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有關於公共服務型的自駕車在這上面作運用,可以看到很多像Toyota、福特宣稱做完自動駕駛了,可是這一些車子一台可能要賣300萬左右,一般的民眾沒有辦法負荷;如果拿來做公共服務型的自駕車,在臺灣的產業裡面,是有一定的競爭能力,所以這一方面希望沙崙場域針對公共服務型的自駕車來作實驗規範,當然這裡面還是需要看廠商目前的投資規劃,以上報告。
另外,南部的機車使用量非常大,因此在沙崙場域的規劃中,第一天就先講好機車要怎麼做,把汽車跟機車分流,可以簡化整個環境。如果今天是要在混合環境的話,就要先針對道路的環境先分析之後,然後再把整套系統放上。
如果尖峰時刻過了,可以採用DRTS的方式,比如就是從這一個區域要到另外一個區域,幾點幾分就是一定要過來,在這個時候,我可以先預約DRTS的服務,提供整個機動性的服務。另外還有機動派遣,像車的座位不用那麼多,而儘量省電,並且能夠在這一個場域裡面進行。
整個沙崙場域的建議方向,第一個固定路線的Shuttle Bus,也就是從高鐵車站還有整個園區裡面營運,這個是粗略的圖,未來在作建置的時候,可能還會有一些修改,只是一開始有一些固定路線的Shuttle Bus,也就是平常上下班比較多人的時間,大家可以知道那一輛車一定會坐滿,因此並不會賠錢開車的問題發生。
在手機裝置,我們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很輕鬆擁有這樣的提醒功能。在穿戴式裝置上,可以跟智慧型或智慧眼鏡搭配,目前是以智慧型手錶,並且把這樣的裝置能夠放在安全帽上提醒駕駛人,這些裝置其實全部國產都可以做得到,因此我們落地在執行的時候,其實也藉機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供應商提供這一方面的東西。
如果行駛在慢車道的時候,就會有非常大量的機車、腳踏車在裡面必須要做互動性的測試,必須讓原本系統要在精準度更提高、威脅的判斷要更精準。
資策會的想法是,在這邊做這樣場域的建置,我們希望能夠把九州大學跟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學院所進行一些校園服務,來營運相關的服務型態在裡面,包括自駕車對行人、自駕車對機車及對汽車的互動性測試,在營運的時候,可能這一輛自駕車可能像公車專用道一樣行駛在內側車道,有一些汽車駕駛會去搶佔公車佔用道的使用,因此並不是專屬的,偶爾會有人跑進來。
因為第一科大是創業型大學,因此他們在校園育成以亞洲二輪為主,以臺灣或東南亞車輛的環境為主的服務型態的小型新創事業,正在裡面育成。
因此,這一個Smart Pillar當初廠商設計的目的是,我們要進去東南亞的基礎建設功能,比如今天是農地,而農地上的無人機監控時,也能夠停靠,因此,整個環境是結合IoT、自動駕駛所要在上面所進行的。
我們就開始布建了Smart Pillar,我們預計在4月的時候,會有兩支測試Smart Pillar建立完成。另外太陽能充電站也可以讓無人機停靠充電,如果那一台無人機有無線充電功能的話。
高雄第一科大是一個滿特別的地方,校園裡面可以騎機車,而且學生騎機車的速度滿快的,另外因為高速公路的關係,所以分東、西校區,東校區是平常很少人回來,西校區是平常比較多人會上課的地方,在東、西校區裡面有一座大學橋,有一些上坡路跟下坡路,這樣的環境滿貼近於臺灣有山坡地形、平地及機車混雜的環境,因此其實濃縮了各種不一樣的試練。
我們在設計高雄第一科大這樣場域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想的是法規與制度面,我們參考日本警察廳所頒布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方針,裡面有幾項,我有用藍色的字標,濃縮起來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有駕駛、有人,第二件事是所有的營運必須要被監控的環境下所進行,第三件事是一定要確保它的安全。營運服務及測試的單位,必須要盡其所能保障所有的用路人及車上的人的安全。
其實臺灣現在目前手機是一個人幾乎兩支手機的情況下,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行動通訊及WiFi hotspot的優勢來營運。另外在法國巴黎也在運行一個計畫,該計畫也是用巴黎現在目前用的WiFi hotspot來進行V2X相關的實驗,叫做CarFi。
NTT DOCOMO其實自己有營運wifi hotspot跟手機,所以像大家在台灣可能是中華電信都會有一個auto CHT,或者是遠傳也都會有一個自動認證的wifi連線系統。在日本的實驗使用了叫做「WiFi direct」的技術,因為「WiFi direct」來實作V2X的運用,可以快速將整個服務導入到每一個人都擁有的手機裡。
剛剛蒙主任提到NTT DOCOMO跟DeNA,他們現在在福岡市的九州大學合作的場域,所使用的V2X技術,因為日本是走700MHz ITS,他們其實還沒有辦法在行動電話上營運這項服務。
另外是一些基站電力及通訊設備的設施,像這樣服務型所運行的環境是在鄉下,鄉下有時牽電信網路或者是電力線都是很困難的事,因此等一下可以分享在第一科大所建立智慧基樁的想法,上面是用太陽能板,因此避免了相關電力牽線的問題。
接下力是V2X的聯網環境,這個不只是新的安全運用,還要考量到未來營運時在商業層面上的運用,所以這裡面會有一個服務型態的設計跟大家分享。
在整個3D圖建立起來之後,除了像剛剛在Google看到的圖資以外,還要另外更精細,也要有動態資料的更新,就如這邊所提到的V2X系統,可以把相當多的車輛資料,目前位置在哪裡、準備要運行的速度、運行方向都會回歸到這樣的動態地圖上。
如果今天完全是空白的白紙,我們可以針對該地來作場域的規劃,如果今天要導引入沒有辦法修改的道路環境,勢必要對這一個環境做道路的建模,並且把上面運行的車輛方式都先作統計與分析,這就是為了自動駕駛車要迎合社會環境裡面,也就是剛剛主任所介紹的,裡面有一個「社會接受度」的實驗。
未來要營運到服務方面時,必須要在場域建構上,幾個有必須要先做的事,第一個是場域規劃與設計。
整個場域建構我們目標的方向回歸到為何會有自動駕駛這一件事,自動駕駛這一件事除了做社會服務議題與科技發展議題之外,最前頭是希望能夠減低人為的肇事因素,因此像Toyota提出Mobility Teammate系統的延伸,這一個部分ARTC在過去也進行了非常多的研究,可以很快把相關的研究基礎建立到ARTC所擁有的自動駕駛車輛上。
我們一開始講一下服務場域建構的方向、高雄科大的測試場域的建構狀況,及沙崙場域的建議。
各位好,我們在這邊報告的是智通駕駛的場域規劃,目前規劃會以資策會目前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所進行的場域規劃來作分享,並且以沙崙場域作一個開放性場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