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訂了一個很具體的目標,也就是我們希望臺灣可以成為亞洲數位新創集資的中心,希望這個可以協助 100 家數位新創,在臺灣可以掛牌上市,我們當時做了很多夢,因為一直也沒有主管機關,這個夢想也不知道要建築在哪裡、放在哪裡,但是現在我想有了數發部,至少可以把 7 年前許的願、夢想都提出來。
做一個戰略式的產業,在各部會協調的時候,我們可以高舉這個是戰略式的產業,各部會可以給數發部更多的支持,可以把更多法規的障礙、各種環境打通,這個是我從 7 年前參與 TiEA,想說要幫臺灣數位產業有一個發展的策略,然後 7 年過了,終於期待到有一個專屬的主管機關,還是很希望接下來可以有一些願景,讓臺灣數位產業可以比較快速發展。
其實我會更急切一點是,除了被動的等待之外,我很期待數發部可以有更主動的戰略,也呼應剛剛所說的,如果是一個戰略產業的話,資金市場可以如何幫助他?有了資金市場之後,不管是人才、市場,這都容易很多。
我個人還是很期待的是,數位發展部如果真的把數位產業當作戰略型的產業,我們應該對它有願景的目標,雖然我很同意立峰老師所說的,也許讓幾支獨角獸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被看見之後,我們回頭 來改善臺灣整個數位產業的資本市場。
我記得那時跟立峰老師關在淡水做了兩場的策略會議,也訂了一些很具體的目標,當然大家剛剛討論了很多、互動也很多,我們知道是百廢待舉,有很多問題、障礙跟法規,都要排除。
所以很希望數發部成立了,整個數位產業可以不只有主管機關,也有機會可以成為臺灣整個國家級的戰略產業。
這個是大家 7 年前許的願,我記得的是除了希望有一個專屬的主管機關之外,那時大家也很希望數位產業可以被國家列為一個戰略級的產業。
我幾個那時有幾項結論:第一,希望數位產業可以有一個專屬的直屬機關,這個是 7 年前許的願。
既然來了,我還是要進到參與會議當中來發言。謝謝部長、數發部的同仁們,因為我年紀比較長一點,有一種急迫性,因為部長也去過 TiEA 交流,大概在 7 年前,立峰跟詹先生大家共同成立 TiEA 的時候,大家做了產業界的策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