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以一個完整的方式,像教育的科普計畫或者是哪一個部會,大家focus就是用一個project,把這整個背後的背景,也就是「地球上人體內」等等都有鉀-40,全部都瞭解這個事情之後,再標也沒有關係,不會造成恐慌,如果還有人認為需要標的話。
因此我們有談到的是,像哪一個部會主管時,如果真的認為這個issue很重要,找一個做科普的傳播公司或者是公關公司,主要用這個議題來做,請專家現身說法等等,或者是拍影片等等,把這個完整的資訊都交給大家,就像現在疫情,每一個老百姓都非常清楚這整個疫情的背後,因為是很努力focus在宣導。
我們也有談到要怎麼樣標才可以避免,這個是我剛剛講的,也就是要唸一大串,像地球上天然的、包括身體裡面,像蔬菜、水果及白飯都有鉀-40,但是並不是產品上寫這麼長的話在那裡。
第二個,知的權利是要知道鉀這個產品含有鉀-40,但是這個是非常片斷的訊息,真正知的權利應該要完整地瞭解,整個自然界、地球上,包括我們的身體裡面、天然食物裡面,說話的鉀都有0.012%的鉀-40,如果要標,必須要把這一句話完整地寫上去,而非只有寫「本產品含有鉀-40」,這個是不完整的,而且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跟恐慌的不完整訴求。
我也先進結論,我們的結論跟第一組是完全一樣的,不過我們的過程是從問一個問題,為何要標示,標示的兩個理由,也就是警告提醒有什麼樣的問題,但是我們討論了很久之後,我們找到一個負面且有科學根據的報告說有負面的問題,因此第一個理由好像沒有辦法說服自己。
大家好,這個事情我們已經談了滿久的時間,剛剛針對食藥署提出來的草案,我看了兩個字,我忽然想起,最後兩個字是「醒語」,以前我記得叫「警語」,現在叫「醒語」,標示常常有。但是到底要提醒什麼事?通常警語的目的是警告某些人要特別注意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風險,但這個案子當中,不曉得當初訂定時,認定風險是什麼、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