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
我現在要講的是,任何事不以違規為前提,不守規矩是人的問題,並不是車的問題,你能讓我沒得選,那你能保證我不會被砸到?
你說舊蘇花設為景觀公路未來會強化邊坡,那你能保證未來走蘇花公路,不會被落石砸到嗎?我為何要提國賠?因為你們讓我們沒有得選擇,我去走安全的路回家我拿到什麼?你們送我這一張900元(罰單),走一次就是900元,半年內被記六點的話,駕照就被扣走了,我沒得選擇,我非得走這個路,那你能保證我安全回到家嗎?你送我這一張,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我剛剛講任何事情不應以不守規矩為前提,我講難聽一點,今天一把菜刀,我要拿來剁菜跟砍人,是刀子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你說景觀公路強迫我們機車去行駛,不好意思,我是要回家,並不是要去玩的,你要怎麼算?
我想剛剛可能副局長沒有聽懂我的意思,我們所有的人都有按照走規矩的情況之下,一條車道跟機車走在我前面,大車在這個位置,「速限60、安全距離50公尺」,哪裡有危險可言?
「速限60、安全距離50公尺」,我們不應該禁止車種,因為一條單車道,什麼車都在上面,所有的人都是按照規矩來,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危險,什麼事故都不會發生。
我很支持你們嚴格執法、取締,大家都能夠安全回家,今天發生什麼事,我們不應該怪車種,而應該怪駕駛人的問題,今天這個駕駛人有錯誤的駕駛行為,不管駕駛什麼車種,都會有惡劣的駕駛行為,這個是人的問題,並不是車的問題,因此我們不應該禁止什麼車輛的問題。
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要嚴格執法,所有的人遵守規矩,我們要嚴格執法,這一條路公路總局也說得很清楚,蘇花改不是以大量運輸為目的,是以安全為前提而建,我是花蓮人,蘇花怎麼樣,我最清楚。
基本上你們也很清楚舊蘇花的情況與蘇花改比起來,哪一個比較安全?因為舊蘇花也車種混流,道路高高低低又有彎道,要剎車又什麼的,基本上以剎車過熱來講的話,在蘇花改隧道裡面相較於舊蘇花並不會有剎車過熱的問題,我自己在修車得很清楚,大車危險的是剎車過熱的問題。
我這邊要補充一下,後面我覺得蘇花改的未來怎麼做,不應該實施車種分流的方式,我們今天用一個方式,假設所有的車輛,安全距離是50公尺、速限60,這一條路就是這樣子,單線道,所有的人照著規矩來的話,其實是沒有任何的危險可言。
下面這是我認為未來開放可行的方法,落實安全回家的建設目的,我們應該要在蘇花改嚴格執法取締違規才對,不應該限制機車走危險的道路,我的時間到了,謝謝各位。
接著是機車全面減稅,因為你們收的稅金包含我的大型重型機車,你們是照著汽車在收的,你不讓我走,減少我的路權,不好意思,全面減稅。
下一頁是我認為可以解決的方式,因為我的時間差不多了,你要用空氣品質禁行機車的話,每一台進入車輛都應逐台檢驗;第二,政府因為強迫我們走危險的道路,未來在舊蘇花因天災發生事故的話,不好意思,請你們要國賠全權負責,我這一張罰單會留給我的家人,如果我未來騎車在舊蘇花發生事故的話,請他拿這一張告你們,因為我沒有選擇,我只能走危險的路。
再者,我想請問一下蘇花改混流之後會有危險,那長久以來蘇花不是都混留嗎?速限60公尺、安全距離50公尺,因為這樣規定安全距離50公尺,我問你,你有什麼危險可以講的?
