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跟資策會申請Beacon,但因為有鎖碼,所以有一點麻煩,有一些東西不能即時推播,政府是不是有哪一些諮詢單位可以讓我們知道幫我們做A、VR,這個對我們來講是解一些行銷上及宣傳上的困擾,這個部分請政委再幫忙一下。
行銷比較偏科技行銷,像AR、BR,又用Beacon,這個都需要新的技術、設備及資金的部分,對於非營利的部分滿吃力的,建一個AR的模要花好幾十萬,其實是有幫助,但是對我們來講,成本壓力很大,因此我想不曉得在政府方面有沒有一些資源?
我很期待剛剛講的幾個方向。
所以要看如何串聯資源,大家就會慢慢來找你,我們那邊的食材,一個是自己種,一個是在地的,因此慢慢就串聯起來了,那個是一步一腳印的事情,不曉得對你有沒有幫助,但是可以申請一些政府的案子,因為至少有人、專家可以幫助你如何開始啟動,謝謝。
像南部的藝術家比較分散在各地,不像北部有華山,一去就可以看到藝術品,我們找到很會雕刻貓頭鷹,可以在那邊辦獎跟活動,其實很多弄稻草人是很厲害的。
其實有很多人才在民間,只是我們都還沒有發現,我們只是希望喜憨兒基金會是一個天鵝堡,希望有藝術才華。
再來,我們用在地農產區做DIY,像我們用荔枝染,我們那邊很多荔枝,可以把葉子拿下來染布,可以用在地的農產區作交流,因此在財力、人力上,政府可以做經濟型的,慢慢經營。
外面的旅客,我跟旅行社合作,可以一日農作,像我們剛剛講的芭樂、風力,還有荔枝產季的時候,讓大家體驗如何採果,因此很多日本觀光客可以來參加這一種,並瞭解一下臺灣農村生活的方式。
因此培力計畫申請了三年,我的抬頭是回鄉計畫,也就是「風華再現」,旗山在日據時代是非常繁榮的地方,因此申請了三年之後,其實從佛光山、大樹、旗山,其實臺29線就是觀光線,有非常多的農夫,他們都自產自銷,因此喜憨兒想做一個平台。
我們還有在地的人才,因為我們希望在地人才可以回鄉,因此我們希望那邊的孩子高齡的就業者很會務農跟生存的技能,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這個,絕對是無毒,不敢說有機,不施任何的除草劑。
我們想分享一下我的經驗,不曉得是不是適合你?喜憨兒在旗山有一座城堡,就是憨兒老了就居住在那邊,那個是照顧機構,一樓跟外面有農場,所以我們五年前,我們在旗山那個地方也慢慢經營,旗山是比較老化的社區,我們跟政府申請、勞動力發展書申請培力計畫,因此用培畫的人力,老師可以給我們諮詢輔導。
在這個領域我是新手,之前是做媒體的,所以要跟大家學習的機會很多,謝謝大家。
政委、各位長官、前輩,大家好,看到老朋友,我是喜憨兒基金會行政計畫處處長方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