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是一個自學的組織嗎?
-
-
叫什麼?
-
叫做「自學生」。
-
Google要怎麼找?
-
可能目前Google搜不到,要在FB。
-
我剛剛Google了一下。
-
對,尤其是這個關鍵字比較難搜尋到。
-
是「自學生小聚」或者是「學生會」?我剛剛本來想先做功課,結果發現不是很容易做。
-
我們基本上是一個去年7月21日時成立的自學生組織,我們那時發起的原因其實有一個跟唐鳳你的時代當然不太一樣,就是自學從2011年開始延伸到高中自學,到2014年的時候教育三法通過,所以高中自學多出一塊叫做「無學籍的自學生」。
-
多出這一塊政策變成沒有辦法因應,在去年2月份、3月份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好像平常熬夜熬太多了,怎麼健康檢查沒有做到呢?後來在5月的時候,跟他們找了兩個自學生,就是在政大的臺灣實驗教育論壇上,三個人一起來成立自學生的組織,我們目前的架構有政策組、媒體組、活動組。
-
我們目前主要的任務、方向是朝向自學資訊的傳遞、學生權益保障與協助,因為我們發現這一塊是目前現今自學生學生社群會比較缺乏的,但目前已經有一些比較成熟的自學生社群出現,包含自學生小聚,叫做「聚起來」,他們其實是定期舉辦北部的自學生小聚,也有一定的成效。
-
也有中部的「上學好日子」,他們不定期做自學的諮詢,他們也跟政大有做一些合作。或者最近成立南方俱樂部等等的社群,這一些社群其實在討論問題上比較不深入,而且比較缺乏比較高的角度,看全國性的發展侷限在地方,跟我們朝的面向不太一樣,沒有優劣,我們會認為這一塊是比較缺乏一點。
-
在種種的問題上,包含自學生的自學資訊能見度非常低,還有教育選擇權的落實,因為這一些資訊的實質上的傳遞沒有那麼順暢,所以它沒有辦法被落實。
-
社會大眾對自學也不瞭解,包括說有一塊(社會大眾)就會認為說自學是不是只有身心障礙的學生才會去自學。
-
或學障什麼之類的。
-
或是說自學是不是只有唐鳳這樣的一種比較知名的樣版…。我們也發現自學生的權益,也就是自學生是散落在各地,那在學校裡面其實會有類似學生會這樣的組織,在一個固定的場域去凝聚學生的一些,包含日常生活的情感也好,所以其實他們比較容易聚集起來;我們會發現自學生的成立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
我們在去年7月開始籌備整個自學生的組織之後,目前從12月開始運作,第一篇貼文是「同學你打針了嗎?」,主要是希望去年12月剛好是流感季,主要訴求是流感期間,難道自學就不會被感染到流感嗎?我們確實也成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關注。
-
包括說國教署那邊其實願意去跟疾管署討論,是不是自學的防治計畫,應該要去作修正,讓自學生納入,自學生不會因為自學就不會被感染嘛,這是一個之前沒有被思考過的問題。那我們也開始做一些包括說,像目前高中自學可以申請學費補助,那我們也做這樣的資訊傳遞,可以讓大家對於自學有一些解惑,這一篇貼文的效果特別好,因為可能有講到錢(笑)。
-
那我們最近也做了一些是自學其實不必須等於放棄學歷。當然在唐鳳的時代時,自學可能是強迫入學條例,就是必須要透過一些手段讓你不會被……
-
我是最後一代,我跟曾雅妮,到我們再往下幾年之後,其實就是同等學力,當時還要等兩年,現在都不用等了嘛,當時也還沒有說跟同年齡都有相同的福利等等,現在也明文了。
-
對啊!確實在之前的認知會變成要考同等學力(證明),因為在2011年左右,後來就下修到18歲,不用等到兩年,2014年的時候變成有實驗教育證明,連考試都不用。
-
然後現在最新的是大學都可以辦實驗教育,但是知道的人很少。
-
對,就是交報告就可以了。
-
