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病憑證並不是簽章法那個憑證,而是現在健保卡有法定就醫憑證,現在只能拿健保卡就醫,不能拿其他的證件來就醫。
跟政委報告一下,因為發民眾eID卡的這一件事是確定的,但是不太能限制民眾拿eID去哪一家院所,以我們第一次導入健保卡的經驗,越多院所越好。
那一些都有納入,我們一再跟院內的會議都有建議,像API、測試卡都早一點放出來給其他機關測試,因為我們後面照顧的是2、3萬家院所,其實未來民眾誰會就醫我不知道,我希望兩、三萬家都準備好,但是前提是健保署也準備好,才能夠釋放一個版本給外面使用。
其實明年的預算已經有規劃了,如果政策上eID可以作為健保就醫的憑證,像修改的部分,比如資訊預算有做必要的編列。當然明年預算還沒有走正式程序,因此還不知道,拜託院內多支持。
目前這個部分,並沒有另外設計出一套金鑰。
我現在講到這個部分,接下來是電子處方箋的部分,我請明媛跟大家解說一下。
當然支付剛剛健保署也有說,目前不在裡面,但是我們也想說因為常常去居家都要找錢,為了讓病人方便,常常在那邊算錢,如果可以一次用這個東西就支付解決,搞不好連找錢、這個步驟都可以省卻掉。
可能在介面的部分要保留介接醫院的HIS,HIS是醫生看診的系統,雖然健保署有做官方的,剛剛前組同仁也有講到,對於一些沒有能力開發的中小醫院或許是好的,但是對於大醫院、自己的介面要如何介接他的資料,可能就是一個方式。
強化資安、加密資料、避免遺失被破解,所有的東西都要認證,越方便越危險,越嚴密就越不方便,剛剛就在講說假設醫院開放這個APP也可以裝到私人的,好像不是很妥當,搞不好要執行這個業務,就一定要用公務提供iPad或者是任何的東西來執行。
像現在醫院臨時開錯去藥局,藥師就會打電話說:「你藥開錯,小朋友開到大人的劑量。」如果居家已經走了,臨時要改藥,在醫院可能方便回診間弄一弄,一天之內藥單發現有問題要改的時候,如何促成修改的模式,這個是一個問題。
網路不暢通在目前K.O.沒有辦法,因為不暢通就什麼都不能弄了,就可以比照賴醫師的模式,也就是弄完之後回診所,我們再重新key一次,目前的解法就是這樣子。如果不暢通的話,可能預載藥品檢驗的資料就要更加完全,甚至藥單是不是要像剛剛講的,在醫院開好之後,假設要符合本來在醫院弄好之後就要傳到虛擬卡,讓他有一個QR code或者是什麼,可以去藥局領藥,這個是我們想說萬一網路不通的模式。
如果健保署把所有的藥物打開,讓醫療院所出去,可以依照自己醫院的特性或者是鄰近合作藥局可以設一個,這個也許是可行的方式,這個部分嚴重的問題大概沒有。
第二個是耗材,比如放尿管、鼻胃管、放各個管路,那一些耗材打得出來,另外就是檢驗單,比如抽血,像剛剛同仁提到去哪裡抽,這個在所有相關藥品、耗材的相關資料單開得出來。
藥品、耗材、相關資料等等,因為現在去居家開單的時候,每隔醫院的藥都不一樣,健保署雖然有一個list,但是醫院會有習慣用的藥,但是要能夠把藥局、有的藥都開出來,這個可能是一個思考。
但是可以接到院所的HIS系統,剛剛的藍牙是只存健保署設計的APP,變成健保資料的內容就跟回到的一樣,如果可以增加廣度跟深度的話是最好,不然就是前一組的同仁有提到,可以介接醫院的或者是醫院型的APP,這個可能是最好的。
第二,講到家中網路暢通,目前的居家如果在當場看診,網路暢通當然是最好的,但是暢通的時候,像在聯合醫院就視同診間看診,所有的東西一模一樣,要上載的資料都可以弄得出來。
當然在醫院的病歷,像健保資料庫儲存的資料都是做這個,當然也有組員提到如果這樣的話,可不可以說居家醫療的病人也不是像門診這麼多人,像一個上午就三個,如果要預習的話,我在醫院預載資料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預習之後就可以小memo,預載在pad就帶去的時候可以看,這個是提出來,好像可以做這個動作;當然,在居家就是便利的問題,關於突然間沒有電,然後電源的充電裝置也是目前要考量的。
第二,健保資料庫不夠,健保署這邊,當然可以把全國的資料都上載上去是最好的,但是目前來講藥物可以看到在其他醫院可以看什麼藥,檢查的部分有部分的報告是可以看得到的,檢查的部分有的是看得到檢查,不見得看得到data,最好是都可以看得到,但是沒有病人就醫詳細的故事,這個部分是健保資料目前缺乏的。
我現在要講的是事前準備,以現在的模式來講,在病人家裡必須要回醫院,必須要讀所有在醫院看的資料,如果要看健保資料就要選web雲端,就可以知道在別的醫院、拿的藥、做的檢查,至於SOP醫生紀錄的東西是沒有辦法看得到的,因此可以預載資料的話,可以把本院,甚至全臺灣在哪裡看過,近期的最好,那當然是最好。
今天大家看到健保署的C模式其實滿先進的,影片中是一個iPad,然後是藍牙讀卡機,所有的東西希望在健保署有一個統一的APP在平板上,就完成我們剛剛所講A或B模式。
