跟菲律賓有簽MOU,跟菲律賓互動密切,我知道下個月經濟部要跟他們開會,我從8月份開始到上個月,我連續被問了一樣的問題,超過五次,不同的部會一直問我同樣的事情、問題,是不是可以只要有一個窗口?然後每一件事都要給他一個非常符合他們需求的報告,還要做成他要的格式,KPMG的服務團也被卡得非常可憐,這個部分是要麻煩跨部會的部分,多費心。
我們之前曾經面臨過Social Impact 質化跟量化的問題,像是在SEWF世界社會企業論壇,也就是社會影響力到底有沒有辦法做量化,歐洲專家提出建議,可以用一些心理學上的報表——像福祉wellbeing的評量——但是我們被政府單位打槍,不認同,因此我們希望政府單位可以評估。
我們公司有非常特殊的財務模式,就是在鄭老師的輔導之下長出來的,像剛剛講的閉鎖型也已經成功申請完了,如果你們自己有想要轉閉鎖型養成過程所遇到的困難。我們這邊非常樂意分享經驗,年輕人可以丟意見過來,沒有問題,我們是這樣被幫長大的。
剛剛中山大學社企發展中心,我想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任何的財務需求,各位可以記得他們是非常專業的團隊。
因為我們公司也有收實習生,跟學校也有很密切的合作,政府有沒有曾經考慮過把教育類推動學生創業,把最後推到做實習生,或者是鼓勵社會企業的學生,也就是透過某種intern的事情來做這一件事,整輩子連工讀的經驗都沒有,怎麼創業?創業就是很痛苦,不管創什麼業,社會企業都一樣,必須要有人告訴他需要經歷過什麼事,這個是我個人創業的分享,謝謝。
我非常意外,而且非常高興可以看到這一個主題,雖然是業界,但是我是之前在外面工作,然後再進來創業的,所以我曾經當過南部農業這邊很多學校的業師,也就是輔導很多U-start創業的學生做品牌行銷這一塊。我非常地惶恐,這一些孩子簡單的分析、行銷模組、風控、談判、法務都不會做,真的是把他們推向火坑的行為。這一些事誰會?真的只有業界會。
但是這一件事,像很多中企處的官員都不知道有閉鎖型公司,而且已經有人已經申請成功,甚至也不知道股價可以用0.1元,這個是我舉最近常常遇到的例子,但族繁不及備載,希望藉由多方全臺灣關注之後,可以讓資訊落差降低。
我們舉一個例子,像我們公司現在正在做增資,我們要用閉鎖型方式,但是台北知道,而南部不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南部很多,甚至不只南部,很多青創都是某一種創新,只有閉鎖型的方式才有辦法secure我們的know how,不會那麼容易在資金進入的時候,被大企業整個搜刮掉。
我們因為農業的關係,南部是很多農業生產大基地,所以南部一定有點,特別是我們有南向的關係,但是我們在南、北跑的過程中,發現南部的創業青年其實並沒有不努力,非常地努力,而且非常地認份,也很有熱忱,但是資訊有很大的落差,很多部分其實南部資訊是不知道的。
我們創業三年多到現在,我們因為工作的關係,滿常南、北部跑的,我們是之前社企聚落的進駐廠商。
各位好,我是社企代表,我是蓋婭社會企業的林盈,也可以叫我Vanessa。我們公司自己有專利的科技,我們是用非典型的人力來做產銷整合,目前也有南向跟跨國的合作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