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從量化的評量到質性的評量的轉變,我們覺得這個是要跟大家傳遞的,其實同等學歷應該是要有哪一些知識才可以有這樣證明。
-
現在也有百川學士學程。
-
對,沒錯沒錯。所以我們就確實有一定程度的迴響,但可能迴響還不夠大,也沒有那麼好搜尋到。
-
不是,我覺得你們的名稱取了一個很難搜尋的名稱,不是迴響的問題。(笑)
-
對(笑)
-
那目前我們要做的一個計畫、其實這個計畫應該是我們今年會主推的,就是國高中的校園巡迴宣導的構想;那目前其實就說明到了包括政策跟媒體推動的一些業務,那我們其實有第三個就是活動的部分。
-
那目前十二年國教在國中要畢業前,可能會有十二年國教宣導團,各縣市都有做這樣的宣導,告訴學生說你可以考五專,你可以升學,可以考國、高中,但好像缺乏一個憲法第22條講到的自由權,說好像教育選擇權這一塊並沒有被凸顯出來、被告訴大家。
-
尤其想做這個會讓我感悟非常深刻的是,在去年實驗教育論壇的時候,我就利用場邊的休息時間去跟現場的自學生作交流。有的人沒有選擇自學,有的人比較老一點,問他說你會不會想要選擇自學,他們的回答是「當然會」,但他們沒有選擇自學是因為根本不知道,其實根本沒有辦法行使這樣的權利,或者說很多自學生他會認為說本來是應該更早自學的,而不用說可能到了高中、很後期才開始自學;所以我們發現說整個資訊的傳遞還是、其實某種程度是在相對同溫層間傳達,這個是目前滿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進入到校園之中來做…
-
把他們從校園中拉出來。
-
也不是,是告訴他說可以做這樣的選擇。
-
OK,好。
-
那這是一些目的嘛,當然我們希望說,因為其實目前我們不要說自學是體制外…
-
是阿。
-
其實自學也算是體制內。
-
那變成說,既然它是體制內的教育,可是大家覺得還有會有很大的隔閡、甚至陌生,害怕它的存在;尤其是在學校裡面,這件事情其實是滿普遍的。我們會發現說其實這是因為不解、陌生吧,大家對於陌生的事有一些恐懼、不安,這個是我們希望可以改善的問題。
-
你說對學校具體來講是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學校的校長、社團或者是學校特定科目像公民?
-
學校的話,我們基本上想做的是,從宣導會做起,所以可能並沒有對接的一個單位存在,我們目前也考慮兩個方向,包括說我們目前也希望可以從教育局的方向去談,也可以從學校的方向去談。這個部分我們等一下再來講。
-
我們目前希望宣導的部分,像簡報的說明、經驗的分享,到Q&A,希望自學的傳遞,並不只是把資訊灌進來。因為我們很怕遇到一個狀況,變成聽說不用考試就可以有學歷,聽說不用在那邊每天被期中考、期末考追著跑,那所有人就跑出來了,我們不希望呈現這樣的狀況,而是認為自己有機會嘗試,他可以去選擇、去嘗試,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大家,告訴大家可以做這個選擇,而不是說這個是最好的機會。我們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這整個實驗教育實際怎麼做,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
同一個問題,你的聽眾是誰?
-
學生。
-
不是輔導主任、輔導老師或者是公民老師?
-
聽眾是學生。
-
OK。
-
我們也希望補充輔導室,輔導室在升學輔導上的一些不足。
-
不過其實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校園其實有一定的封閉性存在,學校會說可能這個要問教育局,教育局會說這個要問學校。
-
不過如果有學生社團邀你們,其實就進入學生自治的範疇,但是不是在上課的時間而已?
-
對,因為其實我們目前最主要是希望進到國中。
-
還沒有高中的社團,高中有很多。
-
對啊!
