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了一些可以拿到的資料。
什麼資料可以先給?
是不是比較全面要列一個期程,這個等於是你們的工作目標。
但是現在後面多了一個「3.個人化資料」,這邊沒有列剛剛所說的部分,這個是一致性,這也是一種服務嗎?
OK,我覺得很好。
所以108年之後,你們再看一下,你們這個單位是健保署或者是衛福部?
108年之後呢?個人的這一種相關服務或者是諮詢、建議、警告或什麼東西,跟整個健保體系,你如果做得很好的話,那等於是醫學方面會有很大的進步,對於整個健保的負擔是會有幫助的,因此強化這一個服務是很好的。
好,我沒有堅持。
所以是不是要列再跟他們商量一下,這個是比較個人化的?
那個應該要放進來,那個很初步,這個是區域性的。
別的國家看是很普遍的,政府初期可以做的是流行疾病的一些提醒跟警報,就像登隔熱是不是可以做什麼樣的服務?
明年6月就有了?
這個會不會增加民眾看病的恐懼?也就是建議民眾來篩檢有沒有來看乳癌,好比對他說這幾年都沒有檢查過,是不是可以來篩檢一下?又或者是有沒有肝病?類似這樣自動的運用,對健保非常有用。
像社會福利的部分,我們就把108年補上。我有一點好奇的是,對於疾病像傳染病發布,這一些東西為什麼沒有納入?這一塊應該是很容易的。
現在的數位化極大的好處是什麼?每一個學校的會計對於什麼能出帳什麼不能出帳的,會計的解釋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個學校裡面,幾個人做還不一樣,將來這一個數位化以後就完全沒有這一個問題了,一定會一致,光這個就已經功德無量了,數位政府服務就有了。
未來可以擴大適用,你已經建一個模型,相同的服務再擴大到潛在的對象,我覺得那個是很容易的,學校老師是很容易的。報費跟公務員都是一樣的。
科技部的計畫,請一個助理,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報帳,如果這一塊完全數位化以後,助理就省一半了。
我覺得這四塊做起來的話,開放政府的服務(民眾會感受到),所以後面是不是做一個可能的延伸,我們先做到108年,然後再擴大對象,這樣好不好?像學校一定是可以擴大的,老師們的報帳這一塊,如果可以做好,真的是功德無量。
當然往後看一看是不是科技部或者是教育部,這些都是準公務員,也就是學校的老師,所以其實一般會計規則的出帳方式,基本上跟公務員都一模一樣,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應該是擴張到學校是很自然的,所以要不要延伸到後面的部分……
錢到最後也是主計總處的錢。我們現在做政府的整合不是要克服這一些困難嗎?錢雖然是科技部主管,最後都是主計處的錢,所以我感覺應該像至少把科技部的這一些東西……當然能夠做到這樣,我覺得非常不錯,非常滿意了。
比方說,像科技部給學校的老師經費,其實程序跟這個很像,老師拿一筆研究費用報支,也是這樣。
所以政府先做,最後如果說外面的民眾跟政府有往來、處理的話,那就……
有可能往後延伸到民眾嗎?
這個做完之後會擴大到子女教育補貼的部分,這個只限公務員?
政府經費這一塊當然是指內部的,也就是公務員的部分,對不對?
就不用請會計師了。
這個是談政府服務,但是從民眾需要政府服務的角度來看。我們要push的是這一個,從這一個角度來看是這樣,所以也許108年你們再想一下,看是不是現在在公開公司裡面,假如方便的一些財報或者是稅務相關的東西,是不是可以後續……比方像現在個人的稅務都可以,公司的部分就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到這個,像現在的報稅是網路下載下來,如果相信政府的話,填一填就完了。
所以基本上紀錄上沒有問題,只是說資料來源公開不公開或透過什麼方式查詢。往後走像財務報表及稅務相關的資料部分?
後面走的是報表,也就是不要處理比較敏感的董事,再看怎麼處理。
所以像這一塊108年能不能做到?
都沒問題了,修法那麼怕幹麻?
你們這一塊將來是誰要去做?
……我們不要取代審核,要審核就繼續審核。
像商工登記最近因為公司法的問題,如果可以做到,經濟部不做,你們自己做就算了,他們不願意讓公司來作線上登記或者是線上資料整合,你們覺得有困難嗎?
像商工登記已經沒有108年了,所以如果通通到108年,是不是通通拉到108年後?後面是不是還有一個精進的空間?
我們覺得還ok,再跟院長講一下。
有些到108年?
現在院長要的這一些時程,好像你的處理方法是106年,等於是今年底,有時有分月、有時不分月,不分月是到年底的意思嗎?
第一,vision非常清楚,剛剛講的Data是在第2階段到第3階段都有,檢驗的標準是有多少data 驅動服務,現在顯然列了四個服務,這四個我覺得都很好,民眾應該都會有感。
我問幾個問題:
前面是「政府服務」的部分,我覺得這一次已經比上次進步很多了,現在很具體了,政委你看看?
我看我們先討論一下這個,不然太多了。一共有四項,我們先看前面這個。