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綱撰寫時,都是以「學生」為主詞,展現出能力或素養。

公聽會已邀請學生進來。公聽會時間也安排在星期六,這樣學生比較有機會參與。

林委員所談的領綱前瞻、未來性,其實就是希望透過領綱委員組成,如在社會團體代表會聘請領域相關的協會或學會,或立案的團體或基金會等代表參與,從較高角度或外部觀點研究,也正好回應前面張委員所關心的社會團體代表如何產生的問題。

所以外界團體的多元聲音,在這波領綱研修過程,是很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