-
高中的話其實…我們原本想要面向的是國高中,可是高中的話,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聽完講座,決定要進入實驗教育的話,那我們是不是就把學校的學生分流了,所以這就造成教育局跟我們談的時候,就很擔憂這一點,所以我們就想說是不是改一個方向,就是面向國中小。
-
不過這裡有兩個實務上的問題:
-
第一個,如果你是在國中去辦的話,除非輔導老師是同意你們這一套講法,不然會變成學生接到兩個互相衝突的訊息,你知道我的意思嗎?那這樣子對校園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
第二個是說,即使輔導老師跟你們互相銜接,他也認同了,等於你先對輔導老師進行了一次說服,輔導老師也會問一個問題,你們這幾個人是什麼呢?是社團法人嗎?你們是什麼組織嗎?等你們年紀再大一點,你們會再做這一件事嗎?就是說,這個是我穩定可以尋求支援、因為他會在這邊當二十年的輔導老師,你們這邊二十年以後會怎麼樣,他不知道,所以就會一直變成是,即使是他認同,也是他個人認同,即使是活動,也會是一次性的活動,這個是第二個問題。
-
我們目前希望是長久性的,我們目前的規劃其實是說……這就是為何我們不會把自己定位在學生組織,我們希望可以脫離,因為我們是學生才做這一件事,很多學生組織會其實遇到(自己)不是學生,然後就不做了,我們會希望可以朝向一個比較永續的社團方向去經營。那當然目前是社團法,還沒有三讀通過,所以是目前還沒有……
-
你們可以用舊的,也可以成立社團法人,就是協會。
-
不夠老。
-
那就要請上一代,要向上管理。
-
那這就是我們目前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啦。
-
我們目前的想法是,目前這個是初步的想法,就是從幾所學校或者是輔導室去作突破。那另一個就是說我們希望能夠從公部門這邊可以是一些著力點,也要蒐集出中間會遇到的各個問題,我們一一化解,可以讓這樣一個好的事到學校……
-
但你也知道實驗教育並不是中央政府的一件事,是各縣市分別決定,不管是名額、審核等等,都是縣市的委員會比較大,中央比較小,這個大家都知道。
-
所以你們的縣市是什麼呢?你們都是台北市的?還是?
-
他是桃園的,我是新北市。
-
我們還有一個宜蘭跟台北。
-
所以都是北區?
-
對,我們目前都是北區為主。
-
因為別的地方的實驗教育也完全不一樣,(像)台南的組織方法是不同的,你剛剛提到台中的社群也不一樣,所以這一種訴求雖然是全國性訴求,但是你的組織方法必須是地方性的,因為大部分會有實際決策權的人是那個地方的教育局,而不是教育部,很多時候教育部公文下去,如果教育局不聽,那個公文跟沒有發一樣。
-
教育部的部分,其實我們目前主要是做政策倡議那一塊;這一塊我們目前是希望從教育局處去著手,不過教育局處也是遇到一些問題,包括說他們也會幫學校預想說會擔憂這些問題。
-
我們目前的部長是國教出生的,所以他其實非常瞭解這些,我覺得部長反而好說話。
-
我們覺得部長那邊應該對於權利改善應該是可以很支持。
-
教育局長我就沒有認識那麼多,很難講什麼。
-
大概是一個初步的介紹。
-
好啊!有沒有要補充的?
-
我們還有一個活動組,剛剛講的自學生社群,社群是由學生成立的,但是有一些不是學生成立,或者是過去比較古早的自學生,像是拆框工作坊,他們就是專門在做諮詢,可是他們的諮詢是每一個月三至四次不一定,他們雖然有提供線上諮詢,但是有提供諮詢的資訊對於不是真正進到實驗教育圈內的人來說,是比較難以得到的,就是他可能真的要查詢很多資料才可以清楚認識到「這個地方有做這個資訊」。
-
可我們想要優化的一點是,不管他是不是實驗教育學生,都可能藉由我們的粉專或者是講座來瞭解到非學或者是有一些相關的,比如說剛剛提到疫苗政策,算是一個比較好初步接觸到實驗教育的一個組織吧!