下一張,這張是取自於兩輪誌雜誌的照片,他們實際騎車進蘇花改體驗,我們現在假如身處在這些隧道當中,你感覺一下,這一頁PPT上的照片比較安全或者是上一頁照片的隧道比較安全?你們認為新隧道太寬、太先進,所以太危險,這個是你們給我們的回覆。
我們來看和平隧道,這是在Google Map的街景照片,這個位置有機車(右邊照片)、這個位置有一台大卡車,這是舊型隧道,有走過這隧道的都知道,它的空氣品質非常糟糕,為何這樣的路不用禁?你們認為這樣比較安全,大家來走這邊比較好。
下一頁,車種混留會有危險,玉長公路的那一些例子我先不提,新澳南下隧道都是單線,有走過的都知道,只要一台車進去就滿了,但是新澳南下隧道的這個位置,不好意思,行人、自行車、機車跟轎車、大卡車,全部都可以走。
這問題我想到解決辦法,在蘇花改放檢驗站,以後逐台檢驗,要進去的車子逐台檢驗,驗完之後沒有問題才可以走,敢在隧道裡面開車窗或是頂棚,不好意思,取締開罰,這樣才公平。
我想請問,你用空氣品質不好的理由禁止我們騎機車進入,說隧道空氣品質不好,所以不能走,我是汽車的乙級技士,我現在跟你講這個問題:這兩個照片(PPT上),這是我開敞篷車進去實測的照片,敞篷車與開窗車輛,與有的舊車款冷氣是沒冷氣濾心,或是有一些是內外循環切換隔板關不起來,這一些車輛是不是要比照辦理?
再來,空氣品質數據有多少才對身體有危害?全世界都沒有這個數據,我問了公路總局有沒有這個數據?要步入多久才會造成危害?公路總局的回覆說:「我們現在沒有任何的數據、研究,但是我們認為會、我感覺會,所以就禁。」這個公文寫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張照片是一位臺灣人在日本實際騎乘的影片,這個位置是有大卡車,這張是日本人在裡面試車的影片,注意前面有一台大型車,他們走這樣的隧道沒有問題,我想請問一個問題,是我們臺灣人的身體太弱或是日本人的身體太強?或是剛剛講的,我們的隧道有問題,也就是設計品質等各方面比不上日本?
因為這一件事,我們向公路總局反映說今天安全的路為何不能走?結果公路總局給我們的回覆,他們的兩大重點是:他們認為隧道會窒息,這個有講過;第二,他認為車種混流有危險;再者,我先講日本的山手隧道是18.2公里長,長度的排名第一個是挪威的,不過一天運量不到一千台,這個先不提;山守隧道有18.2公里,運量我查過大概是5萬至6萬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隧道。
這一張是2月5日當天,我騎乘我的大型重型機車我要回到花蓮我家,你們的警察用抓犯人的方式在後面追,他還跟我講:「我在外面開警車開到190(時速)來追你。」警察這樣跟我講,他用抓犯人的方式抓我走安全的道路,我的罰單在這邊,等一下會提到。
這個事件死了二十六個人,催生蘇花改的環評通過而建設的;這個是一個安魂碑,死了二十六個人在那鎮壓魂魄。因為這個事件而有了蘇花改,難道以後要多幾個這種碑出來嗎?你以為這個碑可以改變什麼事實嗎?
不好意思,我先請問一個問題,你們禁行機車時的心態是什麼?你們做這個決定時的心態是什麼?蘇花的危險剛剛都講過了,應該就不多說了。
我是花蓮人,我從小到大走蘇花一年大概走二十次,不好意思,我是花蓮人,我對蘇花的感覺從小到大就是「恐懼」二字。我先請問一個問題,在座的官員有沒有花蓮人或者是一年走二十趟以上蘇花的人?我有,我先舉手。
謝謝讓我今天有這個機會跟官員對談。
我大老遠從花蓮來到這邊,我想先跟各位官員講一些話,我希望今天的議題對於未來的路權是有實質的幫助,我來這邊並不是要聽官話的,我要聽官話,電視打開,50幾台就有,不需要來到這裡。
大家好,我是宋嘉倫,我自己本身在從事汽車維修的工作,我與這一次議題的關係是,我是花蓮人,我也是在蘇花改第一位騎大型重型機車被強制拖吊的駕駛者,因為我要行駛安全的道路,所以被強制拖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