我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我也分享一個模式,我們叫「藍鵲計畫」,剛好在上個禮拜有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的銅獎,我們的模式是會扛一個notebook,然後會攜帶印表機及4G網卡,所以會有醫事卡跟健保卡的讀卡機,去病人那邊之後,我們就全部比照醫院,因為我們連上4G網卡、VPN進醫院,所有的東西都當場印出來、蓋完章也結完帳,病人就拿著我們該去藥局領藥的領藥,血要抽的話就帶回去處理,如果要放什麼管,我們就當場處理完,這個是B模式。
在講居家之前,我們這一組好像賴醫師在診所,A模式是他在居家看完之後,等於做一個memo回診所,把所有的資料key好申報,雖然是居家,但是模式是比照一般看診。
大家好,我是第一組邱逸淳,因為我們發現這一組有分到兩題,等一下報告居家的部分,前面我會講,然後在處方的部分會請王明源藥師再幫我們講,我們最後會有副總幫我們講NFC的部分。
應該都有了、都講了,第二組有沒有要補充的?因為我們這邊人丁比較單薄一點,我們這邊剛好有幾位沒有辦法來的。
另外實務上剛剛有提到一個問題,除了處方箋的問題,還有居家醫療會有採檢的機制,是要開一個採檢單,醫師當場沒有辦法檢體,所以開採檢單,等下一次再有護士會去採檢,這個部分的採檢單是不是未來在功能上可以設計,讓他做得更好用,我想這個部分都是很好的建議,我先報告到這邊,謝謝。
另外,QR code的部分是不是可以不要給患者、家屬,而直接傳給藥局,這個部分也可以考量,我們主要的想法是患者家屬會拿著QR code去哪裡看診,我們不見得事先先知道,如果指定給某個藥局,患者家屬不去那個藥局怎麼辦,這個當然是一個問題。另外,處方箋是不是有重複調劑的問題,這個會考量到用雲端方式來控管重複調劑之類的。
電子處方箋的部分也是滿多事要討論的,第一個是開管制藥品的時候,法規要有蓋醫師的章,這個部分希望在設計上能夠做到,這個部分也是會做醫事卡虛擬簽章的東西,就是模擬一個紅的實體章。剛剛有提到QR code如果不見怎麼辦?可以的話,就自己先解讀下來備份。
剛剛有提到當網路不通的時候,希望有考慮到比方不要被重複申報的問題,已經白跑一趟了,希望建立一個包含居護所、呼吸治療所、診所間的資料交換問題。另外,網路不通的時候,有要考慮到一件事,因為都是拜天公,希望可以加把勁去努力處理的問題,還有剛剛提到重複收案的問題。
醫療行為的過程中,剛剛提到在網路通的情況下,儘量能夠在現場把工作做完,不要再把事情帶回院所再處理,因為實務上目前沒有辦法,甚至要把健保卡都帶回到院所裡面過卡或幹麻,這個其實對醫療院所來講有保管上的問題,如果病患後續突然要去看病的時候,也要再去拿健保卡其實很麻煩,希望都可以考慮,另外是剛剛提到器材輕量化的問題。
再來,剛才也有聽到類似前面各組的意見,這個東西未來是不是可以跟院所自己本身的APP,因為現在各大醫院都是加強服務,都有做自己的APP,如何跟這一塊介接,當然健保署要統一設計很好,但是各院所自己有設計APP,是不是可以介接這一件事?因為比方來說,可能醫師更習慣用自己家裡的APP,但是他也要重新學健保署的APP,對健保署來講是另外一個loading,當然健保署重新核發APP的好處是對於自己沒有辦法開發來講是一個方便,這個是一個問題。這個是比較事前的部分。
再來,剛剛提到過APP一定要考慮到離線的問題,再來是如果這個APP可以直接做雲端藥歷線上讀取的話,怎麼樣呈現能夠讓醫生在設計上更清楚看到這個東西,而這個東西都是未來在設計上必須要考量的,並不是沒有解,而是希望多聽一下不同醫院的想法。
剛才有提到一件事,為何要很確認居家個案的原因?因為有醫界的先進有分享到,有時在一些居家個案的時候,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個案已經被其他的單位收走了,但是之前的患者可能講不清楚,結果已經跑了一趟甚至幫他做完了,回去要申報或者什麼的時候,才發現那個是別人的個案了,我再報也沒有用,已經花那個時間、成本是相當麻煩的,所以這個部分都會是一個問題。
剛剛有提到一件事,如果手機預先下載資料,基於資安考量,可能事後還是要有刪除的機制,這個在設計上也要去做這一件事。因為我們目前健保署還是有在做下載後資料的稽核,你去下載這個資料以後,你事後沒有去看診的話,會有一些資安上的問題,這個東西是這樣子。
他們的想法是,這個部分應該是要讓醫生或者是這一些醫護人員可以很方便處理,並不是都要call醫事人員來做。
剛剛有提到將來健保署居家醫療APP的部分,如果同意書的問題先不考量的話,如何先預先下載資料,可以很方便匯入手機上,特別是剛剛提到病患是有兩個醫生輪流看診的,第一個醫生手機上有下載那個資料,資料存在第一個手機,下次的時候醫生又沒有,這個是要如何處理這一件事?