-
其實有一點像有一位黃偉翔記者做的技職3.0,同時是倡議,但是倡議是軟性倡議,他一直找一些梗,讓別人會幫他轉發,有一點類似這樣的概念。
-
看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
我們今天其實想要交流一些問題,不知道唐鳳會不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建議可以給我們。
-
其實我們目前還有一些奇怪的問題,包括說我們的受眾非常集中在家長,就是沒有辦法打入到,不太容易打入到自學生跟學生間,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會存在。
-
不過因為FB本來就是老人在用的東西阿,現在國中生哪有幾個在用FB的?對不起,我講話都很直接(笑)。你去Instagram,甚至說抖音上,說不定碰到的都比較多……我亂講的。
-
我的意思是,因為在國中這個階段,其實做決定的,一定是家長,家長通常覺得小孩不適應,小孩有特殊的才能,或者是有一些身心狀況,這三個是最多的;次多的是家長有一些意識形態,一定要小孩或用某種特殊的方法,可是這個跟你們比較碰不上,這個通常會去跟團體型態,跟你們的關係比較沒有那麼大,你們碰到的是前面的,也就是家長主觀已經發現小孩不太適合體制教育,在國二左右發生這一件事,你們希望輔導他國三做準備,高一進入自學,聽起來是這個流程。
-
可能國中小的孩子會自己思考這樣的問題,就是對於未來的生涯,不只是大家勾勒好那樣子,一般是考試,高中、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是給他一種不一樣的想像,這樣的想像其實某種程度我們希望可以對他們的思維可以產生一些微妙的化學變化,可以知道自己還有辦法去做這樣的選擇。
-
我的意思是說,與其你們自己去講,為何不是變成好比像國一的社會或者公民的教案,然後直接請學校課發會的老師拿這個去教?我會這樣講是因為從今年9月開始,國一就是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新課綱裡面學校課發會的權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被要求一定要跟在地的社群去發展教材教法,所以不管是教電競或者是哲學或者是什麼,現在都在摩拳擦掌,要攻入這一塊新的領域。
-
你們在做的從某個角度是社會或者是公民課的內容,所以我會覺得你們跟社會老師或者是公民老師的社群加以結合的話,說不定他們才真的可以幫你們跳過家長,因為從你們的角度,一定是家長擋著,我的小孩才13、14歲,為何要讓你們來教?你們到底是誰?有什麼話跟我講就好了,家長一定是這樣想的。
-
你要跳過家長,你一定要有一個家長接受的權威,跟他能抗衡的就是老師,這兩個要一起跳過,我能夠想到的是你做一款很棒的手遊之類的,就完全用新媒體,如果是用傳統的這一種平面媒體,FB都變成傳統的平面媒體,很難繞過權威的角色,然後直接碰到年紀小的受眾,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子。
-
教案這個東西好像可以思考一下。
-
像有人做桌遊,桌遊就很好,因為對老師來講,桌遊是最省力,他就買一盒,不管是要叫「台北大空襲」或者是「高雄大空襲」,那一場就讓學生玩,自然歷史教育就完成了,我不一定是說桌遊,我的意思是這一種已經包好的,對老師,尤其是現在新課綱要求一定要叫做「跨域融入式教育」,他也不知道這個是幹麻的老師來講——這一段逐字稿我會改——這個是最好用的懶人包,所以我會建議這也是一個發展的方向,就是你自己先講,但當你集結到一個程度,把它弄成某個老師在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做的一件事。
-
其實我們自己聽到家長的反彈反而比較少?你有聽過?
