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跟26日。
民眾也有提到健保卡的儲存資料要增加電子處方籤及醫療相關的電子收據,以上報告。
實體健保卡要存在,未來要發起新一代規格的健保卡,到底一代及二代健保卡的過渡期要多長,一代健保卡什麼時候要退場?
如果即時上傳沒有辦法達成的話,其實我們實體健保卡、行動憑證仍然能夠需要讀取與存入相關的就醫資料,其實對於即時查取及網路不通順的部分,我們還要確認網路相關的技術。
第四,其實民眾跟醫療院所都有提到希望資料能夠即時上傳,我們在這邊定義,即時上傳是一看完醫生,紀錄就可以上傳到健保署,因為現在目前的規定是二十四小時之內可以上傳,如果上傳的話,我們的資料就可以放到雲端上,可以提供更多的健保服務。
我們還是希望看到不同的層級,像診所、小醫院、大醫院,如果要投入行動憑證開發的話,會需要多少的成本?
有關於這個部分,前面的一至三點都是跟成本有關,像讀卡設備,我們是不是可以協調到一個讀卡機就可以接觸式、非接觸式,手機是否可以讀取?接著是系統修改,也就是醫療院所、健保署要蒐集相關系統的成本。
針對院所的小命題,如何透過這個案子來提升院所的讀寫速度,減少讀卡設備的耗損及即時上傳就診資料,並提升我們的醫療服務品質。
第四點、第五點,實體健保卡跟實體憑證的資料要如何同步?還有針對網路不通順的部分,是不是有相關的配套?
虛、實併行的第二個情境是,行動憑證跟實體卡都可以同時運作,同時運作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民眾是不是只要使用行動憑證就好了?如果是的話,我們還要發實體健保卡給他嗎?會有這個疑慮。
第二,關於民眾選擇方面,民眾是不是可以換行動憑證或者是實體卡,一直在轉化,其實在行政管理上也是有很大的問題。
第一,行動憑證是不是民眾申請了行動憑證,然後實體卡是否就無效?這個情境下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行動憑證要有授權機制,授權機制就要考量到授權的時間是永久或是單次,授權的身分或是數量及轉換等等的議題討論。
再者比較棘手的是,實體健保卡及虛擬健保卡併存的問題,我們有想到兩個模式:
再者,有關於行動憑證的部分,申請方式、裝置如何綁定?行動憑證有關於遺失、資料儲存如何寫入的問題,以及民眾帶行動憑證去看醫師之後,離開診間後,是不是醫師就不會再讀取到民眾的資料,都希望我們這一次在技術上可以請益的。
針對這個命題,健保署有一些提問,包含實體健保卡要發展非感應式的技術、容量大小、加密技術、材質等等規格,希望在第二次的會議可以收到意見,醫事人員憑證HCA也同步納入規劃。
在禮拜二的部分,因為經過第一次會議的收斂,有做出兩個大命題,大命題是如何在資訊安全、可以負擔的成本下讓健保卡可以更便利,同時有良好的授權機制、身分辨識、離線使用,以推動行動生活的政策。
禮拜二的討論,我們也有蒐集到意見,我們可以找一些在第一次會議中提出過具體建議,或是針對技術或是法律相關背景的人再次參加。我們預計第二次協作會議也是以五個小時的時間來操作。
第二場的會議目前是訂在8月8日署內的十八樓禮堂,這個會議的目的主要是要瞭解第一次會議結束,我們對於健保卡方案可行性、規格、經費及相關法律諮詢,我們預計這個會議邀請十五位,我們希望分成技術、成本及法規的相關人士。
各位長官好,我是健保署李健誠,各位手邊有我們今天3點多提供的資料,7月4日規劃會議中,目前署內的規劃是實體卡要保留,但是我們發展行動憑證,讓民眾自由選擇,行動憑證的部分不建議在健保卡支付。
還有一個疑問,是不是有一些角色可以找我們署內的員工,像新生兒的家長,打電話給他們,他們說沒空來。
利害關係人還是我們去調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