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推動要如何改變?比較實際發生是在科技、經濟,內政有一些,比如麗蟬是柬埔寨的移民,所以她對於二代在臺灣的一些教育、身份的問題,她有很多的關注。國防的問題,像式隆自己遇到創業要當兵的問題,我們後來有創業替代役,創業都是從解決自己的問題開始。我們這一屆滿特殊的是有1/3的創業者,我算一半、小光、庭碩跟Kevin都是創業者,小羊算是早期參與新的事業,他也創辦過MBA的網站,Jason是TED x Taipei,有1/3是老師跟學生,像毓庭於那時還是電機系的學生。我覺得教育這一塊推動真的很困難,因為我們的體制真的很大,像國教、高教及技職,他們不一定願意跟對方溝通,而且適能已經很明顯,也就是高教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名字就是「叫教」,而技職常年已經被打壓,不能再被打壓,所以你跟技職說要翻轉,他也不知道要如何翻轉,也就是次人一等,國教也覺得教育部長三十年、五十年都是高教的人在當,現在終於發生這樣的事,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