-
不是,因為會來接觸的本來就是反彈的,會反彈的不會來主動接觸。
-
對啊,這個是自我選擇的取樣。
-
同樣的,我覺得如果你主打給公民或者是社會老師,同樣來找你的不會反彈,會反彈的就不會來找你。
-
或者是輔導……
-
輔導室也是,同樣的,因為你不是陳抗式的,每個學校輔導室衝進去塞傳單,你們沒有要這樣做,你們只是有一個offer,有來這個offer,等於是來聯絡的,等於已經同情你們了,沒有的,他只要不回你電話就好了。
-
我倒覺得類似偉翔這一種軟性倡議是比較適合的,因為教育部長跟你們講的方向其實是完全一樣,所以你們並不需要打倒體制那一種,這個跟反迫遷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是說教育部長是你們的支持者,所以現在只是說你在幫助教育部長把理念讓更多老師或更多輔導室主任知道,我知道這個方向就很好切,主要要像臺灣吧一樣去想梗,不過這個你們很擅長,看得出來(笑)。
-
這個東西我覺得滿多都可以思考有什麼方式可以執行,因為其實目前還是在敲門的階段,還在看會接受到什麼樣反應去測量,然後會得到什麼反應,也許可以做什麼樣的調整,把反應更理想化一點。
-
不過還好,因為你們做這些完全只有時間,完全不花錢,幾乎是零成本。
-
對,幾乎是零成本。
-
你試一百個方法,連續試一百天,最後第一百個成功,那也是無所謂的事,本來就是實驗就這樣。
-
對,沒錯。
-
我覺得可能這一個部分,我們可以去看一下,因為我們明天剛好也要跟新北市談,看看可以怎麼樣,因為還不知道怎麼回應我們。
-
偉翔後來有開一家公司,叫做「Skills for U」。
-
不是公司,是協會。
-
社會企業,應該是公司吧!我也不要亂講,我稍微查一下好了。「Skills For U」做的事是技職國手帶去修校舍,變成學生可以參與的活動,這個的意思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不只是上一堂課,他做的是一個學習。
-
好,它是非營利組織,所以你對了,但是還是有營收的,所以他仍然是社會企業。
-
所以從這裡的意思是,他會找一些學生可以作為楷模的,像是技職國手就像奧運國手一樣是很棒的一群人,他說服家長跟老師說你進入技術高中,並不是因為你不能唸一般高中,而是你的才能應該發揮在技術高中上面,主要是扭轉大家說你考不上一般高中才跑去技術高中的形象。
-
所以這一套敘事在你們也是很成立的,就是說你找一些教材教案,裡面是一些自學者,那這一些自學者也讓人覺得很不錯,透過這一些互動,可以跟自學者對話,在對話的過程裡面,就發現原來自學者並不是他們想像的這樣,就很像技職國手,現在的問題只是技職國手可以幫他們修教室,但是自學者不知道可以幫他們做什麼而已(笑)。
-
其實這個就是在去年規劃的時候,我們當時是用宣導式的形式,一定要有一個環節,不管時間多晚,一節課或者是兩節課,或者是時間比較多的時候,我們希望有一至兩位自學出身的學生,或是已經脫離學生階段的一個角色……
-
去問答嘛。
-
可以去做直接經驗的交流,我們認為說我們不能只是把資訊傳遞給大家,一定要有雙向互動,真的碰到這一群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人,然後去看一下有什麼樣是他們可以吸收,或者是他們可以有同樣的反應的。
-
所以我們今天其實特別希望能夠找唐鳳,看未來是不是有機會……
-
當網紅的意思(笑)。
-
沒有(笑)。是說我們是不是說能夠……
-
任何學校邀我去演講,我有時間就一定去。
-
是不是建立一個資料庫,我們希望唐鳳在這一個資料庫裡面成為我們一個……
-
任何學生只要自發邀我演講,甚至有小學生邀我演講,我都去,像中山國小、羅東高中,國中階段的確實比較少,大部分是對國中老師或者是主任,但是國中階段只要有他們的班級或者是輔導室寫一封email來,我來者不拒,我一定會去,所以你也可以把這個訊息告訴他們,但是主體必須是那所學校。
-
會想到的這個原因是,包括我們上次去新北市政府,他們其實有一個很明確的建議,就是說如果今天你們這樣子的一個宣導或者是活動、講座,能夠找到唐鳳,學校一定不會拒絕你。
-
喔,真的喔?為何不是找曾雅妮,而是找唐鳳?
