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祖師廟祭典也有登錄文化資產,針對客委會意見我們也有些回應,提到補助,因為文化部立場對於祭典民俗,尤其大型祭典,我們會盡量避免補助核心祭祀行為,因為擔心會養成一種依賴,這樣的依賴會慢慢使得公部門權力或意見會影響民俗本來真實的發展,我們會補助周邊文宣、教育推廣或人才培育,所以像褒忠義民祭典,我們會到現場去觀察,也會跟主事者談論。客委會對於這個提案的立場,不比賽、不代養神豬,我們也有徵詢過文資類委員,他們都是認同的,只是有點補充,事實上在廟宇方都會非常在意一種對於傳統的維繫跟詮釋,輪到一次的時候是十五年,這十五年裡面如果做的跟大家不一樣,會有非常大的壓力,過去文化部在推動民俗祭典跟當代衝突的案例,像是減香、減炮、女性的參與,會跟主事的宮廟溝通,我們目的是要環保、更健康的,或是希望女性可以多參與,廟方可以交由神意來決定,最常見像是擲筊,一段時間之後神明可能就會給明確的指示,例如哪些部分開放給女性,或者例如神明可以同意本來燒八個香爐,現在改成兩個,廟方有了這樣的過程之後,對信徒就是有說服力的,所以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會傾向如何跟廟方有好的溝通並且尊重民間的習慣。褒忠亭在提供賽神豬的重量資料時,他們就會說歷年資料都燒化給神明了,他們沒有留底,可見相較於人的行為,他們在乎神高不高興,我們想提的是一定要有這樣的過程,讓信仰的對象確認並支持終極目的。其次提到養神豬的是爐主或一般信眾,這就像我們推動減炮的時候,放鞭炮的是香客但都是罰宮廟,他們也覺得很倒楣,領頭羊有領頭羊的功能,像大甲媽祖我們都會請鎮瀾宮幫忙宣導,大家繼續放鞭炮會讓廟方為難或被罰錢,大家是樂於去接受的,在這樣柔性勸導過程中,炮也確實有明確減少,也被規範在適合放鞭炮的場所,以上意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