第一,像居家醫療的部分,如何讓病患一開始就簽同意書,難度會比一般的診間更困難,因為你可能是第一次準備去個案家,他沒有簽同意書之前根本沒有辦法下載資料,所以這個部分是不是在法規上或者怎麼樣可以同意;當然去了以後,的確是可以去了之後再補簽同意書,但是還沒有去之前如何簽,這個是很大的問題。
我先破題再繼續往下講,剛剛有提到試行準備的部分是要排除虛擬卡的問題。有些問題的部分,有幾個方向:
再來,居家醫療剛剛講過,其實初訓人力都有實務上的醫界先進同仁知道,人力都是最精簡的,可能是一個醫生、護士或者是什麼人員,如果在現場發現一些資訊性問題的時候,不可能叫這一些醫護人員去解決那一個問題,所以讓流程越單純越好;反過來,如果在醫院現場電腦當機,還有機會叫醫院的資訊人員來處理,但是居家醫療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讓這一件事越單純越好,因為我們是採時區併行,健保署還是比較傾向於用實體的方案來作解決。
再來,居家醫療的這個東西我們有考慮到設備要先讓它輕量化、單純化,因為在診間設備都已經架好、固定式的,所以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居家醫療要帶出去,如果太麻煩會影響醫護團隊的意願。
以目前個案來看,居家醫療病患很多都沒有手機,或者是手機還是傳統式的手機,所以虛擬卡的前提不容易達成。第二,居家醫療環境本身網路的限制也很大,一般診間在網路都是實體的線路,比較沒有問題,可是居家醫療環境常常網路是不通的,因此這個也是要考量。
我們是第二組,主要的主題是「居家醫療服務」,現在破題一下,因為我們在談居家醫療服務的時候,一開始的同仁有談到其他組都在講虛擬卡,怎麼在講「居家醫療服務」好像不太是走虛擬卡的模式,現實上居家醫療服務有一些限制。
接著,有關於虛擬卡讀寫資料可以多大?可以離線讀取各種資料嗎?我想這個是看今天討論的結果,我們未來虛擬卡的部分,未來是在手機上儲存,把手機上當成卡片,手機上當成多少資料,手機的容量遠大於目前的健保卡,這個是無庸置疑的,但是相對來講,手機上如果存放越多資料,會有資安風險的問題,存取資料時間相對來講也會長很多,這是取捨的問題,在紀錄上我想都可以做得到。
今天討論的虛擬卡是用手機當載體,如果手機剛好沒電或故障或發生什麼原因,或者是自己忘記開機密碼,後面很多東西沒有辦法執行,包含沒電也是這樣子,我們也不敢預期未來醫療院所會不會提供免費充電讓你救急之類的,這個是屬於院所端的服務,這個很多功能都不能使用,我想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已經在進行中的東西,我們都會繼續使用,因為一開始的前提就有提到這個是虛、實併行的做法,所以實體的做法,只要對大家來講是可以接受或者是還ok的方式,我們都會繼續使用。
大家好,我是孫浩淳,代表健保署的資訊部門,今天的結論都是未來執行面的參考,我想這是我今天參加的目的,同時我也是第二組的協同主持人,謝謝。
這個現在沒有辦法答覆,要想一下。
居家醫療的部分其實我們本來明年就有規劃,而且大概不會是試辦,那就是要解決現在目前的問題;虛擬卡的部分的確牽扯的範圍會比較大一點。
要演戲嗎?
如果未來手機上有虛擬卡的話,某種程度就會像現在一樣的健保卡,比方提供類似API的方式,就讓手機的其他應用去讀這個東西,某種程度就讓手機應用完成身分認證去做其他的事,我覺得這個在技術上是有可能的,只是要不要在第一階段就做到這個程度。
其實虛擬卡,也就是金鑰都可以設計,因為是軟體概念,不需要受限於一代實體卡所講的不容易改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