-
比較少人知道曾雅妮是自學生(笑)。
-
OK。我想是這樣子,如果是他們來邀我,我說我剛好沒空,所以我請兩位來幫我分享,這樣就很成立,對不對?實務上我當然有空就會去,可是我也不可能全臺灣邀,我就全臺灣跑。
-
-
那也有一種方法我常用的,就是說我會先預錄一段,大概5分鐘,這5分鐘我拋棄掉著作權,就是隨便你們用,這也是一個方法,那所以這個的好處是,你在場也會蒐集很多問題,我也很坦白講,很多問題尤其是現在有多元入學之後,我回答不出來,因為我當年沒有,這也不是我的業務,可能林萬億老師或者是部長才回答得出來,所以當大家一問到什麼繁星什麼東西的時候,其實我會有一點卡關,我也要找資料,所以我真的比較適合的是花5分鐘讓大家瞭解到自學的重點是什麼、不是什麼,等於是說你們要幫我寫好稿子,然後我錄一段,這個之後就隨便你們去哪裡放,你就可以說「唐鳳祝福我們的活動」,所以你在辦第一場這種公開活動的時候,你就可以說「我們邀唐鳳來致詞,因為唐鳳比較忙,所以就錄了一段,所以就放在他的youtube或者是臉書上」。
-
這個時候的好處,就是說我如果去致詞,你只能用一次,而且後面會有學校的背景,所以你在別的學放會很尷尬(笑),但是如果我是預錄的話,那個背景是乾淨的,所以就隨便去哪裡用都可以,我們可能要這樣子合作會比較好。
-
就是用影片或者是訪談形式。
-
對,其實你們也可以列問題,你們幫我想好答案,就是都是你們寫,我完全是初音(笑),當然不要太離譜,這樣5分鐘之內都可以錄。
-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約一個時間,像攝影師或者是訪的記者錄一段,然後後來後製完後再讓你確認一下,這樣的形式會不會比較好?
-
因為其實我們就是有包含有文稿、攝影及導演團隊等等,我們辦公室其實是一個新媒體小組,這一些人力都有,我們只需要腳本,因為你們是製作人,所以如果你要入鏡,你就來,我們就訪談一下;如果你不用入鏡,你透過預錄一些問題或者是唸出一些問題或者怎麼樣的話,這個可以完全非同步,我全部製作完給你們,你們剪掉不要的,就可以用。
-
我現在這樣想,其實我們自己的活動範圍也不會是全台跑透透。
-
就在北區。
-
還沒有辦法到比較遠的地方……
-
蘭嶼什麼的(笑)。
-
所以我在想的是,其實剛剛那個也可以做,我們可以再用一些。因為我們可能會有一個講者資料庫,我在想的是,我們也許可以跟學校說我們的講者資料庫有這一些人,但是他們的時間不一定能來。
-
沒有問題,你就把唐鳳放進去。
-
好。如果真的有學校覺得這一件事也不錯,一拍即合,我們再媒合。
-
反正我的聯絡方式,你們現在有了嘛,我拿名片給你,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不管什麼題目,我還是強調必須要是學校自發的就可以。
-
你們的團隊名稱,對不起,我還是要挑剔一下,真的要叫「自學生」嗎?這個真的超難搜尋到。
-
我們思考這個一、兩個月(笑)。
-
那為什麼最後還選這個,而不是別的?
-
因為我們當初在想的時候想了很多,想說一個學生想要開始搜尋實驗教育的話,可能第一個想法是搜尋自學或者是自學生。
-
下關鍵字廣告?
-
還沒有資金。
-
「自學者」會不會好一點?
-
這個是當時……一個方案。
-
但是你們還是覺得不一定找得到?
