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府願意做資源分配前,整個輿論怎麼思考這件事,殺警案之後今週刊報導等等,現在新一屆的立委很努力,但是社會在吵的是什麼?我們的資源重新分配,不真實關心這群人跟家庭的處境,他發瘋就要去住院、有病要去看醫師跟吃藥,如果要談這個議題,其實是談背後有一個很大結構性的處境,所以如果有辦法去談文化平權,用軟性的方式,回到博物館很重要的一件事,博物館展覽不能只是有名的藝術家,所以在國外有一個叫做「outside the art」。十九世紀有精神科醫師開始在做精神病的藝術收藏,就可以讓我們認識精神病人跟他們在表達什麼,以至於回到我剛剛所說最緊張的現場,像家屬、當事人任何接觸的人,那時比較有人文思維,那個時候比較知道現在不理解的反映,比方剛剛就覺得要欺負他、有一個反映,如果民眾覺察到一個不合理的反映,可以怎麼樣的應對,像那個時候爆發了,是不是可以比較保護自己,而且不會覺得只是爆炸的人,我覺得那個理解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