-
因為這包含我們對受眾的想法。
-
「自學人」沒有人在用,要不要想一下?我只是在腦力激蕩,因為我到現在還找不到,這真的是滿了不起的(笑)。
-
啊!因為我們要有好友,可能有比較好的演算。
-
還是你們有英文,「homeschooler」,有「s」嗎?
-
我們那個叫做「I am a homeschooler」。
-
「I am a homeschooler」。
-
我直接給你QR code比較快。
-
怎麼這麼難找,我也不知道(笑)。
-
但你的英文又是「the homeschooler」。
-
因為那個沒有辦法……
-
「the homeschooler」已經被搶走了?
-
-
欸,沒有啊!
-
就是臉書測試,我們發現沒有,不公開或者是怎麼樣,我們不太瞭解怎麼回事,就是沒有辦法使用。
-
我是找到了,但是我蠻不滿意的(笑)。
-
好啊!就這樣吧!因為我真的誠摯地覺得你FB的id叫做「I am a Homeschooler」,英文的牌子叫「The Homeschooler」,中文叫「自學生」,這三條路徑都查不到,你可能得想某個方法,你能夠甚至用講的,而不是掃QR code,而是你去臉書打什麼就可以找得到,但是我這三個都打了,還是找不到,就是很困難。所以「自學生」後面不能加後綴嗎?或者是「我是自學生」會不會比較好一點?因為這個就是你們的英文名字,我覺得這個牌子真的棒,只是這個名稱跟社團名稱要改成比較好找的。
-
你們有別的channel嗎?Line,Instagram?
-
目前只有這個,我們去年12月才發的。
-
IG呢?
-
還沒。
-
為什麼?你們的圖都是方形的。
-
當時想到方形的話,手機跟電腦都比較符合那個比例。
-
IG也是都方形的。好啊!反正你們IG現在還沒有註冊,對不對?
-
-
也許就想一下,看是不是真的要挑這個。如果你真的是要叫這個,你就要有一個梗,好比像我們之前有一個叫做「游阿嬤藝站」,有一個叫「仙女」的,回鄉用音樂去做地方創生,但是也註冊不到她想要的,所以那個專頁就叫做「IYouAma」,但是這個記不起來,所以他就說「我你阿媽啦」!這樣大家一聽就記起來了,所以就可以打得出「IYouAma」,所以這個「U」就變成不是游的意思,因為他們本來說要用正確拼音的游。
-
就是說你可能要有某種讓人記得起來怎麼找到你的方法。
-
我插一個話,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沒有設定成公開。
-
可能你們的後台,然後有一個設定,因為你要公開出來,才比較容易被搜到,搜不到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
也有可能是沒有下過廣告。
-
還沒有下。
-
所以不知道他不知道你後面有一個真人,因為他沒有你的信用卡帳號,這個也會影響排序。
-
「關於你們」的基本資料要填得很充足。
-
這個要填得很充足,而且就算只下10元的廣告,這個意思對臉書來說的意思是你後面有一個人,能夠連結到像實名的東西,如果你1毛錢都沒有花,根本不知道你是誰,說不定10元也是一個訊號,也就是後面是有真人的。
-
這幾個都試試看。
-
可能多做就比較容易找得到,差不多了。
-
是不是也有機會唐鳳在我們的講者資料庫以外,是不是可以請唐鳳當我們的顧問。
-
顧問做什麼?
-
偶爾諮詢一下。
-
你就約我的時間,我禮拜三都有Office Hour。
-
好像不能預約。
-
你說都滿了?
-
他寫「不需預約」。
-
早上是直接來,預約在這裡,所以你隨時約就好了。
-
我們會固定開,你有問題再email給我。
-
這個是我當大家的顧問,顧問費大家都有納稅,已經付過了。
-
早上10點到2點直接來。
-
但是不保證會有40分鐘。
-
因為要排隊。
-
是一個門診跟預約的差別。
-
-
就隨時來約。加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